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76篇“ 中原城市群“的相关文章
中原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格局研究
2024年
为深入探究中原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熵值法及空间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2012—2022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近11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各个城市平均水平仍然较低;空间格局呈现以“郑州-洛阳-济源”为首的三核心格局,核心发展区与联动辐射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存在扩大趋势;发展水平呈弱发散状态,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水平较弱;发展水平局部聚集态势明显,“高值”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低值”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北部。
董燕燕廖乐焕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熵值法
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时空演进及跃迁机制
2024年
韧性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原城市群2006―2019年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探究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时空演变特征,借助分位数回归与时空跃迁嵌套模型,揭示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时空跃迁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地区差异明显;②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的空间分布以负相关类型的低–低冷点集聚区为主,空间同质性特征显著;③中原城市群西北部和郑州周边地区城市韧性的空间演化动态性更强,城市韧性较弱的地区空间结构呈现更为明显的稳定性。城市韧性水平的局部空间结构较稳定,部分研究单元存在较强的转移惰性;④在低分位阶段,城市集聚是制约城市韧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政府财政、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是驱动城市韧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高分位阶段,城市集聚是阻碍城市韧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政府财政和生态环境是驱动城市韧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王璇王成新史佳璐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
城市群协同立法的困境与出路——以中原城市群为例
2024年
城市群区域协同立法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实践来看,城市群协同立法存在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立法引导缺失、资源利用效率低、缺乏有效的立法协调组织机构和核心城市辐射能力不足等方面。本文借助系统论理论,通过强调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构建法律与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坚持民主立法原则并建立跨区域监管和执行机制等具体措施,以增强区域系统的意识,形成协同效应,从而促进城市群协同立法的更好发展。
袁媛
关键词:城市群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024年
立足区域协同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中原城市群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国内其他城市群相比,中原城市群面临着核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较弱,产业发展同构化、同质化,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缺乏,县域经济支撑能力不强等问题。在总结国内外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城市群空间布局规划,构建中原城市群现代城镇体系;推动产业协同低碳发展,构建区域一体化产业生态圈;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构建中原城市群创新共同体;强化交通基础设施联动,打造轨道上的中原城市群;建立一体化协同发展机制,实现区域资源要素共享等对策。
王元亮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从旅游绿色增长、绿色财富、绿色福利3个维度,综合构建兼顾质量、效率与协调的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理论框架,并运用熵权法、空间相关性分析、耦合协调度及地理探测器对中原城市群2015—2020年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上升,且内部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演进态势;②区域上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空间分布,形成了西部高值集聚和东部低值集聚的两极分化格局;③旅游产业绿色发展内部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与其综合发展水平基本吻合;④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绿色生产、产业结构升级、旅游经济绩效、游客体验性福利对其产生显著影响,且作用程度依次递减。
李金铠董婷婷魏伟
关键词:旅游产业影响因素中原城市群
基于两维图论聚类的中原城市群“三生”功能评估
2024年
基于“三生”功能的现状并对其多功能性合理分区,对于促进城市群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原城市群为例,通过建立“三生”功能评价体系,探讨“三生”功能演化过程,运用两维图论聚类对国土空间进行分区优化。结果表明:生产、生活功能高值位于郑州-洛阳和郑州-许昌等城市连片区并不断持续扩张,生态功能高值多集中在豫西山区;“三生”功能具有明显集聚特征,1980—2020年,中东部生产功能持续降低且呈破碎化趋势,生活功能不断聚集在各地建成区周边并持续胁迫生态功能区域;根据两维图论聚类方法划分为5个功能区,并针对不同分区特征提出相应管控策略。
贾琦刘毅洁尹泽凯张超玉燕宏宇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时空格局及障碍因素研究
2024年
以2011—2021年中原城市群29个地级为研究对象,从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和制度韧性5个维度构建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TOPSIS方法对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水平进行评估,并对其影响城市韧性发展的障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城市间韧性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差距逐年缩小.(2)分维度的韧性水平呈现显著差异,生态韧性水平最高,基础设施韧性次之,随后是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和制度韧性.(3)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水平呈现出以郑州为核心,西北部区域较高,东南部区域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4)阻碍中原城市群城市韧性水平的主要因素为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且障碍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杜锦时朝君程洁包菁薇
关键词:障碍度中原城市群
黄河流域中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遥感动态监测与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1985—2021年黄河流域中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方法】以1985—2021年陆地卫星Landsat-5TM和Landsat-8OLI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基于谷歌地球引擎,利用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ERSEI)对黄河流域中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进行遥感动态监测与分析。利用Theil-Se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分析ERSEI变化趋势的方向和显著性。【结果】1985—2021年,黄河流域中原城市群ERSEI的平均值介于0.48~0.62,增速为0.024/10 a。ERSEI在空间上呈四周区域高、中部区域低的分布模式,中原城市群的西部、中部和西南部地区的ERSEI较低,而南部和东北部地区的ERSEI较高。大部分地区的ERSEI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显著增加趋势的面积比例为11.48%,仅有5.76%的区域表现出显著下降趋势,33.16%区域的ERSEI相对稳定。【结论】研究区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导致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在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区,受城市扩张、热岛效应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变差,出现了显著退化趋势。
陈永贵戴晓琴朱玉香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文化吸引力、文化展示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创新力、文化事业投入力和文旅融合力6个维度构建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分类、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中原城市群文化软实力的空间特征并解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综合实力差异看,高、较高文化软实力城市数量少且主要分布在核心区,中等实力城市仅有3个,半数城市为低和较低实力。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东西差异,西半壁呈现以郑汴为引领的中心外围格局,东半壁则表现为亳州、阜阳引领的极化特征,且在东西半壁之间形成聊城至驻马店的低值连绵带。(2)从分维度空间差异看,文化吸引力子系统、文化展示力子系统与综合实力格局类似,而文化事业投入力子系统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此外,文化传播力子系统、文化创新力子系统呈现与前3个子系统完全不同的格局,表现为以郑汴为核心的低值包围高值的分布结构。(3)从空间集聚和关联看,中原城市群分别围绕郑州和亳州形成了“一主一副”的双核集聚态势,且主核区附近形成了显著的高-高集聚。其中,文化吸引力子系统与综合实力的集聚格局基本一致,文化展示力子系统的集聚在郑州减弱而在亳州得到加强,文化传播力子系统和文化创新力子系统仅在中部形成集聚核心,文旅融合力子系统则在综合格局的基础上在东南部形成两个集聚核心。(4)从影响因素看,区GDP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最强,第三产业增加值次之,交通设施、科教文卫单位数和城镇化率的影响作用不明显。
李晗马芳芳马芳芳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影响因素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2024年
为深入探究中原城市群发展水平,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评价模型测算出2011—2022年间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得分,采用ArcGIS自然断裂点分级法对中原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证实,从时序特征来看,中原城市群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城市群内各城市发展质量出现明显断层现象,不平衡现象显著,缺乏高质量发展城市。从空间维度演变特征看,中原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显著,以郑州为中心呈圈层向外梯度依次递减特征保持不变,整体上朝着西南方向发展,东南和西北边缘地区个别城市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郑希阳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时空演变特征

相关作者

徐晓霞
作品数:41被引量:257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研究主题:中原城市群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 城乡一体化 生态系统
吴国玺
作品数:194被引量:868H指数:13
供职机构: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 城市化 中原城市群 景观设计
史雅娟
作品数:12被引量:18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原城市群 多中心 减排潜力 减排 城市职能
高建华
作品数:102被引量:792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研究主题:中原城市群 产业结构 土地利用 城市化 指标体系
李学鑫
作品数:48被引量:349H指数:10
供职机构:商丘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农区 产业集群 中原城市群 传言 中国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