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1篇“ 价值转形“的相关文章
价值转形问题无解吗?——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批判性回顾被引量:1
2023年
《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伊始,价值转形问题就引发了经济学界的“百年争论”。针对马克思没有处理成本价格转形的“缺陷”,西方学者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均无法实现成本价格转形和“总量相等二命题”的兼容,致使转形问题成为“无解”难题。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角度看,西方学者提出的解决方案都是形而上学的,不可能解决转形问题。其中,双重体系抽掉价值转形的任何中介环节,试图使价值范畴和生产价格范畴直接相等;单一体系则为了将价值规定无矛盾地纳入生产价格范畴强行修改价值理论。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国内学者在西方学者设定的数理分析框架下成功解决了静态的成本价格转形问题,取得了超越西方的原创性成果。“无解”的转形问题只能归咎于西方学者而与马克思无关。
王琨
关键词:价值转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回归马克思的生产价格方程——价值转形理论的一个跨时期模型构建被引量:1
2022年
自20世纪初以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维度对价值转形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各种解法,为价值转形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推动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新与发展。虽然价值转形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学术界在价值转形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争议。文章在梳理价值转形问题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回归马克思的生产价格方程,把马克思的5部门模型推广到投入与产出相联系的n部门,并进一步从跨时期角度分析价值转形问题,尝试建立价值转形的一个新模型。通过模型的构建与分析,文章认为:在多部门、跨时期情形下,生产价格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上一期的生产价格决定当期的成本价格,并且在每一时期生产价格总量都等于价值总量、平均利润总量都等于剩余价值总量,即“两个总量相等”的规律成立。
陆夏徐燕
关键词:价值转形成本价格生产价格
价值转形C体系
马克思的价值转形理论,是为解决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润率平均化实际二者间矛盾,而提出的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但马克思在阐释价值转形理论时留下了一个“没有进一步考察”的细节问题,即如何将价值转形的数理模型延伸到成本...
荣兆梓
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数理争论及其当代价值:一个新的视角
2022年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演进与学科发展看,数理化实践是一直存在的,但存在“缺位”。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化为视角切入,梳理了自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提出到21世纪以来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新进展及其数理争论的百年演进脉络,对数学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边界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数理化实践在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三个层面蕴含着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取得新进展的重要价值
邱联鸿
价值转形与置盐定理:一个批评和自我批评被引量:1
2021年
价值转形问题和置盐定理是相互关联的,因为后者采纳了鲍特基维茨将投入转形的进路,用鲍特基维茨的利润率定义代替了马克思的定义。笔者几年前曾先后研究了价值转形问题和置盐定理。在转形问题上,笔者延续了"新解释"开创的思路,批评了迄今流行的将投入转形的做法,力主在转形问题上回到马克思。然而,在围绕置盐定理的研究里,我们却非批判地采纳了置盐的利润率定义和相关方程。本文一方面是一个自我批评,另一方面继续深化了对鲍特基维茨的批判,提出他从成本收益关系出发,曲解了转形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特殊含义。在此基础上,笔者也批评了置盐的观点,同时还试图在马克思的框架内,发现置盐的见解中所蕴含的合理因素。
孟捷
关键词:价值转形
价值转形研究:基于TSSI模型的拓展分析
2020年
将TSSI两期模型拓展至多期,探索其系统性特征,基于矩阵特征分解和佩隆-弗洛宾尼斯定理发现,若投入矩阵具有生产性,那么按照TSSI多期程序的价值向量、生产价格向量逐渐收敛于常数向量;基期的生产价格设定不会影响收敛存在性,但具体选择会影响收敛值大小,且通过价值-生产价格偏差在时间上的累积效应来表现的;确定基期偏差,该累积效应也收敛于常向量。数例研究表明,总生产价格与总价值相等、总利润与总剩余价值相等在所有时期成立;一般利润率动态变化,但随转化过程收敛至稳态,价值向量与生产价格向量也在收敛,偏差向量随之收敛。
李梦凡
关键词:价值转形
价值转形的历史过程及其与逻辑过程的辩证关系被引量:1
2020年
价值转形不仅是一个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一个包含社会生产发展演化的价值转形条件生成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对价值转形过程的分析,蕴含其对价值转形过程的历史分期。按照马克思对这一过程的历史分期,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经历了由商品按照个别价值(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交换向按照不完全市场价值交换、按市场价值交换和按生产价格交换的历史转化过程。这一历史转化过程所涉及的市场价值、资本及其构成和生产方式演化等范畴,构成了价值转形逻辑过程不同的中介,借由这些具有历史规定的中介范畴,马克思完成了价值转形逻辑过程的分析。因此,要想科学地把握价值转形理论,必须回到社会经济系统及其各要素的生成历史,回到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构建中所遵循的历史方式与逻辑方式相统一的方法,如此才能真正地理解价值转形为什么是一个自洽的科学的论断,进而消除各种纷争。
魏旭
关键词:价值转形历史过程逻辑过程资本主义
对马克思价值转形问题中鲍特凯维兹传统的批判
2020年
转形问题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问题,鲍特凯维兹最先将简单再生产平衡条件和一般利润率条件结合起来,尝试解决转形问题。本文在阐述马克思一般利润率规律及鲍特凯维兹传统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鲍特凯维兹传统的价值转形模型,运用归谬法对鲍特凯维兹传统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转形问题的解决方向。满足"两个相等"条件的静态分析无法解决转形问题,应该考虑资本跨部类流动,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中进行动态分析,从而说明一般利润率形成的具体过程。
张晓倩王明扬
关键词:转形问题
马克思及现有价值转形算法的分析与比较被引量:3
2019年
价值转形问题即价值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引发了一个多世纪以来规模庞大的论战。本文给出了价值转形满足“两个总量相等”的一个充要条件,并且在价值转形A体系下给出了马克思的价值转形算法满足“两个总量相等”的充要条件。这些充要条件的导出,事实上否定了萨缪尔森给出的条件及他对劳动价值论的断言。另外,各种不同价值转形算法都有非常接近的数学框架。本文进一步以价值转形A体系为基础,比较不同价值转形算法的“附加条件”,分析这些算法转形结果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在现有价值转形算法特别是冯金华算法基础上,本文发展了一个新的考虑不同部门劳动复杂度差异,同时放宽“各部门剩余价值率相等”假设的价值转形算法,这个算法的转形结果具有良好的性质。
王艺明赵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转形
回归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新发展被引量:4
2019年
新李嘉图主义在鲍特基维茨-斯拉法传统的基础上,证明劳动价值论的内在逻辑不一致,宣称应该抛弃劳动价值论。20世纪80年代,新解释的提出开启了一条不同的研究路径,但它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处理方法不一致,存在逻辑矛盾。单一体系和M解释分别提出了发展新解释的两种可能的路径,并都拓展至了非均衡的情况。它们从不变性条件、劳动力的价值和生产价格方程的非共时决定三个方面批判了新李嘉图主义,笔者总结了其共识与分歧,提出对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回归马克思,建立能够体现劳动价值论核心思想的分析框架。
孙小雨
关键词:货币价值非均衡

相关作者

余斌
作品数:245被引量:66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西方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
白暴力
作品数:247被引量:1,011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特色社会主义 价格总水平上涨 劳动价值理论
沈民鸣
作品数:10被引量:1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价值转形 生产价格 资本论 价值转形问题 资本周转
陈勇勤
作品数:141被引量:26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清流派 张佩纶 光绪朝 清议 转形问题
丁堡骏
作品数:69被引量:268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转形问题 转形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生产价格 劳动价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