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篇“ 互惠规范“的相关文章
互惠规范视角下包容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回报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互惠视角,通过对179家企业共1 095名员工的3阶段问卷调查,探讨了包容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回报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正向影响员工的互惠规范感知;互惠规范感知在包容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的突破式创新投入、包容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助人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平衡型领导削弱了包容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互惠规范感知激发突破式创新投入和助人行为的中介作用,当平衡型领导水平较高时,该中介效应会减弱,说明平衡型领导与包容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存在替代效应。
瞿皎姣曾颢曹霞
关键词:助人行为
互惠规范与高校学生网络慈善捐赠意愿之间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
2022年
为明确互惠规范对网络慈善捐赠意愿的促进机制,本研究以公共服务动机为中介变量,主观规范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了公共服务动机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主观规范的调节作用。以350名高校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其互惠规范、网络慈善捐赠意愿、主观规范及公共服务动机进行调查,使用SPSS 22.0和Amos 24.0进行数据分析和检验。结果显示:(1)互惠规范与高校学生网络慈善捐赠意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公共服务动机在互惠规范和网络慈善捐赠意愿之间存在中介效应;(3)互惠规范对网络慈善捐赠意愿的直接预测作用及公共服务动机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均会受到主观规范的调节。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从社会资本理论及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理解互惠规范与网络慈善捐赠意愿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引导大学生树立互惠意识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朱瑞王成城
关键词:互惠规范主观规范公共服务动机高校学生
村庄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互惠规范——一个外生性互惠制度供给框架的构建被引量:2
2021年
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但面临着多层次、多主体间的互惠困境,以致难以实现有效供给。基于博弈理论,本文遵循"博弈困境—博弈模型—博弈机制—制度供给"的分析逻辑,阐述了互惠困境对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机理,构建了制度供给视角下包含基本机制、匹配原则及治理模式的一个外生性互惠制度供给框架,并剖析了其制度供给逻辑。研究发现:关系型机制、社会契约型机制、显性契约型机制和偏好改变型机制有助于实现互惠困境中的帕累托最优均衡;基于基本机制和匹配原则,"宗族权威+亲缘关系""文化权威、道德权威、经济权威+熟人关系"以及"多边惩罚+社会杠杆"和"第三方参与式治理+服务型政府观念"等三种治理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村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间的互惠发展,形成供给主体间的互惠规范,维护其合作稳定。
张延龙冯兴元
关键词:乡村社会公共产品互惠规范
感知社区价值对消费者知识共享行为影响机制研究:互惠规范的中介作用被引量:8
2021年
本文以虚拟品牌社区为背景,从感知价值角度构建了感知社区价值对消费者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机制理论模型。基于两个时点收集自我报告数据和客观行为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感知功能价值、感知社会价值均可通过互惠规范,间接作用于消费者知识共享行为;而感知情感价值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知识共享行为。本文强调了互惠规范对于维护社区关系网络的重要性,对社区管理者鼓励消费者进行知识共享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尹洁林杨帆王楠
关键词:虚拟品牌社区知识共享互惠规范
虚拟社区中互惠规范对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在共享经济背景下,基于互惠规范的虚拟社区极大丰富了知识的传播渠道。许多学者对虚拟社区中的知识分享展开了广泛的探讨,但是虚拟社区的互惠规范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却缺乏针对性的研究。本文从群体认同、信任和感知成员支持三条路径分析了互惠规范对自我效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群体认同、信任和感知成员支持在互惠规范和自我效能二者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在虚拟社区中互惠规范对自我效能的作用机制,深化了对网络参与行为的认识。
吴印博程志超
关键词:互惠规范自我效能信任
互惠规范、契合营销战略对顾客契合意愿的跨层次作用研究
在顾客契合背景下,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企业与顾客的契合关系是顾客购买行为之外的关系,即顾客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与品牌相关的转发、评论、分享、建议和推荐等行为,这种契合关系有时涉及但往往不与产品和服务交...
李倩
关键词:组织支持理论互惠规范
文献传递
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反馈寻求行为的影响研究:积极互惠规范的调节作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的愈加激烈,反馈作为一种提高员工个人绩效的途径,被更多的企业纳入组织管理中。然而,组织虚拟化和远程办公等条件却使得反馈经常陷入真空的境地。为了获取绩效等方面的反馈信息以实现组织期望和...
邢讷
关键词:心理授权
文献传递
服务和互惠规范对于在线医疗社区用户自我表露意愿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意义】本研究从网站服务、网站互惠规范和用户信任角度,构建了虚拟健康社区用户健康信息自我披露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方法/过程】以使用过医疗健康网站的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264个有效样本。基于样本数据,我们运用SPSS20.0和AMOS21.0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方法对本研究的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第一,除了考虑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影响之外,信任会降低感知风险也应该得到重视。第二,我们提出在线医疗平台中建立起来的互惠规范附带具有强迫性,这会导致用户感知风险上升,而基于自愿条件下的互惠规范能够增强用户信任。第三,我们认为服务质量能够增强用户感知收益的同时,也能较好的消除个性化服务所带来的感知风险。
王瑜超孙永强
关键词:个性化服务感知风险信任
社区互惠规范:形成机制、类型与特征被引量:12
2016年
社区互惠规范是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构成要素,在社区生活中起着联结社区居民关系、维持社区生活秩序的重要作用。作为非正式规范的一种具体形式,社区互惠规范在长期的邻里交往和社区参与过程中自发形成并通过社区居民之间的互惠互助行为表现出来。其中,特殊互惠主要形成于持久的、重复的邻里互动,而社区参与更有助于普遍互惠规范的产生。互惠关系网络的社会支持作用主要表现为相互提供一些"小宗服务",其物质支持与情感支持的作用甚微。
方亚琴
关键词:社区参与社会支持
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博弈与互惠规范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以乡土空间作为场域背景,围绕农民谋划组建、参与管理、生产互助合作社的实践过程,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过程中小农利益的复合诉求,以及交换行为的多元博弈与互惠规范的演化生成。从社区合作社的视角审视中国乡村农民的生产实践,凸显的是以农民为轴心的多方合作主体在特定社区空间下展现出的利益、博弈、互惠规范等多种维度,体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中国式乡土场景里存在的动态性、整体性和复合型的运行过程。依循社区合作社的认知路径可以警惕对农民专业合作专业性和经济性的盲目夸大和过度主导,可以为经济主导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一种反省视角,为理解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实践提供另一种可能的思路。
张翠莲赵伦韩亦
关键词:社区合作社博弈互惠规范

相关作者

吴光芸
作品数:132被引量:1,021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资本 民间组织 信任 和谐社会 公共服务
谢海峰
作品数:9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慈善事业 社会资本视角 信任 互惠规范 社会资本
赵欣
作品数:75被引量:302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工作压力 模型构建 知识 实证研究 知识贡献
张翠莲
作品数:8被引量:7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非正式组织 新生代农民工 博弈 互惠规范 社区合作社
陶国根
作品数:90被引量:308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省委党校
研究主题:社会资本 生态文明建设 网络谣言 协同治理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