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2篇“ 两优培九品种“的相关文章
- 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旱育秧苗期抗氧化系统活性的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以汕优 63为对照 ,研究了旱育条件下两优培九幼苗的体内抗氧化系统的特性。显示两优培九在旱育条件下其体内三大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都较水育条件下高 ,而体内超氧阴离子含量和MDA含量和水育秧相比却没有大的差异 ;旱育条件下秧苗叶片内积累的脯氨酸量显著高于水育秧。这不但能提高水稻苗期抗旱能力 ,同时也为移栽大田后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和抗胁迫能力打下了物质基础。另外 ,发现秧苗培育时间过长也不利于获得高质量的秧苗 ,时间以30d左右为宜。和汕优 63相比 ,相同条件下的两优培九幼苗抗氧化系统活性较高 ,这也可能是两优培九高产的生理基础之一。
- 周泉澄陈国祥陈利王建安张成军吕川根
- 关键词:杂交稻两优培九品种旱育秧苗期
- 两优培九制种低产的原因及对策
- 2005年
- 阐述两优培九亲本制种的不利特性,找出制种低产的原因,提出了高产制种的技术对策。
- 莫志军
- 关键词:水稻两优培九品种制种种子产量
- 为推广“两优培九”杂交稻制种尽心尽力——记盐都县农业局退休干部吕树葆
- 2004年
- 今年67岁的吕树葆,原是盐都县农业局副局长、高级农艺师。1996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以后,继续为科技兴县出谋划策,为推广“两优培九”杂交稻制种尽心尽力。
- 成春到
- 关键词:杂交稻两优培九品种制种技术
- 单季晚稻“两优培九”栽培技术研究
- 2004年
-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以培矮64S为母本、9311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因其丰产性和米质较好,几年来,已经成为许多地方单季晚稻的一个主栽品种.为了更好地指导面上生产,本研究在开展"两优培九"特征特性及其相关栽培技术试验观察的基础上,从移栽密度与施肥技术入手,对单季晚稻"两优培九"的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
- 刘伟明林飞荣
- 关键词:栽培技术两优培九品种水稻
- 两系杂交中稻两优培九的引进与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1997年从江苏省引进优质高产抗病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两优培九,2000年被评为国标二级优质稻米;2001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2002、2003年在湖北省年种植面积达20万hm2熏已成为湖北省中稻主栽品种。
- 游艾青刘凯胡刚袁潜华周继先卢兴桂
- 关键词:两系杂交中稻两优培九品种引种栽培技术
-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制种旱育高产技术
- 2004年
-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系江苏省农科院以"培矮64S"作母本,"9311"作父本配制育成的集高产、优质、高抗性于一体的中籼组合.目前随大田水稻生产肥床旱育技术推广和普及,"两优培九"制种父本两段育秧和母本泥踏头育秧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种子生产发展需要.为此,我们在2001年实行父母本采用旱育技术育苗,经两年试验示范已形成完整的技术方案.
- 曾令群朱志成赵理
- 关键词: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品种旱育秧
-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亲本生育后期的光抑制和早衰特性被引量:51
- 2004年
- 以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 (培矮 6 4S 931 1 )和母本培矮 6 4S(PA6 4S)以及父本中籼 931 1为材料 ,研究亲本和后代在自然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和活性氧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 :强光高温下 ,在叶片衰老过程中 ,两优培九的叶绿素、蛋白质含量、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 (Fv 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 (qP)减少较少 ,非光化学猝灭系数 (qN)增加不明显 ,说明在自然条件下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吸收的光能较多地转化为化学能 ,热耗散较少 ,耐光抑制。同时两优培九的内源活性氧清除酶系如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物酶 (POD)诱导的活性较高 ,表现耐光氧化和抗早衰。
- 王荣富张云华焦德茂钱立生于江龙
-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品种亲本生育后期光抑制
- 提高两优培九种子质量的关键技术
- 2003年
- 根据两优培九5a制种实践,总结了影响该组合种子质量的4个主要因素,提高了提高其质量的4项关键技术。
- 陈福轩朱同贵
- 关键词:两优培九品种制种技术种子质量亲本种子纯度
- 优质两系水稻两优培九介绍
- 2003年
-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与常规品种9311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熟籼型组合,199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 吴世春李雄才徐浩
- 关键词:两优培九品种栽培要点两系水稻
-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苗期若干光合特性初探被引量:10
- 2003年
- 以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亲本9311/PA64s为材料,测定其在苗期的叶绿素含量、叶片荧光参数的日变化以及O-·2产生速率等生理指标。与双亲相比,两优培九的叶绿体膜上PS 光合系统的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较高,对光能的吸收利用能力较强。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及O-·2产生速率等测定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
- 王荣富黄正来王建华张云华
-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品种苗期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
相关作者
- 张云华

- 作品数:113被引量:52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两优培九 超级杂交稻 光合特性 生育后期 亲本
- 焦德茂

- 作品数:92被引量:1,059H指数:25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水稻 光抑制 光氧化 转PEPC基因水稻 光合作用
- 李霞

- 作品数:233被引量:1,550H指数:25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水稻 PEPC 基因水稻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粳稻
- 王荣富

- 作品数:119被引量:94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水稻 光合特性 白背飞虱 褐飞虱 两优培九
- 陈炳松

- 作品数:16被引量:229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水稻 两优培九 生育后期 辐照保鲜 辐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