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65篇“ 中国国际关系学“的相关文章
中国国际关系的三次历史转向
2024年
中国国际关系创立于旧中国,但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真正开始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同频共振。中国国际关系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第一次历史转向,其最大的特征是以“国际共运史”为主流;改革开放后开始了第二次历史转向,其最大特征是“回归”西方话语体系的国际关系本体;世纪之交,国际格局急剧变化,全球治理理念和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符合时代需求,成为中国国际关系的第三次转向目标,也应该是世界国际关系的方向。
张畅赵雪波
关键词:中国国际关系学历史转向国际共运史
中国国际关系发展中的代际变迁
2024年
科发展有赖于者间的代际传承,国际关系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代际变迁因此尤为值得关注。中国国际关系发展的历史中先后出现了五代人,他们前后接续,构成了国际关系中国的一部发展史。他们的经历和业绩,是一部浓缩的科历史,共同促进和推动了中国对于国际形势的认识、国际问题的深入研究以及“中国派”的形成。总体而言,国际关系在一代代人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致力于超越西方“普世价值”和破除“西方中心论”,为解决国际问题提供了中国视角和中国方案。
任晓
关键词:国际关系学中国学派
中国国际关系的三次历史转向
2024年
任何科、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其存在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环境,任何科、术的发展都是历史发展大体系中的一环。如果我们在研究中国国际关系科史的时候,能够把中国国际关系放人中国历史进程的总框架中,把它和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总进程一并考察。
张畅赵雪波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历史学术
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发展的内生动力、术基础与科框架被引量:2
2023年
国际关系要想在中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实现从“国际关系中国”到“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的转型,就必须找到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术基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国际主客观因素叠加生成了复杂的现实问题,产生了迫切的现实需求。解释现实问题、回应现实需求,是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最强大的内生动力。国际关系中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日益丰富的话语体系。新中国外交为中国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中国数千年的灿烂文明为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和思想资源。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建设一方面要追求术性和原创性,另一方面也要致力于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一题五观”来概括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科框架。“一题”是指一个核心研究主题,即一个崛起的中国如何处理其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五观”是指时代观、国家安全观、国际秩序观、全球治理观、国际关系建设观。“一题五观”这个框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浓厚的术性和高度集成性,可以涵盖众多的国际问题重要研究领域,可以生成更多的重要研究问题。
徐进
关键词:中国国际关系学内生动力核心主题知识来源学科框架
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发展的内生动力、术基础与科框架
2023年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国际关系,指导其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滋养其发展的主要是中体西用的国外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要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要想实现从“国际关系中国”到“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的转型,就必须找到科发展的可能性,或者说是内生动力与术基础。内生动力的生成取决于中国国际关系者能不能回应时代对于国际关系发展的各种要求,术基础的形成是指能不能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资源,找到理论建设的核心主题。
徐进
关键词:内生动力学术基础学科框架核心主题中体西用
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的内生动力与科建设
2023年
国际关系要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实现从“国际关系中国”到“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的转型,就必须找到科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术基础。内生动力的生成取决于中国国际关系者能不能回应时代对于国际关系发展的各种要求,术基础的形成是指能不能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资源,找到理论建设的核心主题。
徐进
关键词:内生动力学术基础核心主题学科建设
中国国际关系
一个科,需要写出自己的历史,才能明了从哪里来,去往何方。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人写出过中国国际关系(IR)的术史,这个空白需要填补。本书想要完成的就是这样的一项工作。 本书各章的安排是按照时期划分进行的。1949...
任晓作
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知识体系的重塑
2021年
《西安交通大报》2021年2期,13000字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在“和平崛起”的叙事话语体系中,中国的外交战略和政策出现了重要调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个构建”指明了中国外交事业努力的方向,也标志着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实践开启了放眼全球、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
严双伍吴向荣邢瑞磊
关键词:中国综合国力世界舞台外交实践
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知识体系的重塑
2021年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在"和平崛起"的叙事话语体系中,中国的外交战略和政策出现了重要调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严双伍吴向荣邢瑞磊
关键词:中国综合国力叙事话语
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知识体系的重塑
2021年
新时代中国国际关系需要紧扣新型国际关系建构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两大现实主题,以推动和实现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的系统互动。为此,中国国际关系的知识体系亟需重塑。本文从历史维度、经验现实维度和价值规范维度讨论了推动国际关系建构合作性竞争理论体系的可能性。历史维度尝试通过加强跨国合作和人类共同发展的历史叙事,改善传统国际关系的冲突性认知模式,从而对整个国际关系研究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进行批判性反思。经验维度以描述和归纳世界政治多元性为出发点,强调在历史转型期和新研究方向探索期经验理论供给严重不足,基于中国国内治理实践的多元共生与合作发展的经验性理论建构,对建设中国国际关系科体系具有尤为关键的意义。规范维度放眼未来,旨在通过世界主义理念和全球治理理念的理讨论,推动新的国际规范和全球意识的生成,为阐释中国的世界观、国际秩序观与外交实践之间的内在关联留下进一步讨论的空间。
严双伍吴向荣邢瑞磊
关键词:国际关系学知识体系历史叙事

相关作者

王逸舟
作品数:200被引量:1,081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外交 外交 民族国家 中国国际关系学 国际社会
赵雪波
作品数:25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
研究主题:战地记者 全球治理 军事 心理学分析 霸权主义
秦亚青
作品数:109被引量:2,791H指数:32
供职机构:外交学院
研究主题: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学 全球治理 文化 国际政治
李爱华
作品数:93被引量:217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列宁 邓小平
吉帅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
研究主题:方法论 多元主义 民主 权力分析 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