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41篇“ 乡情“的相关文章
- 悠悠茶香,浓浓乡情
- 2025年
- 我的家乡在杭州,我们这里的人都爱喝一种茶——烘豆茶。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突感身体不适,便向普宁寺方丈求助。方丈冲了一碗咸茶让御医带去给乾隆喝,乾隆喝了,果然觉得神清气爽。那咸茶便是今天的烘豆茶。
- 丁心蕴金伟燕(指导)
- 关键词:乾隆皇帝乡情方丈
- 返乡创业群体的乡情文化嬗变
- 2025年
-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背景的文化时空中,乡村社会正在经历着变动与适应异步、心与物发生背反、家乡变迁与群体重组的乡情文化变迁,因而寻求制度变迁的解释性理论就更加重要。本文从返乡创业群体的历史和现实实践出发,分析返乡创业群体的道德期待和俗理逻辑,探讨行动逻辑背后的时代价值和政策意义,进而揭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的乡情文化变迁逻辑,指出正是这样一种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家乡福利为己任、以“克里斯马”式魅力为动力的乡情文化促进了乡村社会的现代化。通过在大城市积累的经验、知识、信息和资本,在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政策利好下,返乡创业群体凭借独特的“亦城亦乡”的两栖性,以及“漂泊于城、归根于乡”的感悟性,在新时代的乡村社会中培植出新型的领导力和号召力。
- 姜姝
- 关键词:乡情文化变迁
- 装不满的背篓 道不尽的乡情
- 2025年
- 河北灵寿县,群山苍莽。深山里,有一个“送货电工”,他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1月16~17日,记者走进位于太行深山区的木佛塔村,寻访“中国好人”——邢海明。今年55岁的邢海明,是灵寿县供电公司南营服务站台区经理。
- 刘芳芳李毅尹冀娜单文忠
- 关键词:乡情服务站
- 用乡景乡情作为创新儿童水墨画教学的有效载体研究
- 2025年
- 近年来,许多美术教育工作者一直在不懈追求和探索儿童水墨画这一文化载体的表现与创新,并为新时代下传统文化进一步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对于发展现代儿童水墨画教学策略的理论和实践上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利用三峡库区乡景乡情“激活”儿童水墨画教学是协调“本土资源”与“儿童水墨画”两种元素的水墨画教学方式,将二者融合,通过审美修正、研读教材、以美育人为导向,以乡景资源优势为基、以乡情资源优势为源、以乡景乡情水墨表现为意,实现挖掘创作题材、“转换”笔墨意趣、涵养人文品质的愿景。由此全面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搭建起家乡区域文化与儿童水墨画之间的桥梁,最终达到用乡情文化浸润童年的教学效果。
- 李双
- 关键词:三峡库区儿童水墨画
- 版痕之美 画美育人--“乡情版画”课程体系二十年实践
- 2025年
- 文章介绍了构建“乡情涵育、思想浸润、情怀培养、五育共育”为目标的“乡情版画”育人体系。作者经过20年的探索与实践,充分挖掘农村乡土美术资源中的情感因子,以“种情谊、结情缘、润情感、养情怀”为导向,形成了“四步四情”的情感培育路线,构建起“乡情版画”课堂模式,将乡土文化融入版画课堂,为实现跨学科深度学习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 廖向阳
- 关键词:美术教育
- 写乡俗,抒乡情
- 2025年
- 龙老师:“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国幅员辽阔,“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你的家乡有哪些独特的风俗?文君:我的家乡是江西婺源,每年金秋十月,大家都会“晒秋”。村民会把新鲜的南瓜、玉米、辣椒等拿出来,晾在晒场和自家房前屋后、窗台、屋顶等,整个村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白墙黛瓦杏叶黄,世外桃源晒秋忙,看上去别有一番风味。龙老师:文君说得我都心动了呢!这个单元的习作“家乡的风俗”就是要把家乡风俗有条理、有重点、满怀真情地描述出来。
- 龙华华
- 关键词:世外桃源心动风俗
- 赤诚乡情:“新闻教育开山祖”徐宝璜与《江西旅平学会会刊》——纪念徐宝璜先生诞辰130周年
- 2025年
- 徐宝璜先生不仅是“新闻教育开山祖”,还是“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同时也是民国在京赣人著名乡贤和社会活动家。他热爱江西,对赣鄱大地充满赤诚乡情。1929年至1930年,江西旅平学会筹划出版会刊时,徐宝璜作为江西旅平学会的重要会员应邀出任赣人同乡学术刊物《江西旅平学会会刊》编辑委员,积极参与并指导了该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并亲自为该刊创刊号撰写稿件《宋代江西模范之人物》。该文是目前见世留存的徐宝璜最后一篇文章,也是他首篇反映其赤诚乡情的史志文章。
- 邓绍根邓子豫
- 关键词:徐宝璜
- 渔鼓声声吟乡情
- 2025年
- “渔鼓咚咚,渔胡高昂。”起源于1723年(清雍正元年)的渔鼓戏,是滨州市沾化区富国街道胡营村老艺人们独创的剧种。其唱腔曲调幽静,尾声帮腔委婉优美,十分悦耳动听,因而久唱不衰。沾化渔鼓戏集渔鼓(道情)、地方歌舞、武术和渔民号子于一身,吸纳弋阳腔和其他剧种之优长,经历代艺人的提炼、加工和创作,衍化为以板腔变化为音乐体制的地方剧种。
- 贾海宁李秀玲吴志远
- 关键词:地方剧种渔鼓弋阳腔
- 以法治保障牵引乡情寄托——解读全国首部华侨历史遗存保护条例
- 2025年
- “侨”是泉州的一张重要名片。泉州自唐开始就有先民漂洋过海、侨居异国。华侨在外谋生致富后,出资在家乡建房、修宗祠等,留下侨暦、侨批等丰富的历史遗存。这些遗存是闽南文化与海外文化交流的时代见证,是华侨历史的重要印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
- 颜雅婷
- 关键词:闽南文化历史遗存法治保障华侨
- 拳拳报国志,殷殷爱乡情——省领导看望港澳委员和特邀代表人士侧记
- 2025年
- “走过四大洲三大洋,说句心里话,还是家乡好!”1月18日下午,省领导看望参加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港澳委员和特邀代表人士时,南非太阳神集团董事长周志伟的一席话,引发大家共鸣。
- 黄伟方思伟
- 关键词:特邀代表
相关作者
- 彭敦运

- 作品数:159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北省教育厅
- 研究主题:教师 信息技术 班主任 老师 课堂
- 孙雁雁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西安音乐学院
- 研究主题:乡音 思乡情 游子 安塞腰鼓 琵琶曲
- 杨斌庆

- 作品数:57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省政协
- 研究主题:乡镇企业 经济发展 乡情 老同志 旅游产业
- 王伟

- 作品数:74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主体间性 闽派 歌仔戏 美学 文化圈
- 彭丽

- 作品数:17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彭修文 民族 剧目 民族乐团 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