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20篇“ 乳腺癌干细胞“的相关文章
- 乳腺癌干细胞被引量:1
- 2011年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目前对乳腺癌发生、复发和转移尚无较好办法。10多年前,Bonnet等提出了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cell,CSC)的假说,此后A1-Hajj等首次从实体乳腺癌组织中分离出CD44+/CD24-/low乳腺肿瘤细胞亚群。这些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其肿瘤形成能力增加了10—50倍,并将此群细胞命名为乳腺癌干细胞,从此乳腺癌治疗掀开了瞄准乳腺癌干细胞的新篇章。
- 李华房林
- 关键词:乳腺癌干细胞生物标记信号传导抑癌基因
- 藤黄酸下调蛋白C受体表达杀伤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机制
- 2025年
- 背景:藤黄酸对乳腺癌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可有效杀伤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但潜在的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藤黄酸对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藤黄酸的靶点蛋白,使用String网站构建各药物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关系,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R语言软件对潜在靶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藤黄酸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活力的影响,筛选适宜的作用浓度。采用细胞球培养法富集MDA-MB-231细胞干细胞,经过不同浓度(0,0.5,1.0,2.0μmol/L)藤黄酸作用24 h,TUNEL荧光染色与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凋亡,qPCR与Western blot检测蛋白C受体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I3K、p-AKT、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将干细胞分4组培养:空白对照组(干细胞不做任何处理)、siRNA-NC组、siRNA-蛋白C受体组和siRNA-蛋白C受体+PI3K激动剂组,培养36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PI3K、p-AKT、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网络药理学发现,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蛋白C受体是藤黄酸的作用靶点之一;KEGG富集分析涉及细胞凋亡、上皮生长因子受体、RAS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2)CCK-8检测结果显示,藤黄酸可抑制MDA-MB-231细胞活力,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1.18±0.34)μmol/L,因此后续实验选择浓度0.5,1.0,2.0μmol/L;(3)TUNEL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藤黄酸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凋亡(P <0.05);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藤黄酸可下调蛋白C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p-PI3K和p-AKT蛋白表达,上调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P <0.05);siRNA-蛋白C受体转染实验也进一步证实,敲低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蛋白C受体表达可提升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P <0.05)、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P <0.05),而应用PI
- 李溯王清华达梦婷杨蕊陈道桢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藤黄酸
- 乳腺癌干细胞的制备与鉴定
- 目的:探讨目的基因在乳腺癌与癌旁组织表达水平差异性以及与乳腺癌的干细胞性的关系,以寻找乳腺癌新免疫靶向治疗方法。方法:体外分离无血清悬浮培养富集乳腺癌干细胞,在乳腺癌标本和癌旁组织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出GREM1,Dr...
- 李梦洁
-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癌干细胞目的基因三阴乳腺癌
- 乳腺癌干细胞调控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 2024年
- 乳腺癌干细胞是乳腺肿瘤内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以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复发与干细胞的高致瘤性、高侵袭转移性、治疗抵抗能力密切相关。深入研究乳腺癌干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及微环境因素的调控对乳腺癌的临床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文就近年来乳腺癌干细胞调控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转录因子、表观遗传调控因子以及微环境因素进行综述,探讨乳腺癌干细胞及其相关信号因子作为乳腺癌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为临床靶向治疗乳腺癌提供新方向。
- 潘琳伍家发郭赛楠牛明福
- 关键词:乳腺癌干细胞乳腺癌信号通路靶向治疗
- CXCL1促进乳腺癌干细胞样特性的表达
- 2024年
- 目的探究内源性和外源性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CXCL1)对乳腺癌细胞干细胞样特性表达的影响。方法外源性实验将MDA-MB-231和MCF-7乳腺癌细胞分为4组:0 nmol/L CXCL1组,1 nmol/L CXCL1组,10 nmol/L CXCL1组,anti-CXCR2组(先用CXCL1的受体CXCR2阻断剂处理后再加入10 nmol/L外源性CXCL1)。内源性实验将MDA-MB-231细胞分为3组:control组(仅加入等量PBS溶液),siNC组(加入空白转染试剂),siCXCL1组(转染CXCL1特异性小干扰RNA)。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微球形成实验通过细胞球的形成能力评价乳腺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比例(表达CD133^(+)的MDA-MB-231细胞比例和表达CD44^(+)/CD24^(-/low)的MCF-7细胞比例)及表达干细胞标志物乙醛脱氢酶1(ALDH1)阳性的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ALDH1和Oct3/4表达的变化。为进一步探索PI3K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本实验用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对MDA-MB-231和MCF-7细胞进行预处理后,再加入10 nmol/L外源性CXCL1,检测ALDH1和Oct3/4的表达。结果与0 nmol/L组相比,1,10 nmol/L CXCL1组克隆形成数均明显增多(P<0.001),乳腺癌细胞形成的微球数量更多(P<0.001)、直径更大(P<0.05),表达CD133^(+)的MDA-MB-231细胞数量增多(P<0.001),表达CD44^(+)/CD24^(-/low)的MCF-7细胞增多(P<0.05),表达ALDH1+的MDA-MB-231和MCF-7细胞数均增多(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提示MDA-MB-231和MCF-7两种乳腺癌细胞中干细胞标志物ALDH1和Oct3/4的表达均随CXCL1的浓度增加明显增多。与10 nmol/L CXCL1组相比,anti-CXCR2组克隆形成数、干细胞比例及ALDH1的表达均有所减少(P<0.05)。与control组和siNC组相比,siCXCL1组微球培养后形成的细胞球直径减小(P<0.001),细胞球数量减少(P<0.01);表达CD133^(+)的MDA-MB-231乳腺癌细胞比例下降(P<0.001);ALDH1和Oct3/4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001)。Ly294002组MDA-MB-231和MCF-7细胞中ALDH1和Oct3/4表达较CXCL1组减少。结论
- 王冠英张忆雯潘书沛黄蓝萱昝瑛
- 关键词:乳腺癌细胞趋化因子肿瘤微环境PI3K
- 中药调控乳腺癌干细胞干性的机制研究进展
- 2024年
- 乳腺癌干细胞(BCSCs)被认为是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关键因素。BCSCs特性受到相关信号通路、转录因子、非编码RNA、肿瘤微环境等因素影响,会导致乳腺癌不可控的发生和转移。中药凭借多组分、多靶点、整体调节、减毒增效、作用温和等特点在BCSCs的抑制策略中受到关注。中药中含有的黄酮、醌类等活性成分可以针对BCSCs的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等特性发挥作用,通过调控表观遗传、肿瘤微环境等途径抑制BCSCs,有助于降低乳腺癌耐药和转移的发生。本文从中药活性成分、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三个方面总结了中药抑制BCSCs的经典信号通路和潜在靶点,综述了中药对BCSCs干性的药效影响,旨在为临床中BCSCs的中药靶向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王静宇陈雅彤武毓琦葛军孙玉姣付慧李英鹏
- 关键词:乳腺癌中药
- 洛伐他汀靶向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2024年
- 女性乳腺癌已超过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首位的癌症,虽然乳腺癌总体治愈率较高,但是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特别是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治疗仍然非常困难.有研究表明,洛伐他汀(LV)能够降低乳腺癌的死亡风险,但LV在治疗TNBC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明确.
- 无邓锡云付淑君郑婵娟丁思余吴慕尧薛莲王忆安王馨语贺光春姚慧易慧媚陆露吴迪
- 关键词:女性乳腺癌洛伐他汀晚期转移性乳腺癌
- 乳腺癌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4年
- 乳腺癌患者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为放化疗耐药导致癌症复发与转移,研究发现,乳腺癌复发转移与乳腺癌干细胞的存在相关,肿瘤内的乳腺癌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且对传统放化疗具有一定抵抗性。而乳腺癌干细胞相关的信号通路和生物标志物可为乳腺癌靶向治疗提供有力依据。目前已知乳腺癌干细胞与Wnt/β-catenin、Notch、NRF2、PI3K/AKT/mTOR和Hedgehog/Sonic Hedgehog等信号通路相关并有CD24、CD44、CD49、钙黏蛋白3、CD133、EpCAM、Erbb2/HER-2、CXCR1等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及信号通路有望用作生物标记,作为乳腺癌诊疗、复发进展及转移倾向性等方面的标志,但在未来研究中仍存在一定挑战。因此,综述与乳腺癌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和生物标志物并进行展望,以期为乳腺癌治疗药物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 穆玉晶孔健达汪唐顺史晓光
-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癌干细胞信号通路细胞标志物靶向治疗
- Hsa_circ_0048695通过HuR/TUBA1C途径调控乳腺癌干细胞样特性的机制研究
- 目的: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一直居于前列,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探索其发生发展中基因层面的变化和潜在分子机制,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筛查质量以及治疗策略的精准细化。环状RNA被发现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它可参与调控乳腺癌细...
- 彭子琪
- 关键词:乳腺癌RBPHUR细胞周期
- 基于CD44/CD24和ALDH1对人乳腺癌干细胞分离鉴定的方法学研究
- 2024年
- 目的:通过分子、细胞实验、动物实验三方面研究分别从四类乳腺癌组织样本寻找分离和鉴定筛选乳腺癌干细胞的方法,旨在为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寻找确定的方法,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参考方向。方法:采用DocSense组织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从乳腺癌组织中获取原代乳腺癌单细胞用于细胞培养,通过采用CD44/CD24和乙醛脱氢酶1(ALDH1)抗体进行流式分选出CD44^(+)/CD24^(-/low)组、ALDH1+组及非干细胞表型CD44-/ALDH1-组的细胞群,分组后的细胞采用乳腺癌干细胞干性鉴定(微球克隆形成实验),MTT实验分别绘制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Basal-like型筛选出的CD44^(+)/CD24^(-/low)组、ALDH1+组和CD44-/ALDH1-组细胞生长曲线,最后采用裸鼠成瘤实验及剥离肿瘤组织病理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法染色(HE染色)验证所分选出来细胞干性及组织为乳腺癌组织。结果:本研究利用组织单细胞消融技术、干细胞微球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成功富集并筛选出4类分子亚型的8种乳腺癌肿瘤干细胞;通过肿瘤微球克隆形成实验、MTT实验鉴定出标记CD44^(+)/CD24^(-/low)、ALDH1+表型的乳腺癌干细胞侵袭性和增殖能力更强;裸鼠皮下荷瘤HE染色进一步证明CD44^(+)/CD24^(-/low)、ALDH1+表型的乳腺癌细胞成瘤能力更强、异质性更明显。结论:CD44^(+)/CD24^(-/low)组、ALDH1+组乳腺癌干细胞干性表达能力较强,可作为乳腺癌干细胞的鉴定和筛选的关键指标,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参考方向。
- 蒋琴张曼俐陈洪清张旭帆李盛
- 关键词:乳腺癌干细胞
相关作者
- 张凤春

- 作品数:212被引量:56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癌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 乳腺肿瘤 肿瘤
- 张晟

- 作品数:125被引量:1,019H指数:19
- 供职机构:教育部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 李连宏

- 作品数:192被引量:1,066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乳腺癌干细胞 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
- 张霄蓓

- 作品数:33被引量:188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乳腺癌干细胞 乳腺肿瘤 乳腺癌 多西紫杉醇 依维莫司
- 吴诚义

- 作品数:205被引量:1,123H指数:15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三氧化二砷 乳腺癌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