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8篇“ 休眠生理“的相关文章
- 北沙参种子休眠特性及其解除休眠生理机制研究
- 目的:探讨北沙参种子休眠类型及休眠解除过程中的生理变化,进一步揭示其种子休眠与萌发生理机制,可以为北沙参的资源保护、引种驯化、栽培推广和播种育苗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药材生产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本研究以...
- 杨灵珍
- 关键词:休眠特性
- 单氰胺破除葡萄休眠生理生化响应及相关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 2024年
- 为探究单氰胺破除葡萄休眠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分子调控机理,该研究以‘水晶’葡萄(Vitis vinifera×V.labrusca‘Shuijing’)为试验材料,测定单氰胺处理‘水晶’葡萄后芽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和H_(2)O_(2)含量及氧自由基产生速率的变化,并通过RT-PCR技术克隆得到其葡萄芽的2个FT(Flowering locus T)基因(VvFT 1和VvFT 2)和1个CBF(C-repeat Binding Factor)基因(VvCBF)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保守基序及结构域和单氰胺处理后其在葡萄芽中的表达水平差异等。结果表明:(1)生理生化指标分析表明,单氰胺处理后葡萄芽内SOD、POD和CAT活性,MDA和H_(2)O_(2)含量及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均明显增加。(2)‘水晶’葡萄VvFT 1和VvFT 2的cDNA全长为525 bp,编码174个氨基酸(aa);VvCBF的cDNA全长为826 bp,编码237 aa。(3)同源性分析表明,‘水晶’葡萄VvFT1与荔枝(Litchi chinensis,LcFT:AEU08960.1)和龙眼(Dimocarpus longan,DlFT2:ALA55998.1)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VvFT2与LcFT(AEU08961.1)和DlFT2(AHF27444.1)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表明,VvFT1、VvFT2、LcFT(AEU08960.1,AEU08961.1)和DlFT2(ALA55998.1,AHF27444.1)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近;VvCBF与野扁桃(Prunus ledebouriana,PlCBF:AEB69782.1)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表明VvCBF和PlCBF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近。(4)qRT-PCR分析表明,单氰胺处理后葡萄芽中VvFT 1和VvFT 2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增加,而VvCBF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该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VvFT 1、VvFT 2和VvCBF基因的系统进化和单氰胺处理后葡萄芽内各基因表达模式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为单氰胺破除葡萄休眠的分子和生理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 李小琴陶兴梅王凯谯祖勤刘朝张永福
- 关键词:单氰胺葡萄休眠转录因子
- 胡桃楸种子休眠生理特性及关键基因筛选
- 苏治鑫
- 橄榄种子休眠生理与层积效应被引量:5
- 2021年
- 探究橄榄种子休眠生理与层积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应,为橄榄及其他核果类果树种子休眠生理研究和种苗繁育提供参考。以未层积种子(层积0 d)为对照,对橄榄种子进行不同时间(每10 d一处理,共10个处理)的层积处理,研究橄榄种子在层积过程中营养物质、激素水平等生理生化变化,以及不同层积时间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层积处理缩短了橄榄种子发芽启动时间,对橄榄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层积90 d和100 d的橄榄种子发芽率最高,均为82.22%,比CK种子(53.33%)高54.17%,发芽指数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时间,层积100 d的橄榄种子发芽指数是CK的8.5倍(P<0.05)。层积能提高橄榄幼苗地上部生物量,以90、100 d处理的橄榄幼苗生长最好。橄榄种子的主要营养贮藏物质是粗脂肪(70.85%~81.67%),在层积过程中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新鲜橄榄种子(CK)中ABA含量较高(16.64 ng/g),而GA_3未检测到。随层积时间延长,ABA与SA含量快速下降,GA_3含量增加,IAA/ABA升高,利于种子休眠解除。层积处理橄榄种子有利于其营养物质达到萌发所需水平,加快内源激素变化,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地上部生长,以层积90~100 d最佳。
- 叶清华王威谢倩陈清西
- 关键词:橄榄层积内源激素休眠发芽
- 弥勒魔芋(Amorphophallus muelleri)叶面球茎低温贮藏期间休眠生理探究
- 魔芋是富含葡甘聚糖的特殊经济作物,但采收后的魔芋球茎具有较长的休眠期,导致魔芋生育期短,产量低。本研究针对魔芋球茎休眠在生产上面临的实际问题,对采收后的对弥勒魔芋叶面球茎进行4℃温度处理,采用称重法,双波长法,考马斯亮蓝...
- 李琳
- 关键词:休眠低温贮藏
- 百蕊草生长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积累动态及休眠生理研究
- 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为檀香科多年生半寄生草本植物,别名百乳草、地石榴、一颗松、细须草、青龙草、松毛参等。野生百蕊草在中国、日本、朝鲜等地均有分布,国内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湖北、...
- 宋玲珊
- 关键词:百蕊草抗逆能力
- 文献传递
- 蓝莓休眠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
- 芽休眠是指植物生活史中芽生长暂时停顿的现象。落叶果树芽的自然休眠是为抵御冬季的低温环境。芽的休眠特性对物种的保存、繁衍及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自然条件下,进入休眠的植株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积累才能解除休眠正常萌发生...
- 李波
- 关键词:蓝莓生理生化休眠生理分子机制分子育种
- 文献传递
- 百蕊草物候期及越冬休眠生理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为探索百蕊草人工栽培模式,以茅山地区百蕊草为实验材料,对百蕊草物候期及其越冬休眠过程碳水化合物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定点标记法观察百蕊草物候期,硫酸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DNS法测定淀粉酶活力,PAS-鉄钒苏木精双重染色组织定位淀粉粒。在连续3年的观察中未发现可存活2年以上百蕊草植株,可推断百蕊草在长江流域属于二年生植物;第1年为实生苗,生长周期较长。出苗较早的实生苗在夏季倒苗死亡,而出苗较晚的可顺利越夏并在秋冬季分化出根颈芽,冬季休眠。第2年为宿根苗,由根颈芽发育成簇生状,生长周期较短;根具储藏根的结构与功能特征,休眠期储藏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储藏物为翌年快速生长发育的能量基础。根内淀粉和可溶性糖在不同时期相互转化,使百蕊草在休眠过程中既有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来维持生长也有丰富的小分子溶质来提高其抗逆能力,提高其生长能力及顺利越冬。
- 宋玲珊张晓明郭巧生陈璐王长林
- 关键词:百蕊草物候期休眠碳水化合物
- 魔芋休眠生理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通过分析魔芋休眠方面的研究现状,对与魔芋休眠生理有关的激素、酶类、温湿度等因素,以及休眠的解除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杜纪艳张盛林
- 关键词:魔芋休眠生理
- 魇芋休眠生理的研究进展
- 魔芋的体眠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本文主要针对脱落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因素对魔芋休眠生理的影响,以及休眠的解除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概括总结。
- 杜纪艳
- 关键词:魔芋休眠生理块茎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相关作者
- 周佑勋

- 作品数:10被引量:15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种子 休眠 休眠生理 生理特性 植物生理学
- 杨柏云

- 作品数:118被引量:686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龙牙百合 兰科植物 寒兰 ISSR 兰科
- 黄勇琴

- 作品数:5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休眠生理 成熟期 淹水 烤烟 石油醚提取物
- 王连荣

- 作品数:31被引量:156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仁用杏 杏扁 休眠 温室 土壤温度
- 段小平

- 作品数:3被引量:8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林学院
- 研究主题:生理特性 休眠生理 休眠 种子 植物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