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26篇“ 乡村社会治理“的相关文章
- 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逻辑旨归与实践向度
- 2025年
-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乡村的延展,对其展开研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该研究按照构建什么、何以构建、如何构建的逻辑要旨,在深入分析和廓清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本质要义的基础上,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强农惠农富农,准确把握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基础保障,充分探析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经济转型和德治教化4个实践向度,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路径创新。
- 魏锋韩莉媛黄好平
- 关键词:社会治理乡村社会治理
- 从机械动员到有机动员: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机制升级
- 2025年
- 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表征为上下贯通、内外融通、农民联通的行动者网络,具有“关系升级”的属性。构建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经历社会动员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从机械动员到有机动员的机制升级。基于对山东省曹县孙庄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转型历程分析,机械动员是依靠地方性情境中能人及其情感关系而展开的表层事务导向型动员,通过能人带动并顺应村民跟随、模仿、从众的心理,达成“志同”的初级结合体构建目标;而有机动员是依靠开放性情境中制度塑造的村民间分工与协作而展开的深层结构导向型动员,通过建构村民积极、主动、创造性的价值观念,并重塑村民对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而达成“道合”的高级复合体构建目标。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机制升级中的机械动员与有机动员框架,有助于回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情理融合的关系升级何以可能的议题。
- 贾玉娇张译文
- 邻长制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运行机理及治理效能——以安徽省亳州市B县为例
- 2025年
- 在构建乡村“一核多元”治理格局中,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领导力量。文章基于安徽省亳州市B县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的建设和实践,探究党建引领乡村社会治理的运行机理及治理效能。党建引领乡村社会治理的运行过程包含以组织在场为前提的嵌入过程、以激发社会活力为核心的赋能过程、以多元参与为导向的共治过程;党组织嵌入、文化嵌入和制度嵌入保障组织的有效在场;组织吸纳、价值观念培育、制度保障和多重动员实现对社会主体的激活赋能;在党组织有效在场和对社会主体激活赋能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强化、党员示范作用发挥、村民参与基层公共事务治理的党群共治目标。
- 邓明磊
- 关键词:乡村治理
- 运用“作退一步想”理念 创新乡村社会治理
- 2024年
- 黟县作为古徽州建制最早县之一,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重要发祥地,历来推崇修齐治平、礼让智信,孕育出博大精深、熠熠生辉的古黟文化。近年来,黟县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发展实际,深入挖掘徽州文化时代价值,创新推出富有徽文化内涵、具有黟县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品牌“作退一步想”工作法,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黟县实践。
- 柯来根
- 关键词:徽文化枫桥经验徽州文化古徽州徽商乡村社会治理
- 社会治理共同体视域下大理州喜洲镇乡村社会治理路径研究
- 乡村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微观基础,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事关社会稳定、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 王福成
- 关键词:乡村社会治理
- 人民至上视域下的乡村社会治理数智化:阻滞、驱动及推进被引量:2
- 2024年
-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遵循,是贯穿新时代社会发展各方面的价值指引。乡村社会治理数智化的推进,既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行为,也是乡村社会治理自适应的发展革新,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建设乡村数字化美好社区,实现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型治理实践。当前,乡村社会治理数智化推进过程中还存在数字基础设施薄弱、主体数字素养欠缺、数字形式主义等阻滞因素。在人民至上的价值驱动下审视乡村社会治理的数智化进程,提出从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素养提升、治理理念优化等方面推进乡村社会治理数智化的具体策略和建议。
- 张小玲姚玉秀
- 关键词:人民至上乡村社会治理
- 新时代党组织领导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研究
- 新时代以来,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乡村社会同样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乡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农村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农民的意识形态日趋多元化,乡村社会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
- 曹凤娇
- 关键词:党组织领导乡村社会治理
- 乡村社会治理: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的新方向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强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在乡村文化建设和基层治理中的阵地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于2023年9月6日发布《关于持之以恒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1]。
- 程焕文
- 关键词:乡村文化建设阵地作用国务院办公厅乡村社会治理
- 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与乡村社会治理
- 2024年
- 文章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与乡村社会治理的关系,提出强化监管力度、促进良性互动及加强品牌打造等策略,以促进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与乡村社会治理的融合发展,从而为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及乡村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
- 江俊吴晓媚戴泽佳曹朝坤曹佳琦
- 关键词: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乡村社会治理
- 新时代公安机关参与乡村社会治理角色研究
- 乡村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乡村社会的安定有序和稳步发展依赖于良好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时代公安机关参与乡村社会治理既是现实要求,更是实践真实。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随着公安机关对乡村社会治理参与...
- 周伟翔
- 关键词:公安机关角色乡村社会治理
相关作者
- 孙迪亮

- 作品数:202被引量:567H指数:12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列宁 农民 中国共产党 农民合作社 新农村建设
- 祝丽生

- 作品数:35被引量:10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共绍兴市委
- 研究主题:乡村社会 乡村治理 乡村社会治理 行政伦理建设 行政伦理
- 陈经富

-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共龙岩市委
- 研究主题:乡村社会治理 共同体 逻辑起点 CSSCI 半熟人社会
- 施由明

- 作品数:96被引量:245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 宗族 中国茶 乡绅
- 王进

- 作品数:116被引量:42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
- 研究主题:农村居民消费 青皮 核桃 乡村 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