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20 篇“ 代谢作用 “的相关文章
针灸调节肥胖的脂类代谢作用 机制研究进展 2025年 肥胖是由于脂肪组织、下丘脑、脂滴、脂肪干细胞和脂肪相关因子等异常,共同引起脂类代谢 异常所导致的病理状态。中医学认为肥胖是人体膏油肥脂类物质过盛,导致阴阳失衡的疾病。经查阅文献发现,针灸可通过刺激穴位疏通全身经络气血、调和脾胃等脏腑阴阳、扶助正气、祛除痰湿瘀等病邪,以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同时针灸可以刺激信号传递至中枢,通过发挥下丘脑的中枢调控功能,改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信号传递,影响脂肪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通过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正向调节脂类代谢 稳态。现代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表明,针灸调节肥胖的脂类代谢作用 机理仍缺乏大量证据,需要新理论与新规律以进一步深化中医学创新。 雎敏达关键词:肥胖 脂类代谢 针灸 下丘脑 一种具有调节脂质代谢作用 的中药炭药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侧柏叶炭的制备及其应用。动物药理实验及细胞药理实验发现:侧柏叶炭对生理状态下的小鼠、急性和慢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中均具有明确的降脂作用 。 赵琰 孔慧 张越 屈会化 白雪荔枝果肉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调节肝细胞脂代谢作用 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究荔枝果肉多酚主要活性组分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抑制肝细胞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沉积的剂量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5~10.0μg/mL)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处理油酸(oleic acid,OA)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变性模型,检测OA负荷肝细胞内TG含量及其与脂质吸收、转运、氧化和肝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0.5~10.0μg/mL 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均能显著抑制OA负荷肝细胞内TG沉积,但不呈现剂量依赖性;低剂量(1.0μg/mL) 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主要通过增强肝细胞Bcl-2和Bax表达量的比值,抑制肝细胞凋亡进而减轻细胞TG沉积;除上述途径外,中、高剂量(5.0μg/mL、10.0μg/mL) 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还可通过下调肝细胞CD36和FATP2的表达抑制细胞脂质吸收,同时上调肝细胞ACSL1和CPT1α的表达促进细胞脂质分解,进而减轻肝细胞TG沉积。结论 荔枝果肉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可以通过抑制肝细胞脂质吸收,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以及抑制肝细胞过度凋亡,进而改善肝脏脂质代谢 紊乱。 罗广怡 温叶杰 张瑞芬 邓梅 张名位 贾栩超 胡坤关键词:荔枝 肝细胞脂肪变性 分子机制 丹参调控糖脂代谢作用 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4年 丹参(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其干燥根和根茎常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为我国传统医学中的常见药材。研究结果表明,丹参提取物及主要活性成分丹酚酸、丹参酮等通过调节炎症、过氧化等多靶点多信号途径改善糖脂代谢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总结丹参及其活性物质调控糖脂代谢 的作用 与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丹参应用于糖尿病与肥胖等代谢 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黄傲 方晓洋 何维维 文馨月 成飞 徐琳本 曾宏亮关键词:丹参 糖代谢 脂代谢 信号通路 甘草黄酮调节糖脂代谢作用 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甘草Glycyrrhizae Radixet Rhizoma药材是我国常用的中药,甘草黄酮是从甘草中提取出来的一类小分子植物黄酮类化学成分,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可将甘草黄酮分为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异黄酮和查耳酮。甘草黄酮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其对于调节糖脂代谢 的作用 显著,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但目前尚缺少针对甘草黄酮调节糖脂代谢作用 及其机制的总结归纳。对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糖脂代谢 的影响以及作用 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糖脂代谢 紊乱相关疾病的中医防治提供参考。 陈竞苗 秦虹 郑温雅关键词:甘草 黄酮 糖代谢 脂代谢 双醋瑞因调节糖脂代谢作用 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双醋瑞因(diacerein,DCN)是白介素1β的抑制剂,临床已用于骨关节炎治疗,而慢性炎症被认为是肥胖症、2型糖尿病等代谢 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机制,抗炎已成为改善糖脂代谢 紊乱的重要策略。一系列国内外研究表明,DCN能纠正机体糖脂代谢 紊乱,对代谢 性疾病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对DCN调节糖脂代谢 的作用 机制进行总结,其作用 机制涉及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抑制细胞程序性死亡、调控脂肪因子分泌及增强胰岛素信号转导等,为DCN的进一步开发和运用提供依据和思路。 项莹颖 周若楠 尚文斌关键词:双醋瑞因 大黄酸 脂代谢 胰岛Β细胞 咖啡因对能量代谢作用 的定性循证研究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咖啡因摄入对能量代谢 的影响。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等7个数据库中,以“咖啡因”“能量代谢 ”“能量消耗”“代谢 ”“基础代谢 ”“热量”“热量消耗”等为关键词,检索自2000年1月—2023年2月国内外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参照我国食物与健康证据评价方法对相关人群研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全部为随机对照试验。短期能量代谢 方面,对于一般成年人,一次摄入大约140~200 mg咖啡因有助于提高机体能量消耗,证据等级为良,推荐等级为B级。结论:对于一般成年人,单次适量摄入咖啡因能够促进能量消耗,这种促进作用 无论在静息状态下还是在运动过程中都会有所体现。 申贵元 周淑益 林咏惟 曲畅 宋咏烨 方宇杰 张曼关键词:咖啡因 能量代谢 能量消耗 Pparγ调控鱼类脂质代谢作用 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4年 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鱼类普遍存在肝脏和腹腔脂肪过度蓄积,易导致代谢 紊乱、炎症,抗逆抗病能力降低,严重制约了渔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脂质传感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在脂肪代谢 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枢纽作用 。PPARs包含PPARα、PPARβ/δ和PPARγ三个亚型。其中PPARγ被认为是脂质代谢 中极为关键的调控因子,在调节细胞分化、维持能量代谢 稳态和炎症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章综述了Pparγ对鱼类脂质代谢 、脂滴平衡、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 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系统阐明Pparγ对鱼类脂代谢 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为推动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发展奠定基础。 谢帝芝 宋尚书 陈芳 李远友 徐超关键词:PPARΓ 脂质代谢 鱼类 乳酸菌发酵枸杞汁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代谢作用 的研究 漆莹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对脂质代谢作用 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脂质代谢 紊乱是由于高脂高糖食物摄入过多导致脂肪合成增加,降解减少的代谢 紊乱现象。脂质代谢 紊乱与许多疾病互成因果,关系密切,主要包括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大黄蒽醌类化合物为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的调脂作用 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因存在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有一定不良反应等问题,其临床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的衍生物因此受到关注,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的应用也进一步扩大。通过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PubMed等查阅近10年关于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对脂质代谢作用 的体内体外的实验研究,并将体内按模型分为高脂血症动物、衰老动物、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肥胖动物,分别整理了该类成分在不同模型中调节脂质代谢 的药理活性及靶点以考察其调脂作用 ,为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刘远洋 陆益平 叶嘉焕 苏琳琪 唐素梅 唐慧勤 李丽关键词:蒽醌类 蒽醌类衍生物 脂质代谢 非酒精性脂肪肝
相关作者
张洪林 作品数:166 被引量:404 H指数:11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微量量热法 大肠杆菌 微量热法 热动力学 代谢作用 聂毅 作品数:37 被引量:95 H指数:5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离子液体 燃料油 代谢作用 微量量热法 二苯并噻吩 李晓霞 作品数:11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微量量热法 大肠杆菌 代谢作用 抑菌 麦冬 潘晓茹 作品数:22 被引量:29 H指数:3 供职机构:潍坊学院 研究主题:微量量热法 大肠杆菌 晶体 代谢作用 拉曼光谱 周根陶 作品数:86 被引量:579 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氧同位素 生物矿化 氧同位素分馏 分馏系数 方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