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28 篇“ 二尖瓣置换术后 “的相关文章
二尖瓣 置换术 后 左心房功能的研究进展2024年 二尖瓣 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并且在各组年龄段中都很普遍,大多由风湿热所造成,具有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二尖瓣 疾病的类型包括二尖瓣 反流和二尖瓣 狭窄。超声心动图仍然是诊断的主要方式,建议结合多个参数进行综合评估。目前,二尖瓣 疾病常用二尖瓣 置换术 治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恢复患者的心功能。近年来随着对左心房的研究逐渐深入,已证实左心房功能的变化能有效地评估心脏瓣膜病患者术 后 临床疗效及预后 。本文对二尖瓣 置换术 后 患者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行综述。 尹珊珊 关丽娜关键词: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置换术 左心房功能 年龄对二尖瓣 置换术 后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因退行性二尖瓣 关闭不全行二尖瓣 置换术 后 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的数据,评估年龄对术 后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4月至2023年6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住院因退行性二尖瓣 关闭不全行二尖瓣 置换 的3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A组(年龄50~59岁,n=146)、B组(年龄60~69岁,n=196)及C组(年龄70~79岁,n=49)。比较各组患者术 前7 d及术 后 7 d动态心电图HRV的指标,包括均值标准差(SDANN)、总体标准差(SDNN)、标准差均值(SDNNindex)、相邻两个RR间期差值>50 ms(PNN50)、差值的均方根(rMSSD)。比较各组患者心脏超声参数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室后 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房内径(LA)。结果术 后 ,A组患者心功能指标LVIDD高于B组、C组,LVPWT、IVST、LA均低于B组、C组,且B组IVST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 前,3组患者HRV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 后 ,各组SDNN、SDANN、SDNNindex均低于各组术 前,且A组的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均高于B组、C组,B组各指标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行性二尖瓣 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 置换术 后 ,随着年龄的增加,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心脏储备力减退,对其术 后 恢复及生存质量均有影响。 刘俊鹭 王镜涵 王玥 武敏 李保银 秦娜娜关键词:心率变异性 年龄 二尖瓣置换术后 自主神经系统 二尖瓣 置换术 后 二尖瓣 -主动脉瓣夹角与右室功能的相关研究 高雅婷肺复张通气策略对心肺转流下二尖瓣 置换术 后 心室功能的影响 2024年 心脏手术 后 心功能不全与患者预后 不良显著相关,麻醉和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诱发的肺不张可能是导致患者术 后 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1]。除肺不张本身会增加右心后 负荷外,其导致的低氧血症还会诱发肺血管收缩,进而增加右心室流出道阻力,造成右心功能受损。基于“心-肺交互”机制,右心每搏量的显著降低会引起左心室前负荷减小、左心室每搏量降低,进而影响冠状动脉灌注,导致双室功能障碍[2]。肺复张(lung-recruitment,RM)已被广泛应用于腹腔镜手术 ,可改善肺通气功能并显著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3]。动物实验研究[4]表明,萎陷肺泡复张后 可降低右心后 负荷,进而改善右心功能,但目前尚无可靠的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评估RM是否会改善患者心室功能。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RM通气策略是否会改善CPB下二尖瓣 置换术 后 患者心室功能,为临床提供参考。 罗超 李威威 郭松青 陈鑫 高巨关键词:冠状动脉灌注 通气策略 后负荷 肺复张 右美托咪定对退行性二尖瓣 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 置换术 后 早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行二尖瓣 置换术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的退行性二尖瓣 关闭不全患者术 后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择期行二尖瓣 置换术 的退行性二尖瓣 关闭不全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右美托咪定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未用右美托咪定,n=47)、按需给药组(使用次数≤3次,n=68)、规律给药组(使用次数≥5次,总剂量≥1000μg/ml,n=35)。分别记录三组患者术 后 HRV指标[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ormal-to-normal intervals,SDNN)、24 h内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average of normal-to-normal intervals,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高于50 ms的占比(Percentage of adjacent NN intervals differing by more than 50 milliseconds,PNN50)、24 h内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RR-intervals differences,rMSSD)]等。结果三组患者术 前PNN50、SDNN、SDANN、rMS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 后 1周PNN50、rMS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术 后 1周SDNN、SDAN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需给药组、规律给药组的术 后 1组rMSSD、PNN50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规律给药组的术 后 1周rMSSD、PNN50均低于按需给药组(P<0.05)。结论二尖瓣 置换术 后 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行性二尖瓣 关闭不全患者总体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稳态影响不大;右美托咪定可使二尖瓣 置换术 后 PNN50、rMSSD降低,按需给药组患者心脏副交感神经功能相对稳定。MVR围手术 期使用右美托咪定应按需给药,以减轻患者术 后 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同时减少对患者心脏迷走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 金春姬 王镜涵 孙璐怡 宁玮一 陈晓宇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 心率变异性 经颈静脉入路行经导管三尖瓣 置换术 治疗经导管二尖瓣 置换术 后 持续性重度三尖瓣 反流一例 2024年 该文报道1例经颈静脉入路行经导管三尖瓣 置换术 (transcatheter tricuspid valve replacement,TTVR)治疗经导管二尖瓣 置换术 后 持续性重度三尖瓣 反流的病例。该患者为80岁女性,入院前2个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行经导管二尖瓣 置换术 ,术 后 因三尖瓣 反流未改善与右心衰竭而病情恶化。患者入院后 在全身麻醉下经颈静脉入路行TTVR,在心脏超声及X线透视辅助下,顺利植入人工瓣膜,三尖瓣 反流缓解,患者手术 顺利,术 后 25 d病情明显改善,并于术 后 34 d出院。 蒲星州 赵振刚 魏薪 冯沅 陈飞 陈茂关键词:三尖瓣反流 二尖瓣 置换术 后 病人自我效能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2024年 目的:探讨二尖瓣 置换术 (MVR)后 病人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4月福建省某医院收治的130例MVR术 后 病人,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病人自我效能感水平,分析MVR术 后 病人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130例MVR术 后 病人GSES评分为(26.35±3.89)分;不同文化程度、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及家庭人均月收入的MVR术 后 病人GSE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及文化程度是MVR术 后 病人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MVR术 后 病人自我效能感呈中等水平,文化程度、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及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其影响因素。 廖文君 李赛兰 吴丽娟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 自我效能感 社会支持 疾病不确定感 二尖瓣 置换术 后 患者新发心房颤动与心脏迷走神经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2024年 目的探讨因单纯二尖瓣 关闭不全行二尖瓣 置换术 (MVR)发生术 后 心房颤动(POAF)与心脏迷走神经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7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290例因二尖瓣 关闭不全需行MVR出现POAF的患者,男160例,女130例,年龄(58.20±10.53)岁,年龄范围为48~77岁。根据术 后 心脏相邻RR间期差值的平方根(RMSSD)指标将患者分为迷走神经功能减低组(RMSSD<15 ms,n=78)、迷走神经功能正常组(RMSSD为15~39 ms,n=182)和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组(RMSSD>39 ms,n=30)。观察患者MVR围术 期RMSSD变化趋势,分析围术 期迷走神经功能改变和MVR发生POAF的关系。结果290例患者术 前7 d的RMSSD指标[(26.48±13.81)ms]高于术 后 7 d[(23.73±12.7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迷走神经功能减低组术 后 RMSSD指标[(12.15±1.91)ms]低于术 前[(13.39±1.35)ms],迷走神经功能正常组术 后 RMSSD指标[(23.97±6.39)ms]低于术 前[(24.15±5.90)ms],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组术 后 RMSSD指标[(52.36±12.53)ms]低于术 前[(56.34±20.29)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迷走神经功能减低组患者的POAF发生率[34.6%(27/78)]低于迷走神经功能正常组[52.2%(95/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组的POAF发生率[43.3%(13/30)]低于迷走神经功能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组的POAF发生率高于迷走神经功能减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VR术 后 患者心脏迷走神经功能变化和POAF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术 后 迷走神经功能正常时心房颤动发生率更高. 王镜涵 李保银 张誉籍 张丹阳 韩劲松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 右室-肺动脉耦联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 置换术 后 患者预后 不良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术 前不同程度的右室肺动脉耦联情况在二尖瓣 置换术 患者预后 不良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49例于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接受二尖瓣 置换术 (不除外三... 李玥 章晓锋 常帅 蔡雍至 黄桐桐 韦礼辉 吴冰玲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 风湿性心脏病 预后不良 肺动脉 左西孟旦对体外循环下二尖瓣 置换术 后 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杨伟伟
相关作者
田家玮 作品数:643 被引量:1,660 H指数:19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检查 超声诊断 心室功能 郑桂霞 作品数:88 被引量:59 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 研究主题:二尖瓣置换术后 经胸超声心动图 超声检查 心肌缺血 冠脉血流储备 肖锡俊 作品数:167 被引量:505 H指数:1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体外循环 二尖瓣置换术 外科治疗 三尖瓣 唐红 作品数:822 被引量:2,874 H指数:2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乙型肝炎病毒 超声心动图诊断 杜国庆 作品数:162 被引量:303 H指数:8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 心室功能 心肌超声造影 扩张型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