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6篇“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相关文章
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行OPCABG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396例,男233例,女163例,年龄18~80岁,BMI 18.5~30.0 kg/m^(2),ASAⅢ或Ⅳ级。根据围期是否使用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将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组(U组,n=68)和对照组(C组,n=328)。两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共有65对患者匹配成功,比较前、给药后30 min、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后6、12、24 h心脏指数(CI)、HR、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以及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情况、转心肺转流(CPB)率及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血管活性药评分(VIS)、后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TnT)浓度、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后7 d低心排综合征(LCOS)发生情况和后7 d IABP使用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U组给药后30 min、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后6、12、24 h CI明显升高(P<0.05),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后6、12、24 h PCWP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30 min、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后6、12、24 h SVRI明显降低(P<0.05)。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两组HR和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U组中IABP使用率、转CPB率及钝缘支或右冠血运重建时VIS明显降低(P<0.05),后24 h CK-MB和cTnT浓度明显降低(P<0.05),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后7 d低心排综合征(LCOS)发生率和后7 d IABP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围期应用左西孟旦联合地高辛可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患者OPCABG围期血流动力学状态,并降低后心肌损伤和LCOS的发生率。
方印朱云清朱诗雨杨敏王忠云杨建军周晓凯
关键词:左西孟旦地高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漂浮导管在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价值
2024年
分析于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使用漂浮导管的价值。方法 本次纳入的60例冠心病患者均选自本院2023年5月-2024年5月期间收治的,所有的患者均进行非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观察组将肺动脉漂浮导管置入,并对肺动脉锲压,每搏输出量等指标常规监测,对照组则置入漂浮导管,就两组各项指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后12h时CVP以及HR等指标水平均降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后住院时间均降低,差异明显(P<0.05);两组中输液量和中出血量相差大(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满意度更高,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非心肺转流的病人通过使用漂浮导管可以有效监护其心功能变化,为患者的有效治疗提供指导。
姜婕妤
关键词: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
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期镇痛作用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作为辅助镇痛手段用于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进行停跳CABG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TPVB组(观察组)和传统麻醉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前接受超声引导下双侧TPVB,对照组患者前无特殊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恢复情况及安全性。结果 共纳入60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观察组患者的静态/动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在后24、48 h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后72 h两组静态/动态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人自控镇痛(PCA)起始按压时间为(5.1±1.2)h,晚于对照组的(2.0±0.9)h,且观察组患者后24、48 h的PCA按压次数[2(1,4)次,5(3,7)次]少于对照组[4(3,5)次,7(5,9)次,P<0.01],但后72 h两组PCA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瑞芬太尼用量、后镇痛药物补救次数均少于对照组[1.0(0.5,1.6)mg比2.2(1.8,2.5) mg,1(0,1)次比3(2,3)次],后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5.4±2.5)h比(7.0±2.9)h,(10.8±3.2)h比(13.7±3.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后72 h内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0.0%比50.0%,10.0%比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TPVB能提升停跳CABG患者部分后早期镇痛效果评价指标,减少镇痛药物剂量,且安全性良好。
方印龚婵娟陈宇
关键词:胸椎旁神经阻滞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心病围手术期镇痛安全性
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在非体外循环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在非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OPCABG治疗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同将其分为常规组(n=61,采用常规中吹雾管吹雾驱血技)与加温组(n=61,采用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吹雾驱血技)。比较两组患者中吹雾管气雾温度、患者核心体温、患者中心率变异率,统计两组患者后恢复指标及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加温组患者接管2.5 min、吹雾15.0 min、吹雾30.0 min时吹雾管气雾温度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开心包即刻、吹雾3.0 min、关心包即刻、出室前加温组患者核心体温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吹雾3.0、10.0、20.0、30.0 min时,加温组患者心率变异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温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引流置管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留置动脉测压时间、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后引流量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温组患者后肺感染发生率为3.28%(2/61),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6.39%(1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OPCABG中采用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技能够有效减小患者中温差变化幅度,减轻温差刺激诱发的过度心率变异率,有利于患者后恢复,并可降低后肺感染发生风险。
谭丽丽田海娇张兰
前冬眠心肌占比对冠心病合并严重左心功能全患者行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左心功能改善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严重左心功能全患者前冬眠心肌占左心室心肌百分比(冬眠心肌占比),探讨其对患者行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左心功能改善的预测价值。方法2020年6月—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冠心病合并严重左心功能全患者46例,均行OPCAB,比较前与后3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根据后3个月时LVEF较前改善情况分为改善组(后改善LVEF≥5%)34例和未改善组(后改善LVEF<5%)12例,比较2组前冬眠心肌占比、心房颤动比率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合并严重左心功能全患者行OPCAB后左心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前冬眠心肌占比预测冠心病合并严重左心功能全患者行OPCAB后左心功能改善的效能。结果46例患者后3个月时LVEF[(37.7±5.6)%]高于前[(28.7±3.9)%](t=-8.991,P=0.023),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77.0±13.7)mL]与前[(192.6±12.4)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737,P=0.814)。改善组前冬眠心肌占比[(18.9±4.0)%]高于未改善组[(12.1±3.4)%](χ^(2)=5.640,P<0.001),心房颤动比率(11.8%)低于未改善组(66.7%)(χ^(2)=-5.737,P<0.001)。前冬眠心肌占比是冠心病合并严重左心功能全患者行OPCAB后左心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OR=2.449,95%CI:1.299~4.617,P=0.006)。前冬眠心肌占比以16.5%为最佳截断值,预测冠心病合并严重左心功能全患者行OPCAB后左心功能改善的AUC为0.911(95%CI:0.819~1.000,P<0.001),灵敏度为73.5%,特异度为91.7%。结论前冬眠心肌占比较高、无心房颤动的冠心病合并严重左心功能全患者行OPCAB后左心功能改善的概率增大,前冬眠心肌占比对患者行OPCAB后左心功能改善的预测价值较高。
黄功成舒礼良黄辰朱效华徐敬
关键词: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冬眠心肌
微创与常规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比较
2023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采取微创或常规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山西盈康一生总医院收治的CHD患者45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44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OPCABG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OPCABG治疗。比较两组手相关指标,前与后1个月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前及后1、3 d心肌标记物[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手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ICU滞留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引流置管时间、住院时间、胸腔引流量、血管桥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后1个月,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前,两组心肌标记物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后1、3 d,观察组cTnI、CKMB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1/18)与对照组(49/44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OPCABG治疗比较,CHD采取微创OPCABG治疗虽会延长手时间,但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手出血量,改善患者心功能及心肌标记物水平。
孙鹏飞
关键词:冠心病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功能
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心肌微循环灌注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G)后影响早期心肌微循环灌注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2019年6月~2021年2月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OPCABG治疗的病人100例,根据后早期各节段心肌灌注恢复情况将病人分为两组,A组76例,灌注均改善,B组24例,遗留灌注改善佳。比较两组病人前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代谢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史、超敏肌钙蛋白T(cTnI-T)、B型利钠肽(BNP)及心脏超声结果。结果B组和A组年龄分别为(71.63±5.09)岁和(64.74±9.45)岁、BMI分别为(29.27±3.56)kg/m^(2)和(26.09±3.08)kg/m^(2),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87.5%和21.1%,血脂异常发生率分别为70.8%和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性别、高血压患病率、吸烟率、饮酒率、代谢疾病患病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史、cTnI-T、BNP及心脏结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建模结果示,年龄(OR:1.240,95%CI:1.080~1.486)、糖尿病患病情况(OR:0.086,95%CI:0.014~0.391)、血脂异常(OR:0.047,95%CI:0.007~0.220)可作为OPCABG后早期遗留节段改善佳的危险因素,且其预测效果较好(AUC=0.934,P<0.001)。年龄、血脂异常、糖尿病病史、BMI之间并未见明显协同效应(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病史及血脂异常可作为预测OPCABG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改善情况的危险因素,其在保证较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的同时可较为准确地预测OPCABG病人后早期微循环的改善情况。
刘巍高峰史泽鹏高洋石磊王文君张博张琳崔明静庄熙晶何学志
关键词: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肌灌注微循环影响因素
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骨骼化与带蒂乳内动脉后早期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两种同乳内动脉(internal mammary artery,IMA)获取方式下患者中以及后早期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21年1月至9月,单纯行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的患者97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9.4±8.4)岁。根据患者中IMA获取方式分为骨骼化左乳内动脉组(47例)及带蒂LIMA组(50例)。均采用胸部正中切口OPCABG式,两组IMA取材均为左侧IMA,行LIMA与前降支(LAD)或LIMA与对角支(D)吻合。通过收集对比患者中、后住院时基本情况以及出院后1年情况评估两种方式获取乳内动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骨骼化组中LIMA桥血管流量高于带蒂组[71(46,97)vs.53.5(41.75,80.75)mL/min,P=0.044],骨骼化IMA组获取LIMA时间长于带蒂IMA组[(30.4±7.6)vs.(23.1±8.2)min,P<0.001],但骨骼化IMA组整体手时间与带蒂IM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0.6)vs.(4.8±0.7)h,P>0.05]。骨骼化IMA组患者后引流量少于带蒂IMA组[420(330,700)vs.560(397.5,797.5)m L,P=0.028]。1年后两组随访患者无心绞痛复发,随访率86.6%(40/44)。结论:骨骼化获取乳内动脉可减少后患者失血,患者后早期预后较好,疗效满意,骨骼化乳内动脉的中远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杨耀辰曹剑宋跃刘冬董然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清miR-499联合PLTP水平对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499(miR-499)联合磷脂转移蛋白(PLTP)水平对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心房颤动(A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237例接受OPCABG的冠心病患者,根据OPCABG后是否发生AF分为AF组69例和非AF组168例。采用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iR-499与PLT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OPCABG后AF患者血清miR-499与PLTP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PCABG后AF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499、PLTP水平对OPCABG后AF的预测价值。结果:AF组血清miR-499水平(1.53±0.29)高于非AF组(1.22±0.33),PLTP水平[1.36(1.00,2.01)]低于非AF组[2.33(1.39,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Z=6.731、5.879,P均<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OPCABG后AF患者血清miR-499与PLTP水平呈负相关(rs=-0.78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5,95%CI:1.036~1.136)、糖尿病(OR=3.399,95%CI:1.472~7.853)、左心房内径(OR=1.194,95%CI:1.063~1.341)、miR-499(OR=2.961,95%CI:1.944~4.508)为OPCABG后AF的独立危险因素,PLTP(OR=0.319,95%CI:0.195~0.522)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499联合PLTP水平(AUC=0.842,95%CI:0.789~0.886)预测OPCABG后AF的AUC大于miR-499(AUC=0.759,95%CI:0.699~0.812)、PLTP(AUC=0.743,95%CI:0.683~0.798)单独预测(Z=3.154、3.804,P均<0.05)。结论:血清miR-499水平升高和PLTP水平降低与OPCABG后AF独立相关,血清miR-499联合PLTP水平预测OPCABG后AF的价值较高。
王春丽王凤丹周敏方垂璧孙骁
关键词: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房颤动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常规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比较的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CABG)与常规正中开胸心脏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患者后的生活质量。方法纳入2015年11月—2018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完成MICABG手94例患者为MICABG组,同期接受常规正中开胸OPCABG手患者441例为OPCABG组。按1∶1比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通过SF-36生活质量量表测评比较两组患者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最终两组各匹配82例患者,MICABG组男66例、女16例,平均年龄(62.6±8.2)岁,OPCABG组男6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3.2±13.2)岁。后1个月MICABG组躯体健康总评(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及精神健康总评(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均高于OPCABG组[(50.3±10.6)分vs.(46.1±10.3)分,P=0.011;(59.5±9.3)分vs.(54.2±11.0)分,P=0.002],MICABG组在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5个维度评分高于OPCABG组,躯体疼痛维度评分低于OPCAB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PCS及MC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0.0±13.1)分vs.(77.8±12.4)分,P=0.271;(81.6±13.5)分vs.(80.4±11.2)分,P=0.537],但MICABG组生理机能及社会功能2个维度评分仍高于OPCA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12个月两组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CABG后6个月内生活质量改善优于OPCABG,后12个月时与OPCABG相似,提示MICABG在改善后早期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优势,远期生活质量与OPCABG相当。
许志锋凌云鹏万峰傅元豪宫一宸杨航
关键词: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生活质量SF-36量表

相关作者

薛松
作品数:241被引量:50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外科治疗 心脏手术 急性肾损伤 主动脉夹层
黄日太
作品数:121被引量:247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外科手术 主动脉夹层
苏丕雄
作品数:165被引量:431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分流术 外科治疗
徐根兴
作品数:96被引量:156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动脉夹层 外科手术 冠心病
顾松
作品数:100被引量:219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分流术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 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