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83篇“ 人类文化“的相关文章
人类文化遗产远离战火
2024年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璀璨成果,如不尽快停止武力冲突,未来数年内,将有更多世界文化遗产进入危行列。战争是人类的梦魔。战事一起,无所不摧。纵观人类历史,战争给人类带来莫大的伤害,无数的生命在战争中消失,人类文化遗产也在战争中经历浩劫。哭泣的文物远的不说,21世纪以来,因现代化武器的广泛使用,在世界各地爆发的武装冲突中,人类文化遗产遭受的破坏尤甚以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不断拉长。
胡光玥
关键词:人类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武装冲突人类文明
从审美心理到人类文化:走向审美人类
2024年
由于西方浪漫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权威传统的深刻影响,美学研究长期以来都停留在其最初的哲学思辨领域,这种传统误判了审美的作用,忽视了它在维持和重塑人类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事实上,审美是人类学研究的固有问题。马塞尔·莫斯、弗朗兹·博厄斯、埃德蒙·利奇、克利福德·格尔茨、霍华德·墨菲等现代文化人类学家都曾将审美视为多元文化研究的基础,并以此重建了美学作为跨文化范畴的解释价值的观念。与此同时,审美人类学作为对不同社会感性经验的跨文化研究也应运而生。从人类学研究来看,审美可以概括为审美行为、审美认知和审美经验三个相互联系的维度。审美的这种多维复杂性受到进化论美学、人类认知进化、神经美学等的深时研究和大量边远地区民族志案例的充分支持。审美与人类发展动力之间不是后者决定前者的单向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双向机制,揭示它们之间这种关系,有助于改变我们对人类文化的持存、转型和传播等更为普遍问题的看法。
孙文刚(译)
关键词:审美心理审美人类学文化传播审美人类学
人类文化互动的趋势——基于“文化工具论”的评析
2024年
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即各族群文化的互动演化趋势会怎样?马汉和亨廷顿认为这是“文化的冲突”,并先后给出了自己的系统论证。但他们说的文化冲突其实既不是文化本身的相互冲突,也不是由于文化的不同引发的冲突,而都是利益之争的冲突。除此外是否还会有可以成立的文化冲突论?根据“文化工具论”的评析也不会。因为文化的冲突只会出现在使用文化工具时仅有的两个特殊情境中,不可能成为具有普遍性的趋势。相反,文化的融合才是人类文化互动的趋势。因为文化是满足人需求的工具,工具的种类越多越好,于是,很多具有优越性和独特性的文化工具会从一个族群流入其他族群。也许有人担忧人类文化互动的融合趋势会消除族群文化的个性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从而使人类文化不能继续在差异中相互促进。通过文化工具论的评析可知,这同样是完全不必要的担忧。
韩东屏
关键词:族群文化文化互动文化冲突文化融合
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文化与经济发展
2024年
人类文化与经济是以对自然界的认知及改造为基础的,历史上的数次科技革命,也就带来了文化与经济的数次跳跃发展。科技革命是将科技创新进行实践运用的认知突破,本质而言是科技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与经济发展。本文将通过简要分析创新与人类文化发展关系、现代科技进步与创新对文化经济作用,并由此提出我国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前瞻。
罗加丁
关键词:科技进步与创新
人类文化学习的认知工具论:社会脑双系统视角
2024年
文化演化心理学强调文化是超越于先天-后天争论的人类心灵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资源。认知工具是人类特有的、特定区域集成的高阶认知加工过程。在个体层面上,认知工具是一种通过个体发展早期的社会互动组合而成的装置,而不是“先天模块”或“认知本能”;在群体层面上,它通过文化学习以保持、发展和传递其功能。读心和模拟是两种核心的认知工具,其功能获得了来自社会脑双系统假设和实验证据的支持:心智化系统负责读心,而镜像神经元系统负责模拟。最终,认知工具论使自身建立在了文化演化而非基因演化的达尔文式新进路基础之上。
冯骏陈巍
关键词:文化学习镜像神经元
论师生关系冲突的文化根源——基于人类文化传递现象的分析
2023年
师生关系冲突频发且愈演愈烈,已成为当下众多研究者热议的话题,新型师生关系的重构已成为必然。本研究以玛格丽特·米德的人类文化传递现象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后象征文化、互象征文化以及前象征文化中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探讨不同文化互动中师生关系异化的根由,并提出建构和谐师生关系要坚守“师道尊严”传统、发扬师生平等精神、促进文化共融发展、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等建议,以消解冲突的师生关系。
叶春红王宜好
关键词:师生关系文化传递文化人类学
基于中华文明本体创建人类文化共同体被引量:1
2023年
德性是中国文明之本性所在,“天下观”具有独特性,“多元共生、和而不同”奠定整合多元文化的思想基础,与人类共同价值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为当今时代的世界文化治理提供启示。中正平和、以人为本的中华文明对西方文明和“普世价值”有补偏救弊之功,有助于形成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推进文明交流,加强“一带一路”文化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型文化治理的现实路径。
闫雨王燕
关键词:文明比较
从北京冬奥会的主题曲创作回望人类文化精粹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互动传承
研究目的:体育和音乐,是人类社会中独特而又极具魅力的文化现象,二者共生共进、相互依托。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运动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题曲,是奥运盛会开幕仪式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体育与音乐在人类历...
李丹
关键词:冬奥会主题曲文化奥林匹克精神传承
人类文化差异的形成与文化共同体的构建途径被引量:5
2022年
人类文化差异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并非地域因素,亦非时间延续,而是人类在生存竞争中胜出的“想法”之差异。某一想法成为群体共同想法使一个文化共同体得以形成,从而成就一个文化,文化形成体制塑造成员的心灵,使文化得以延续。具有延续性的文化都有一个不变的共同想法,国家、民族、宗教等都以此原则得以形成和延续。人类视野的扩大、环境的持续恶化、人工智能的发展等把人类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逼迫人类抛弃具有差异性的文化概念,统一到“人类”这个大概念之下,共同应对人类整体面临的挑战,而这正是“人类文化共同体”概念得以形成且可能被建构起来的原因。
谭光辉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共同体斯宾格勒文化研究
人类文化共同体视域下《喜福会》的文化认同研究
2022年
人类文化共同体视角解读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通过分析四位中国移民母亲和她们各自女儿间的矛盾冲突,揭示出华裔女性在美国寻求文化身份认同的艰辛历程,在经历了文化身份的迷失与重构后,获得了崭新的自我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母女关系的和解表明中西两种文化必然在人类文化共同体建构的时代背景下从碰撞冲突走向共存发展。
王秋香
关键词:喜福会文化认同

相关作者

邹广文
作品数:343被引量:1,541H指数:1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 文化哲学 企业文化 文化自信 哲学
张瑞琴
作品数:15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生漆涂料研究所
研究主题:漆树 生漆 人类文化 文化 漆蜡
李霞
作品数:89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胶南市滨海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
研究主题:校长 老师 泛文化 教师 学校督导评估
何中华
作品数:277被引量:1,348H指数:19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研究主题:哲学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体论 实践本体论
贺娜
作品数:24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生漆涂料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漆 漆树 文化 人类文化 漆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