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580 篇“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的相关文章
中医药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结局指标的文献研究 2024年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随机对照 试验 (RCT)结局指标,为构建中医药治疗ADHD临床 试验 的核心指标集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时限为1990年1月至2022年12月31日,收集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医药疗法治疗儿童ADHD的临床 随机对照 研究,包含口服中药、针灸、拔罐、太极、八段锦等疗法。提取结局指标及相关资料(包括诊断标准、中医证候、疗效指标、疗程与随访情况),将结局指标按照功能属性分类后进行频次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151篇,指标域分5类:症状体征(38种)、检验检查(33种)、中医证候(48种)、临床 疗效评价(39种)、安全性评价(17种)及各评价参考标准。随访报告率为15.8%,随访时间超3个月的研究共21篇。结论 治疗儿童ADHD临床 随机对照 研究的结局指标选择较丰富,在症状体征、检验检查、中医证候积分、临床 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均有涉及,但仍存在量表版本描述不清、数据分析不够深入、缺乏中医治疗特色指标、随访欠缺等问题。 梁翔宇 吴振起 王子 刘康乐 赵健翔 高文关键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中医药 随机对照试验 结局指标 中成药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文献分析报告(2021) 2024年 目的通过检索和整理2021年发表在中、英文期刊的中成药随机对照 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对中成药临床 证据的生产和转化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评价,为后续临床 疗效评价研究的开展和证据的合理化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医药循证研究证据库系统(Evidence Database System,EVDS)旗下中成药临床 证据数据库收录,并补充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Wan Fang Data)、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全面获取2021年发表的中成药RCTs,对其研究特征和方法学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纳入文献2215篇(中文2206篇、英文9篇),包括237379例受试者,覆盖中成药750种(口服中成药619种、中药注射剂91种、外用中成药40种),涉及疾病类型26类,研究热点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热点病种为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规模方面,纳入研究样本量最小30例,最大8000例,59.01%的研究样本量<100例;病例来源以单中心研究为主。方法学方面,分配隐藏、盲法的实施仍未被重视。结论总体而言,与2020年相比,2021年RCT发文数量有所上升,对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关注度有所提高,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管理仍需要改善,以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临床 证据,加快证据转化应用。 彭德慧 张雅姿 胡海殷 张俊华 季昭臣 王辉关键词:中成药 随机对照试验 循证医学 清热解毒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应用清热解毒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自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发表的所有使用清热解毒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 随机对照 研究,依据Cochrane手册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研究进行分析,最后结果显示,联合清热解毒法和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比单纯西药治疗的临床 疗效更好[OR=3.78,95%CI(2.84,5.04),P <0.000 01],其改善收缩压[SMD=-1.17,95%CI(-1.71,-0.64),P <0.000 1]以及舒张压的疗效[SMD=-0.89,95%CI(-1.37,-0.40),P=0.000 3]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要好,能够提高证候疗效[OR=3.76,95%CI(2.56,5.53),P <0.000 01]和降低中医症状积分[MD=-0.78,95%CI(-1.00,-0.57),P <0.00001],并且试验 组不良反应更少[OR=0.28,95%CI(0.13,0.59),P=0.000 08]。结论:文章对近年来采用清热解毒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表明在西药的基础上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能够有效提高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 疗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且其安全性较单独西药治疗更好。鉴于本次研究纳入的原始文献自身的局限性,临床 应用时需持有审慎态度,后续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对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论证。 卢广 张鹏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病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健脾温阳凝胶剂脐疗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的疗效及机制:一项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2024年 目的探讨健脾温阳凝胶剂(SSWYG)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 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8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 分为对照 组和试验 组,每组40例。两组均调整规范的生活方式,对照 组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试验 组给予SSWYG脐疗,1周后评估慢性腹泻的情况。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NCBI、OMIM数据库及GEO数据库(GSE14841)获得SSWYG的活性成分和靶点蛋白以及慢性腹泻相关疾病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后,应用拓扑分析获得关键靶点,并对关键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SSWYG对特定靶标的亲和力及结合特性。结果对照 组和试验 组患者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Bristol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改善(P<0.05),试验 组均优于对照 组(P<0.05);经筛选,SSWYG治疗慢性腹泻的靶点共68个,拓扑分析筛得最可能的关键靶点33个,GO及KEGG富集分析预测出与慢性腹泻相关的TNF、IL-17等多条通路;分子对接研究提示SSWYG的核心成分均与CASP3、JUN、IL6、AKT1、VEGFA关键靶点有较好的亲和力,尤其JUN和CASP3与复方中多种主要活性成分结合能最低、结合最稳定。结论SSWYG不仅明显改善腹痛、便溏等慢性腹泻的临床 症状,还能缓解脘腹痞满、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等症状,从多个维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通过CASP3、JUN调控TNF、IL-17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慢性腹泻的药理效应,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调节的特点。 崔艺馨 王德财 谢东晴 王海明 徐睿鑫 唐潇然 张印关键词:慢性腹泻 脐疗 分子对接 针刺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改进方法的探究 2024年 近年来关于针刺临床 效果的试验 在国内外逐渐增多,其对照 试验 的设计工作必不可少。而假针刺常常不能完全达到对照 组的效果,无论针刺治疗还是假针刺治疗,其效果都是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效应的综合。只有当非特异性效应极小时,才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对照 针刺。而如何尽可能降低对照 组针刺非特异性疗效,以准确为针刺的确切疗效做出判断,依旧是针刺临床 科研人员面临最大的方法学挑战之一。该文通过分析针刺临床 试验 国内外差异的因素,探讨此类试验 对照 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樊伟铭 孙驰雲 张晶潾 丁姝辰 仲俊泓 赵欣楠 孟楚川 张曦元 许安萍 程凯 李志刚关键词:针刺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安慰剂效应 脾胃培源方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效果的多中心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2024年 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化生(IM)是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的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刺激患者的身心状态。现代医疗模式下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满足不了患者的高抗药性,寻求有效的中医新疗法、多手段治疗CAG伴IM已迫在眉睫。目的评价中药复方脾胃培源方加减联合针刺治疗CAG伴IM临床 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科、治未病中心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经胃镜及病理组织检查确诊结果为CAG伴IM患者202例,采用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组67例,治疗组A 68例,治疗组B 67例,均参与6周治疗。(1)对照 组:铝镁加混悬液联合叶酸片(3次/d);(2)治疗组A:予脾胃培源方分证型加减(2次/d);(3)治疗组B:脾胃培源方(用法同组A)联合针刺(1次/d),以足三里、梁丘、公孙、内关、中脘为主穴,据证型选用配穴。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记录OLGA、OLGIM分期,胃黏膜病理疗效,胃黏膜病理评分,临床 症状评分,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评分,药物相关不良事件(AE)和药物不良反应(ADR)情况。结果完成6周疗程的患者共192例(对照 组:62例,治疗组A:66例,治疗组B:64例)患者。对照 组有效率为48.39%(30/62),治疗组A有效率为69.70%(46/66),治疗组B有效率为71.88%(46/64);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4,P=0.01)。三组治疗后胃黏膜病理评分、临床 症状评分、PRO量表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胃黏膜病理评分:治疗组A和治疗组B慢性炎症、萎缩、IM评分均低于对照 组,活动性炎症、发育不良评分均高于对照 组(P<0.05)。临床 症状评分:治疗组A和治疗组B胃脘胀满、胃脘痛评分均低于对照 组(P<0.05)。PRO量表评分:治疗组A和治疗组B反酸、消化不良、排便、心理状态、全身症状及总分均低于对照 组(P<0.05)。三组AE、ADR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吴凯瑞 叶宇 李娇月 裴蓓 李学军 程红亮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化生 针药联合 随机对照试验 基于VOSviewer与CiteSpace的火针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研究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方法分析近10年火针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RCT)文献的研究热点、前沿与趋势。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WOS)共6个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火针的RCT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Ⅴ6.1.R6及VOSviewerⅤ1.6.18软件进行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时间线、关键词突现等分析,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共纳入1 973篇中文文献、3篇英文文献;发文量前3位的机构分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火针多与针刺、拔罐及放血疗法联合应用治疗痤疮、白癜风、腰椎间盘突出症、带状疱疹、中风后遗症、面神经麻痹、膝关节骨关节炎等;研究前沿包括火针与其他疗法的联合应用、临床 机制研究及疗效评价指标研究。未来应拓展优势病种,优化研究设计,加强团队之间的合作,深入开展高水平的临床 研究。 宋玉强 沈琳博 付渊博 李彬 李彬 孙敬青 孙洁 李柏洁 于寒 倪雨彤 李青黛 韩鹏关键词:火针 随机对照试验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体外冲击波疗法与手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一项基于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研究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与手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关于ESWT对比手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RCTs),试验 组采用ESWT,对照 组采用手术治疗。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年10月。结局指标包括愈合率、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费用。结果共纳入16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比对照 组,试验 组的愈合率更高(OR=1.720,95%CI:1.240~2.380,P=0.001),愈合时间(d)缩短约27 d(MD=-27.110,95%CI:-49.700~-4.510,P=0.020),治疗费用(万元)减少约3.2万元(MD=-3.200,95%CI:-3.850~-2.560,P<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20,95%CI:0.100~2.860,P=0.450)。结论对比手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ESWT愈合率更高,愈合时间更短,无严重不良反应,成本-效益优势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 应用及推广价值。 安磊 王培建 郑妍 姜玉峰 盛炜 张丽关键词:骨不连 骨折延迟愈合 体外冲击波疗法 手术 META分析 小儿积滞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设计与评价技术要素的文献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小儿积滞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的设计要素,为小儿积滞中药临床 试验 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的制定提供文献研究基础。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小儿积滞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中英文文献,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分析,提炼小儿积滞临床 试验 设计与评价的主要技术要素。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983篇,根据文献纳排标准最终纳入21篇文献。目标定位,18项定位于消除或改善全部临床 症状,3项选择消除或改善主要临床 症状。试验 总体设计采用随机 21项,盲法设计7项;样本量估算3项;阳性药对照 20项,安慰剂对照 1项;多中心研究4项;差异性检验设计20项,非劣效检验设计1项。21项研究均有明确中医诊断,16项有明确西医诊断标准来源。受试者的选择与退出,21项研究设有纳入及排除标准。干预措施,中药内治17项,中药贴敷1项,中药贴敷联合双歧杆菌颗粒1项,中成药联合推拿手法治疗1项,单独使用推拿手法治疗1项。试验 流程,21项研究均未设导入期,设计随访研究4项;疗程4~28 d,以7 d或14 d为主。有效性评价,18项以疾病临床 有效率为主要评价指标,3项以主要症状,或其总分,或以其定义的“改善”或“控制”或“消失”比例,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安全性评价,18项对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进行了详细描述,7项对实验室常规检查进行描述,5项对生命体征进行描述;全部研究中,有伦理批件号说明2项。结论纳入的文献信息较完善,基本涵盖了小儿积滞临床 试验 设计与评价的主要技术要素,对中成药治疗小儿积滞临床 试验 设计关键环节和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具有较高借鉴与参考价值,� 许晨霞 钟成梁 陈路路关键词:小儿积滞 中药 随机对照试验 中药复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证据图 2023年 目的:通过系统检索并梳理中药复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RCT),了解该领域的证据分布。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文献,检索时间限定为2013年1月至2023年2月,纳入相关中药复方治疗LDH的RCT,以文字和图表相结合的方式呈现证据的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102项临床 研究,文献发表数量总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疗程多为1~4周;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目前中药复方治疗LDH的临床 研究质量较低;中药治疗LDH对疼痛类指标、功能障碍指标、临床 疗效、安全性指标等方面关注较多,而对于中医证候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影像学指标、血液检测指标、生命质量指标、经济学指标及复发率方面关注较少。结论:中药复方在治疗LDH上具有独特优势,但是也存在局限性,中药复方治疗LDH临床 研究质量较低,未来需进一步提高临床 随机对照 试验 研究质量,为中药复方防治LD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更充分的证据支持。 肖想玉 秦晓宽 杨克新 魏戌 魏戌 朱立国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复方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