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87篇“ 人体寄生虫“的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5年
随着科技地迅猛进步,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领域,医学教育也不例外。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人体寄生虫学作为医学的重要分支,其教学内容复杂且涉及大量的病理学及临床诊断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面临知识传授效率和学习互动性不足的问题。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该学科的应用逐步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为教学模式带来了革新。探讨人工智能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潜力,并分析其优势、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新模式。以期望AI技术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达到显著提升教学互动性、个性化学习体验及知识掌握深度,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培养更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齐艳伟张玉红马长玲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体寄生虫学医学教育技术应用
全健康理念融入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实践和反思
2025年
全健康理念强调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提倡从整体视角出发解决复杂健康问题,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风险中显示出巨大优势。近年来,全健康理念逐步推广,推动了健康中国建设等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促进了医学教育中全球健康理念的培养。文章探讨如何将全健康理念深度融入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内容中的吸和原部分,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逐步推进全健康在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实践,使学生由浅及深地建立以人类健康、动物健康与环境健康为核心的大健康宏观理念,培养全健康理念下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石云良唐莉莉何姗姗申继清傅晓茵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实践知识重构课程设计
基质蛋白形态学特征与人体寄生虫卵识别技术的关联性分析
2025年
基质蛋白作为一类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的结构性蛋白,其形态学特征与人体寄生虫卵的形态学特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基质蛋白形态学特征与人体寄生虫卵识别技术的关联性,以期为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对基质蛋白与人体寄生虫卵的形态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现有的寄生虫卵识别技术,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基质蛋白形态学特征的寄生虫卵识别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初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质蛋白形态学特征与人体寄生虫卵识别技术间存在显著关联性,利用基质蛋白形态学特征可有效提高寄生虫卵的识别准确率。
周蕾白慧敏张涛贺帅赵利美
关键词:基质蛋白形态学特征识别技术关联性分析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的探讨被引量:2
2024年
人体寄生虫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但存在寄生虫谱改变、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人体寄生虫学应调整教学内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改革教学模式及加强思政教育的建议,为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提供方向。
龙绍蓉刘若丹张玺姜鹏崔晶王中全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教学
人体寄生虫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感悟
2024年
人体寄生虫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但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减少了“人体寄生虫学”课时,并且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不够重视,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这门课程,是授课教师重要的任务。本文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个角度分享了教学实践后的感悟,希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杨玉张海灵夏丹丹汤冬生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设计教学改革
人体寄生虫形态学鉴别诊断的教学方法探索
2024年
目前,医院在再现与新现寄生虫形态学实训教学中面临标本来源不足的困难。多媒体图片是弥补实物标本的唯一途径,但缺乏真实临床案例,导致学生和岗前实训工作者记忆不够深刻,难以激起其学习研究的兴趣。同时,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人体寄生虫学课时普遍大幅缩减,迫切需要提高人体寄生虫学及临床寄生虫检验教学质量,满足日益加快的临床医生与检验工作者的临床和实验诊断需求。在寄生虫病防治中,形态学检查是寄生虫实验诊断的金标准。鉴于此,笔者对人体寄生虫感染及形态学鉴别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赵建忠朱名超朱娅孙莉卢恩昌叶海辉
关键词:寄生虫形态学寄生虫病教学
BOPPPS教学模型在《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实践被引量:2
2024年
作为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人体寄生虫学》在医学专业基础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本文探讨了在BOPPPS模型下寄生虫学教学的实际应用,并以3个具体教学内容为例进行了重构和教学设计。在模型的不同阶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师生互动,并融入了最新的科学研究和适当的思政元素。灵活地应用了问题驱动教学法和翻转课堂等方法。本文提供了一种可以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实践范式,为这门传统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健尹倩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优化改革措施的探索
2024年
当前,寄生虫病依然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实验教学,作为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主要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跟随的教学模式。尽管课程面向不同专业,如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检验医学等,却并未针对各个专业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随着线上教学资源的不断开发和更新,现有的实验教学中线上资源的利用率却不高,这些资源并未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文章分析了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在实验教学中进行积极地探索,在“全健康”的大背景下,结合我国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为不同专业设计了不同的混合式教学方案,以优化教学效果,为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潘智华刘亚萍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寄生虫病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
基于全健康理念重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模式初探
2024年
临床医学专业定向生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保障的守护人,承担着社区居民疾病健康和预防宣传的重任。围绕“健康中国”的战略规划,全健康即人、动物和环境的整体健康理念在我国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迅速推进。人体寄生虫学作为一门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以及寄生虫人体和外界因素(动物、环境等)相互关系的学科,是践行和宣传全健康理念的重要课程。徐州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依托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将全健康理念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疾病的整体观,夯实课程知识体系,培养临床思维能力,锻炼实践技能,提高医学人文素养,培养一批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
刘转转颜超韦艳霞何成张蓓蓓尤红娟郑葵阳汤仁仙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
思维导图法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运用思维导图法进行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作用及意义。方法:将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的部分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将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讲解导图、补充导图引入教学;对照组以任课教师讲授为主,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思维导图的引入显著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信心,增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期末实验考试成绩实验组(17.01±3.29)分高于对照组(15.77±4.33)分,实验组及格率高于对照组(χ^(2)=13.126,P<0.01)。结论:引入思维导图能激发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促进知识的意义转化与内化过程。
吕艳李海龙堵舒桐张莉
关键词:思维导图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

相关作者

吴忠道
作品数:430被引量:1,197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日本血吸虫 华支睾吸虫 克隆 恶性疟原虫 基因编码
刘晖
作品数:136被引量:357H指数:10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家蝇幼虫 家蝇 人体寄生虫学 果蝇 抗菌蛋白
季旻珺
作品数:107被引量:392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日本血吸虫 血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 表位 血吸虫病
贺莉芳
作品数:111被引量:278H指数:10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家蝇幼虫 抗菌蛋白 家蝇 人体寄生虫学 血细胞
张光玉
作品数:54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
研究主题:人体寄生虫学 斯氏狸殖吸虫 旋毛虫 肺吸虫病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