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95篇“ 中风恢复期“的相关文章
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经验被引量:1
2024年
程莘农,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针灸”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代表性传承人,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针灸临床中,程老重视经络辨证,形成了具有针灸特色的“理、法、方、穴、术”辨证施治体系,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针刺方法“三才针法”。
韩冠雄程凯张阳
关键词:中风恢复期经筋皮部
中风恢复期应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
2024年
研究脑中风恢复期应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脑中风恢复期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比对,对照组以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康复训练加针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肢体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肢体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训练联合针灸对于脑中风恢复期的治疗效果确切。
王莹李云飞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
表面肌电指导治疗中风恢复期吞咽困难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探索与传统治疗相比,基于表面肌电指导选穴治疗中风恢复期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成都市青羊区中医医院、成都市第一骨科医院、青羊区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共80例中风恢复期且有吞咽困难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肌电组,各40例。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及1个月随访患者洼田饮水、反复唾液吞咽试验、吞咽功能评估量表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反复唾液吞咽试验、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肌电组1个月后随访在洼田饮水等级及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联合治疗中风恢复期吞咽困难有明显疗效,基于表面肌电指导针刺选穴在治疗后即刻及1个月随访中疗效更佳。
齐丹丹谢小东葛沈瑞熊娜索颖王菊
关键词:中风恢复期康复表面肌电针刺疗法
王金海针药并用治疗中风恢复期验案二则
2024年
中风恢复期主要指发病后2~6个月,患者多由于痰湿阻滞,气虚血瘀出现后遗症状,如共济失调、语言障碍、运动感觉障碍、吞咽困难、思维意识障碍等。本病首见于《黄帝内经》中“风厥”;两汉时以“外风论”为主,东汉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首次提出“中风”一词并系统论述了中风的病因病机,临床特征以及诊断治疗;唐宋以后,尤其金元时,多以“内风”立论。明清时,王清任创制的补阳还五汤成为后世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名方。王金海副主任中医师擅长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中医辨证施治,尤其对脑血管病后康复的中医治疗有独特见解。笔者总结王金海团队对于中风恢复期治疗与康复的医案二则,以飨同道。
郝馨卉韩暄王谦王金海
关键词:针药并用中风气虚血瘀型
复方地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临床疗效分析
2024年
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疾病临床诊疗过程中采取复方地龙胶囊药物疗法,综合性研究分析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医院心脑病科一年间(样本纳入时间:2021.12至2022.12)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样本纳入例数:82例)。基于随机数表分组方法将82例患者平均分为两个小组,41例/组,其中对照组(常规疗效),另一组为观察组(常规+复方地龙胶囊治疗)。比较其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损伤(NIHSS)、生活功能(Barthel)评分等指标的个体差异性;分析研究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治愈、显效及有效)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腹胀腹痛、睡眠质量)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相比,观察组(常规+复方地龙胶囊治疗)治疗后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9.76%Vs29.27%)均更低;治疗后Barthel评分、总有效率(97.56%Vs82.93%)均更高(P<0.05)。但是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治疗环节中采取复方地龙胶囊药物疗法,可明显减轻其症状表现,有效预防、治疗各种不良反应,进而有利于调整与优化其预后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刘振琪
关键词:复方地龙胶囊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
参麦注射液辅助西药治疗中风恢复期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辅助西药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胞二磷胆碱注射液、甲钴胺片等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评定量表(FMA)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上、下肢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下肢的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β、IL-6、TNF-ɑ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西药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
陈徐彬严平毛平安
关键词:中风参麦注射液神经功能炎症因子
加味地黄饮子辅助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观察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应用加味地黄饮子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间收治的109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地黄饮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基底动脉(B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基础治疗增加加味地黄饮子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可有效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流循环,降低神经损伤,促进神经恢复,且安全性高。
黄雷华陈培乐任超凡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
从脾论治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及验案举隅被引量:1
2024年
目前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为缺血性中风急性发病后的2周至6个月内,是由急性向后遗症过渡的中间时,也是言语、认知、运动等功能恢复的关键时,其中医病机以虚中夹实为主,与脾的关系尤为密切。文章论述从脾诊治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为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刘穗琦明淑萍董欢欢董欢欢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脑梗死中医药疗法
参麦注射液辅助西药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4年
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西药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144例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风恢复期的患者,选取病例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研究及对照组各72例患者。对照组主要选择西药疗法,研究组:西医疗法+参麦注射液。对生活满意度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NIHSS和MBI)、血清炎症因子水平(CRP、IL-6、TNF-α)等观察。结果 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生活满意度评分:研究组>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辅助西药治疗中风恢复期疗效好,能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对帮助患者将生活满意度提升,将血清炎症因子指标降低,能够起到明显的效果。
夏舒鋆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西药治疗中风恢复期临床疗效分析
改良易筋经对中风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4年
探索改良易筋经对中风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6例中风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易筋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对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改良易筋经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以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其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陈实周央孙毓蔚权璐习航
关键词:中风恢复期上肢功能生活质量

相关作者

张崇泉
作品数:97被引量:263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大鼠 脑内 辨治
曾科学
作品数:310被引量:1,212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研究主题:中风 疗效 疗效观察 针刺 脑卒中
马云枝
作品数:244被引量:1,336H指数:18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马云枝教授 血管性痴呆 复智胶囊 缺血性中风
伦新
作品数:83被引量:390H指数:12
供职机构:香港浸会大学
研究主题:男性免疫性不育症 CT定位 针灸疗法 教学改革 针灸学
高颖
作品数:545被引量:4,503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研究主题:中风病 证候 缺血性中风 多发性硬化 证候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