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10篇“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章
康复训练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2025年
分析康复训练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42例,分组依据为抛币法,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护理中实施康复训练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临床痉挛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行走能力、平衡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帕金森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下肢功能,提升肌张力,带来积极治疗效果。
王蓓
关键词:康复训练帕金森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训练+针灸治疗改善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价值探讨
2025年
探究并分析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3年至2024年于我院接受诊治的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所选取的 100 例患者中,通过完全随机的方式将其平均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及单纯的康复训练方法加以干预。对不同干预模式下患者的预后效果予以记录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情况更加优秀(P<0.05);同时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价也取得了更好的表现(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改善情况更加明显(P<0.05)。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增强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能力、降低患者偏瘫程度都具有很好的表现,值得临床医护中对其进行重视及运用。
孙杰宋云朋
关键词:针灸疗法联合干预
头电针联合康复机器人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2025年
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通过分析近年来相关文献,文章总结了头电针和康复机器人各自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机制及其联合应用的优势。头电针通过调节神经可塑性和促进神经元再生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而康复机器人通过提供高强度、个性化的训练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头电针联合康复机器人治疗能够相辅相成,提高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然而,目前关于该联合治疗方法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其效果和安全性。文章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优化治疗方案、评估长期疗效及安全性等,以期为脑卒中后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康复治疗选择。
王丙辉陶泉
关键词:中风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机器人
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评估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s、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搜集已公开发表的有关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09-22。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传统Meta分析,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采用GRADE进行证据等级评价。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涉及851例患者。传统Meta分析显示,经颅直流电刺激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评分[MD=1.97,95%CI(0.78,3.16),P<0.01]、Berg平衡功能量表评分[MD=3.92,95%CI(1.67,6.17),P<0.01]和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评分[MD=2.62,95%CI(0.44,4.80),P<0.05],降低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MD=-1.82,95%CI(-2.51,-1.12),P<0.01]和5次坐立测试时间[MD=-0.78,95%CI(-1.31,-0.26),P<0.01]。网状Meta分析显示,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于50-60岁,病程≤6个月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治疗效果更好;电流强度为2 mA、每天治疗时间>30 min、干预周期>3周的治疗方案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改善效果更佳。结论:当前证据表明,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以及平衡能力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受患者年龄和病程的影响,且与电流强度、每天治疗时间和治疗周期存在一定程度的剂量反应关系。
王贺于少泓
关键词:脑卒中下肢META分析
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小脑蚓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intermittenttheta-burststimulation,iTBS)小脑蚓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42例,随机分为iTBS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2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与物理治疗,iTBS组增加对小脑蚓部的iTBS治疗,治疗2周。2组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下肢Fulg-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erxtremity,FMA-LE)、6 min步行测试、60°/s向心伸膝肌力测定、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scale,MA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的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FMA-LE、6 min步行测试、60°/s向心伸膝肌力测定、BBS、MAS、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LE、6 min步行测试、60°/s向心伸膝肌力测定、BBS、MAS、BI评分均提高(P<0.05),iTBS组的FMA-LE、60°/s向心伸膝肌力测定、BBS、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TBS刺激小脑蚓部治疗能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彭瑾谢珊查益袁绘呼延梅华张萍
关键词:脑卒中生活活动能力
用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综合调节系统及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综合调节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信号处理组件、电刺激控制组件、电刺激组件、运动辅助器械、器械控制组件、传感组件和电极,信号处理组件用于接收检测信号,根据检测信号生成参数调节指令和/或...
张熹眭亚楠陆洋易泽吉马伯志李路明
一种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自适应电刺激系统及其自适应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自适应电刺激系统及其自适应方法,包括刺激主机、电极装置和姿态传感器组件,所述电极装置和姿态传感器组件均与刺激主机电连接;所述电极装置用于根据刺激主机的控制指令进行刺激输出,并采集表面肌电数...
刘天梁团结孙贵丽黄亮白霜刘圣芳耿超
分析康复训练结合针灸对治疗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7月—2023年7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52例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探讨组采取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常态组采取常规针灸治疗,每组26例。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偏瘫运动功能量表(Brunnstrom)、步态评估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of Gait,FMA)及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步态情况(步速、步频)。结果探讨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runnstrom、FMA及F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探讨组Brunnstrom、FMA及FCA评分(4.02±0.28)、(79.23±0.51)、(92.61±1.52)分,高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7、112.696、30.076,P均<0.05)。治疗前,两组步态情况对比常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讨组步速、步频均优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利用针灸、康复组训练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肌肉痉挛,提高四肢的活动能力。
宋国昌蓝敏
关键词:针灸
头电针联合康复机器人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通过分析近年来相关文献,本文总结了头电针和康复机器人各自的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机制及其联合应用的潜在优势。研究表明,头电针通过调节神经可塑性和促进神经...
王丙辉陶泉
关键词:针灸康复机器人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近年来,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作为一种新的无创神经调控治疗技术应用于改善脑卒中下肢步态平衡障碍,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文对tDCS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段茜张林刘文颖
关键词: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相关作者

高潇
作品数:106被引量:292H指数:10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大鼠 针刺 产后 压力性尿失禁 PNF
龚韬
作品数:114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固定带 体育赛事 红外接收 滑块 健身器
周建社
作品数:131被引量:631H指数:14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健美操 竞技健美操 啦啦操 体操 储能电池
董荣芝
作品数:53被引量:209H指数:8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早期干预 婴幼儿 新生儿 医院感染
张晓丽
作品数:283被引量:1,127H指数:15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
研究主题: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护生 医学院校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