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18篇“ 上腹痛“的相关文章
- 加味清中汤治疗上腹痛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的临床分析
- 2024年
- 对探索加味清中汤对脾胃湿热引发的上腹痛疾病,有无具效的治疗阶效,方法 本实考采用了临床凭证。96位受此疾病困扰的患者,随机被分配进两个组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各占48人。对照组是常规治疗方法,而研究组则用加味清中汤来尝试治疗。结果 针对这两个组的患者们,观察点则落在他们的中医症状改善程度,生活质量及治疗成果和不良反应等方面。成果如下:首先,研究团队在胃痛胀满、疲劳力尽和呆纳嗳气的治疗上,超过了对照组。而且,上述的三个症状的改善(P<0.01)呈现出显著差异。研究组在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和活力方面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P<0.01)。据疗效价值分析,研究组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中,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加味清中汤对脾胃湿热证所引起的上腹痛综合征具有效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苏秋佳
- 关键词:上腹痛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疗效分析生活质量
- 谢晶日基于“舌脉相因论”辨治上腹痛综合征经验拾萃
- 2024年
- 上腹痛综合征是由脾虚气滞、胃失和降所致的功能性胃肠病。谢晶日从舌脉辨证,从肝脾论治将上腹痛综合征。分为饮食积滞、肝胃不和、脾胃湿热、瘀血停滞、脾胃虚弱5种证型,取保和丸、柴胡疏肝散、连朴饮、失笑散合丹参饮、黄芪建中汤或芍药甘草汤等方剂单独或联合应用,疗效显著,附1则验案加以佐证。
- 刘毕赢南宁张晗李杨姚美玉谢晶日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
- 疏肝和胃推拿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肝胃不和型)的临床观察
- 目的:通过与口服柴胡舒肝丸对照,观察疏肝和胃推拿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肝胃不和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一个疗效佳、易于实行的治疗方案。方法:纳入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肝胃不和型)的患者,采用...
- 李新月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推拿
- 一种治疗上腹痛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上腹痛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一种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黄连3‑24份,吴茱萸1‑12份,贯叶金丝桃1‑18份,浙贝母6‑25份,蒲公英6‑25份,檀香2‑15...
- 李军祥石磊王志斌
- 胃炎一号膏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肝气犯胃型)的效果评价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分析胃炎一号膏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肝气犯胃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3月收治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肝气犯胃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联合组,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NDI量表评分。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前三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胃脘痛、脘腹胀满、嗳气反酸、呃逆、不欲饮食)、N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中医症状评分、NDI评分均显著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联合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西药组、中药组(P<0.05)。结论:胃炎一号膏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肝气犯胃型)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上腹痛等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 黄健伟叶志刚杨思媚李宇媚钟天保
- 关键词:肝气犯胃型
- 健脾行气止痛方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 介影
- 基于数据挖掘总结谢晶日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的证治经验
- 刘毕赢
- 柴麦汤治疗上腹痛综合征(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柴麦汤对上腹痛综合征(肝胃不和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3月收治的84例上腹痛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柴麦汤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总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尼平消化不良指数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62.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前后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尼平消化不良指数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停药4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6.7%和48.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麦汤能有效改善上腹痛综合征(肝胃不和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总积分,且对于改善轻中度焦虑抑郁患者的不良情绪有较好的疗效,综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林展铖朱凌宇
- 关键词:肝胃不和证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
- 从肝气论治上腹痛综合征经验浅析被引量:3
- 2023年
- 上腹痛综合征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以上腹痛或上腹部灼热感为典型临床表现,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根据中医疾病命名特点,将其归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气机郁滞为致病的关键因素,“治胃病不理气非其治也”。周师认为上腹痛综合征虽为脾胃病,却与肝密切相关,“百病皆生于气”,肝调畅一身之气机,若肝失于疏泄,则脾胃运化失司,则病始生。受王泰林三纲辨证思想启发,周师从肝气论治本病,临证时抓住脾胃分治的原则,首辨肝与脾胃的先后顺序,次辨虚实,结合理论基础以及临床辨证用药,详细阐述了病机、治法、方药。周师临床上做到整体联系,辨证论治,分清主次,为广大医者治疗上腹痛综合征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 江芝琴周文博
- 关键词:上腹痛综合征
- 杨小军教授基于木郁达之论治上腹痛综合征
- 2023年
- 介绍杨小军教授基于“木郁达之”治疗上腹痛综合征(EPS)的临床经验。杨小军教授认为情志因素在上腹痛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病存在“因病而郁”和“因郁而病”的因果联系,病情缠绵反复导致患者情志不畅,气机郁滞,加重疼痛,情志不畅则致肝气郁结,横逆伤胃,胃气壅滞,不通而痛。“木郁达之”首见于《黄帝内经》,即通过疏畅条达肝气之法以解肝木之郁,经过后世医家的传承发展,延伸出了多种调肝解郁之法。杨教授在临证时主张基于“木郁达之”理论,综合运用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解郁安神、升阳除湿等治法,并结合饮食情志调养以防复发。
- 刘女萍段敏杨小军
- 关键词:胃痛上腹痛综合征木郁达之名医经验
相关作者
- 汤绍辉

- 作品数:234被引量:647H指数:11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 研究主题:META分析 肝细胞 肝细胞癌 随机对照试验 胰岛素样
- 李兆申

- 作品数:2,265被引量:18,591H指数:5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胰腺癌 慢性胰腺炎 胰腺肿瘤 内镜 幽门螺杆菌
- 张亚历

- 作品数:807被引量:3,313H指数:26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大肠癌 幽门螺杆菌 大肠肿瘤 双歧杆菌 内镜
- 张筱凤

- 作品数:323被引量:1,049H指数:14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胆总管结石 ERCP 内镜治疗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 王邦茂

- 作品数:731被引量:2,884H指数:23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 贲门失弛缓症 溃疡性结肠炎 自身免疫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