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5篇“ 三熟制“的相关文章
仁怀高粱-马铃薯一年三熟制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2025年
为酒用高粱种植地区高粱轮作技术提供技术支撑,探索并总结出高粱间作春马铃薯-轮作秋马铃薯高效栽培模式,该栽培模式能实现一年三熟,一地三产出,经济效益高,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为高粱间作马铃薯一年三熟制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栽培技术要点、田间水肥与病虫害管理等方面介绍高粱-马铃薯一年三熟制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赵应陈满静任彦任艳姜昱雯邵明波
关键词:高粱马铃薯套作一年三熟栽培模式
温州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筛选适合在温州平原双季稻区开展“油-稻-稻”周年粮油三熟制生产的早熟高产优质油菜品种,本研究对引进的13个油菜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日均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变幅在163~170 d,于5月4—11日成熟,阳光131和湘油420于5月4日成熟,基本不影响后茬早稻的正常生产;阳光131产量位居第一,为1 529.4 kg·hm^(-2),比对照沣油737增产3.8%;早3产量其次,为1 491.9 kg·hm^(-2),比对照增产1.2%;H20-04和阳光131净种植效益分别为9 895.3和9 320.8元·hm^(-2),均高于对照沣油737。综上,阳光131生育期短、产量高、种植效益较好,适宜温州平原连作稻区油-稻-稻周年三熟制种植模式,可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
倪日群何忠林盛含嫣
关键词:三熟制早熟高产
浙中地区麦-稻-稻三熟制种植模式初探
2024年
近年来,随着防止“非粮化”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粮食种植面积显著增加。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早稻抢收和晚稻抢种带来的用工压力,现对浙中地区麦-稻-稻三熟制种植模式开展探索研究,并对该模式的品种搭配、田间管理、成本收益等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婺城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农户提供科学可行的技术示范与经验借鉴。
祁雪郑顺方王春燕祝丽娟
关键词:栽培技术经济收益
稻稻油三熟制种植模式栽培技术研究
2024年
针对衡阳市冬闲田,在灌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双季稻加一季油菜的三熟制种植模式。在三熟制种植模式下,根据衡阳市气候特点,从品种选择、播种方式与播种时期选择、肥料运筹、田间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以及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水稻和油菜的栽培技术。
唐利平高静雷利琴胡鑫吕广动黄益国
关键词:水稻油菜栽培技术
“油—稻—再生稻”周年三熟制水稻品种示范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为发挥皖南油菜生产优势,积极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同时保障水稻面积稳步增加,在宣城市宣州区开展了“油-稻-再生稻”周年三熟制水稻品种试验示范及效益分析。结果显示:鑫香糯286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均较高,两季纯收益可达11 190.54元/hm^(2);中早47两季纯收益为4 935.53元/hm^(2);中科发早粳1号因干旱发生大面积倒伏,未纳入再生季统计。同时,本文还对未来“油-稻-再生稻”周年三熟制栽培模式进行了展望,以期实现扩油稳粮任务的同时,提高农户的收入。
王青孔令娟杨森黄磊姜艳鲁新华刘明霞
“稻-豆-油”三熟制水旱轮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24年
为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稳定粮油生产,本研究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作物品种优势,通过多年的实验示范,总结集成了“早稻-鲜食秋大豆-油菜”三熟制水旱轮作绿色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不仅实现了粮食绿色安全生产和稳粮增粮,而且大幅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李诚永夏英李韵李正泉徐南昌王宏航袁敏良
关键词:水旱轮作
适宜湘南地区三熟制种植的水稻和油菜品种筛选
2024年
为筛选出适合湘南地区“油—稻—稻”三熟制的水稻和油菜品种,以2个早熟早稻品种(中早39、株两优819)、8个优质晚稻品种(盛泰优9712、瑞两优1053、泰优398、桃优919、桃优香占、泰优390、隆晶优1号、五优蒂占)、6个早熟油菜品种(湘油420、阳光131、沣油112、湘油228、常早熟1号、常早熟2号)为材料,于2022年在湖南衡阳开展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早稻季,中早39的生育期为113 d,产量为7.98 t/hm^(2);株两优819生育期为112 d,产量为8.42 t/hm^(2),较中早39高5.51%,且差异显著。晚稻季,桃优919、桃优香占、泰优390、隆晶优1号、五优蒂占的生育期均长于112 d,不适合用于“油—稻—稻”三熟制种植;盛泰优9712、瑞两优1053、泰优398的全生育期分别为108、106、105 d,产量均超过7.04 t/hm^(2)。油菜品种沣油112生育期最长,5月1日成熟,产量较低;湘油420熟期最早,4月22日成熟,产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品种;阳光131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但生育期较长,4月29日成熟,作为三熟制搭配品种具有一定风险;湘油228、常早熟1号、常早熟2号可在4月26日之前成熟,产量高于1.80 t/hm^(2),均显著高于湘油420和沣油112。综上,湘南地区适宜于“油—稻—稻”三熟制种植的早稻品种为株两优819,晚稻品种为盛泰优9712、瑞两优1053和泰优398,油菜品种为湘油228、常早熟1号和常早熟2号,在早、晚稻育秧移栽和油菜撒直播条件下,水稻和油菜生育期搭配适宜,且产量较高,适宜推广。
朱捷邹丹刘龙生方升亮谢飞鹏滕蓉彭美丹钟康裕傅志强张明
关键词:三熟制水稻油菜
减肥增密对三熟制直播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为促进三熟制油菜生产提质增效,探究缓释型配方肥减施配合密植对三熟制直播油菜生长发育、产量构成的影响,以甘蓝型冬油菜中油607为材料,采用缓释型配方肥施用量(F)和密度(D)两因素裂区试验,主区为缓释型配方肥施用量,设置F1当地农民习惯施用量(750 kg/hm^(2))和F2农民习惯施用量减少20%(600 kg/hm^(2))2个水平,副区为密度处理,设置D1农民习惯种植密度(30万株/hm^(2))、D2增密50%(45万株/hm^(2))和D3增密100%(60万株/hm^(2))3个水平,调查油菜农艺性状、养分吸收和抗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与F1D1相比,减肥增密处理F2D3因个体生长不足导致油菜苗期根颈粗、SPAD值、绿叶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成熟期株高、分枝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菌核病发病率和倒伏指数,但充分发挥了群体优势,从而获得高产,其产量为2 064.7 kg/hm^(2),比F1D1处理高9.3%,N、P、K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比F1D1处理高36.5%、36.6%、36.5%。因此,缓释型配方肥施用量600 kg/hm^(2)配合种植密度60万株/hm^(2)可协同提高本试验区域内三熟制直播油菜产量与肥料偏生产力,同时兼顾了化肥减施和产量效益,可为油菜绿色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韩德鹏王馨悦郑伟肖小军李亚贞黄天宝熊文夏晶黄宇辉陈明欧阳凤仔
关键词:三熟制油菜
“油-稻-稻”三熟制早熟冬油菜氮高效基因型及鉴定指标筛选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旨在筛选适宜“油-稻-稻”三熟制的氮高效早熟冬油菜基因型及其简易筛选指标。【方法】利用田间小区试验,选用了生育期185 d以下的的适宜“油-稻-稻”三熟制种植的14种早熟冬油菜基因型,进行正常施氮(N_(1))和不施氮(N_(0))处理。根据不同冬油菜基因型氮肥利用率(NUE)的差异,利用树状聚类分析进行分类,形成高、中、低3种氮效率基因型。同时通过逆向溯源的方法,观察分析3种氮效率基因型在不同氮水平条件下的产量构成、主要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等方面的表现特征。总结分析出氮高效冬油菜基因型的一些简易判断的指标。【结果】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冬油菜在产量形成、主要农艺性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N1处理下成熟期早熟冬油菜的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值和变异系数基本表现大于N0处理。因此,以N1处理下不同基因型的农艺性状表现作为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的鉴别标准。N1处理下,氮高效基因型比氮中效和氮低效基因型产量高、单株角果数多、每角粒数多、株高高、主花序长、一级分枝数多、角果密度高、各部位干物质积累量高、籽粒中氮含量高、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均较高。【结论】沣油737是适合南方“油-稻-稻”三熟制的氮高效早熟冬油菜;正常施氮条件下,成熟期较多的单株角果数与每角粒数,以及较高株高是判断早熟冬油菜氮高效基因型的简易指标。
钱银飞邱才飞彭春瑞邹小云姚易根裴润根刘根如杨文孙
关键词:三熟制冬油菜氮高效
基于育秧机插新技术创制的中国双季稻区“稻-稻-油”三熟制模式优化研究
2024年
本研究围绕提高中国双季稻区“稻-稻-油”三熟制的发展现状及可持续性展开,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该模式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研究发现,由于茬口紧张和较低的比较效益,农民对该模式的采纳率不高。通过解决水稻、油菜机播育苗移栽环节的瓶颈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培育长秧龄带蘖壮秧的新技术目标。利用钵体毯盘技术实现了精量稀播匀播,成功培育了早稻35 d的长秧龄壮秧以及中、晚稻30 d的长秧龄带蘖壮秧,有效缓解了“稻-稻-油”三熟制的茬口紧张问题。本研究的成果不仅提高了“稻-稻-油”模式的实际可操作性,还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和提升作物生产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喜贤孙明珠刘凯丽罗细芽焦敏邹尚峰胡雨
关键词:水稻三熟制

相关作者

郑伟
作品数:157被引量:456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研究主题:油菜 套播油菜 红壤旱地 三熟制 红壤稻田
肖国滨
作品数:207被引量:473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研究主题:油菜 红壤旱地 红壤稻田 套播油菜 栽培技术
李亚贞
作品数:138被引量:392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研究主题:油菜 红壤旱地 套播油菜 再生稻 三熟制
黄天宝
作品数:142被引量:370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研究主题:油菜 红壤旱地 红壤稻田 套播油菜 三熟制
肖小军
作品数:127被引量:294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油菜 红壤旱地 套播油菜 水稻 三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