搜索到216篇“ 《刺客列传》“的相关文章
刺客列传
司马迁著
《史记·刺客列传》研究
为“刺客”立传,被视为《史记》的“叛逆”之举,后人指摘其“失《春秋》之意”,并将此传的立传动机归于司马迁寄寓心曲,抒其愤懑之情。同时,各类文献中刺客传主的文字差异又引发了后世学者对《刺客列传》所述史实的质疑,以此传为“故...
黄慧敏
关键词:《刺客列传》
知己,知己:《史记·刺客列传》读札
2023年
陶渊明有一首非常著名的《咏荆辑》: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透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徐情。
张昊苏
关键词:陶渊明知己
漫画中国历史课 刺客列传
唐忍
以《刺客列传(荆轲)》为例探讨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2021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直接将“思辨能力”这一点作为课程性质的内涵之一,体现了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关注。“思辨”一词来源于现代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其最为通行的定义出自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罗伯特·恩尼斯(Robert H.Ennis)。其定义为: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用来决定信念与行动。
冯慧敏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批判性思维思辨能力课程性质思辨性
清洁与清醒——浅析《史记·刺客列传》中的“刺客”形象被引量:1
2021年
刺客是《史记》中色彩最为鲜亮并且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人物形象,他们既带有"士"的特征,又沾染着侠的色彩。关于刺客,历来褒贬不一。"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肯定了刺客的"立意"。本文尝试以文本为基础,分析在《刺客列传》被口口相传后,刺杀故事背后留下的阴影与刺客们所具有的精神特质。
张瑶
关键词:刺客《史记》
《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部分的叙事艺术被引量:1
2020年
荆轲是《史记·刺客列传》中表现的中心人物,司马迁在写荆轲时,讲究叙事艺术,渐渐发展、层层烘托、跌宕起伏、余音不绝,呈现出蓄势、起伏、延伸的特征,使得人物更丰富,故事更生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文试从蓄势、起伏、延伸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作品的叙事艺术。
张小慧
关键词:《史记·刺客列传》蓄势叙事艺术
刺客成因初探——以《史记·刺客列传》中的刺客为例
2020年
司马迁曾为一批特殊的群体专门创作一篇列传,在那个时代,他们或隐于市井、埋于芸芸,或忍辱负重、堪受大任,他们以一种特殊的姿态被载入史册,留名千古,他们就是——刺客。这么一群特殊的人,他们的出现究竟有什么特殊原因,我于此重新翻看那篇古老的文章,试图加以探讨。
封筱帆庄照岗(指导)
关键词:刺客忍辱负重司马迁
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以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为底本进行忠实改编,是中国风的水墨漫画,也是漫画家郑问的代表作之一书中收集了春秋战国著名人物曹沐、豫让、专诸、聂政和荆轲五位刺客的历史事迹。郑问运用传统的国画工具毛笔,在宣纸上一幅...
郑问编绘
选择思辨视角 再看“荆轲刺秦”——我教《刺客列传》的体会被引量:1
2019年
再次教学《刺客列传》,完成"言"的教学之后,我尝试在教学中选择思辨的视角,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事件意义、体裁形式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辨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宫春燕
关键词:体裁思辨

相关作者

王乃宁
作品数:70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盐城市第一中学
研究主题:教师 高考作文 生本德育 课堂 作文教学
杨宁宁
作品数:34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司马迁 史记 项羽 食客 《史记》
周长青
作品数:15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射阳中学
研究主题:项羽 《史记·项羽本纪》 汉武帝 武力 司马迁
唐忠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东海县房山高级中学
研究主题:《刺客列传》 性格 太子
朱晓海
作品数:22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文选》 谢灵运 钞本 《宋书》 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