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3篇“ 优势腐败菌“的相关文章
- 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冷鲜羊肉优势腐败菌群及相关抑菌剂效价评定
- 2025年
- 为研究天然抑菌剂对冷鲜羊肉优势腐败菌的抑菌效力并筛选靶向抑菌剂,首先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冷鲜羊肉在4℃贮藏过程中腐败菌的演替规律,然后针对性的选择两种醛类(柠檬醛和肉桂醛)天然抑菌剂,通过测定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对比其对冷鲜羊肉腐败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主要腐败菌为嗜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ychrophila)、热杀索丝菌(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溶酪葡萄球菌(Macrococcus caseolyticus)、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养料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cibarius)。肉桂醛对各受试菌的抑菌能力更加显著,最小抑菌浓度为0.08~2.50 mg/mL。
- 温蕾马艳丽柳尧波王维婷杜鹏飞胡鹏曹建芳李永生贺红军
- 关键词:菌株鉴定优势腐败菌柠檬醛肉桂醛
- ε-聚赖氨酸盐酸盐对大黄鱼优势腐败菌的抑制作用
- 2025年
- [目的]探究ε-聚赖氨酸盐酸盐对大黄鱼源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生长曲线、菌液电导率、碱性磷酸酶活性、紫外吸收物质、生物膜生成抑制率、菌落总数以及挥发性盐基氮等指标分析ε-聚赖氨酸盐酸盐对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生长情况、生物膜破坏情况及致腐能力的影响。[结果]ε-聚赖氨酸盐酸盐对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250,0.125 mg/mL;经ε-聚赖氨酸盐酸盐处理后,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生长被明显抑制,电导率、AKP酶活性以及紫外吸收物质泄漏明显增加,并呈质量浓度依赖性;接种了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鱼块其细菌总数和TVB-N值明显下降。[结论]ε-聚赖氨酸盐酸盐能破坏波罗的海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细胞壁,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生长和影响致腐能力。
- 张卫斌陈帅石双妮叶知秋
- 关键词:荧光假单胞菌
- 水产品优势腐败菌及致腐潜能综述被引量:3
- 2024年
- 水产品在贮藏期间呈特定的微生物演替规律,其中优势腐败菌在贮藏后期占据数量优势,且致腐败能力强,是导致水产品腐败变质的重要原因。本文在概述水产品贮藏期间微生物演替规律的基础上,介绍水产品中常见的优势腐败菌类型、生物膜形成及致腐机制,其中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胞外酶的分泌是水产品中优势腐败菌的重要致腐要素。同时,本文从肌原纤维蛋白降解、核苷酸关联产物代谢、脂质氧化角度出发,阐述优势腐败菌的致腐败路径,提出未来可从分子水平、全基因组序列层面建立编码基因表达-优势腐败菌-水产品品质特性间的内在调控机制,特别是混合优势腐败菌的致腐机制。同时建议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构建优势腐败菌的代谢路径,关注不同代谢路径间的交互作用,为揭示水产品腐败机理、靶向抑制腐败菌以及采取有效的保鲜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 李娜谢晶谢晶
- 关键词:优势腐败菌水产品
- 蟠龙菜贮藏期间细菌多样性及优势腐败菌分析
- 2024年
- 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蟠龙菜不同贮藏温度(4、20℃)下的细菌群落组成、动态变化及优势腐败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蟠龙菜样品中共检测到19个细菌门和166个细菌属,其中蓝菌门(Cya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4个优势细菌门;气单胞菌属(Aeromonas)、unclassified_Chloroplast、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相对丰度变化明显;多样性分析表明,2组样品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属水平上细菌丰度均存在明显波动;低温贮藏蟠龙菜的物种丰富度在40 d内整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贮藏初期(10 d内)物种多样性减少,并在10~40 d内不断发展;常温贮藏样品的菌群丰富度降低后波动上升,物种多样性在贮藏15 d时最高;同时,20℃贮藏样品中优势菌群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竞争优势,菌相的变化更为显著,推测常温贮藏蟠龙菜的腐败菌为气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低温贮藏蟠龙菜的腐败菌为气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和类芽孢杆菌属;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法从冷藏蟠龙菜中分离出托霍尼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ohonis)、托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juntendi)和耐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ychrotolerans)3种假单胞菌,推测假单胞菌属的细菌为潜在腐败菌。
- 云周苗简清梅韩佳钰吴金林黄业传
- 关键词:蟠龙菜贮藏条件高通量测序细菌多样性优势腐败菌
- 3种植物精油对调理牛排优势腐败菌的抑菌性
- 2024年
- 为明确调理牛排的优势腐败菌并筛选出抑菌性、专一性强的植物精油,通过传统培养基法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筛选出调理牛排的优势腐败菌,并通过抑菌圈、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及细菌生长曲线,从丁香精油、豆蔻精油、黑胡椒精油中选出抑菌性最强的植物精油。结果表明:优势腐败菌为深蓝紫色杆菌(Janthinobacterium lividum)、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和热杀索丝菌(Brochothrix thermosphacta);丁香精油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0 mm,2~4μL/mL的精油添加量就能明显抑制优势腐败菌的生长繁殖;豆蔻精油抑菌性稍弱;黑胡椒精油对3株优势腐败菌均无明显抑菌效果。
- 冉涔晨崔皓天刘雅芝杨毅牟俊臣王庆玲
- 关键词:优势腐败菌植物精油抑菌性能
- 大黄鱼优势腐败菌的致腐能力及对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 2024年
- 为评估冷藏大黄鱼优势腐败菌的致腐能力,从贮藏末期的鱼肉中分离出7种腐败菌,分析接种7种腐败菌的鱼肉样品的菌落总数值(TVC)、总挥发性盐基氮值(TNB-N)和挥发性成分组成。结果表明,接种不同菌株的鱼肉样品间的TVC值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魏氏假单胞菌、波罗的海希瓦氏菌、麦芽糖肉食杆菌在贮藏末期增长缓慢;接种液化沙雷氏菌、软体气单胞菌、波罗的海希瓦氏菌的TNB-N值增幅较快,与初始时相比分别增加了7.31%,4.92%,7.03%,而对照组仅增加0.98%。产量因子结果显示:波罗的海希瓦氏菌是真空包装大黄鱼贮藏期间的优势腐败菌,其末期值高达46.58×10^(-8)mg TVB-N/CFU,其次是液化沙雷氏菌和软体气单胞菌。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共鉴定出8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对照组主要产生醚类、醇类、烯类、噻唑类物质。明显不同于对照组,在7种腐败菌作用下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酯类、醛酮类、烃类以及含氮含硫类化合物,接种不同菌种后鱼块的气味物质种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同接菌鱼块会产生其特有的风味物质。本研究为后期进一步探究贮藏大黄鱼的腐败机制提供参考。
- 柴庭庭朱星橦柴保臣陈军辉陈跃文
- 关键词:大黄鱼优势腐败菌挥发性成分
- 酱卤鸭脖优势腐败菌初步鉴定及植物精油固体保鲜剂对其贮藏品质的研究
- 酱卤鸭脖是我国流行的一种休闲食品,然而由于其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较高的水分活性,易引起脂质氧化和微生物生长,从而导致货架期较短。高通量测序技术作为第二代测序技术具有全面准确的优点,已运用到肉类制品腐败菌相变化的实验研究中,为...
- 余文志
- 关键词:优势腐败菌植物精油贮藏保鲜
- 鲜湿豆丝中优势腐败菌的分离鉴定及ε-聚赖氨酸盐酸盐/丙酸钙复配抑菌研究
- 2024年
- 鲜湿豆丝中水分含量高,易使微生物生长繁殖,导致鲜湿豆丝腐败变质。为延长鲜湿豆丝的货架期,延缓微生物的生长速率,采用平板划线法从腐败鲜湿豆丝中分离出7株腐败菌,经鉴定为4株枯草芽孢杆菌(X_(1)、X_(2)、X_(3)、X_(6))、1株苏云金芽孢杆菌(X_(4))、1株阿氏肠杆菌(X_(5))、1株考氏科萨克氏菌(X_(7))。将无菌鲜湿豆丝接种分离出的腐败菌,以菌落总数与酸度为检测指标,评价腐败菌的致腐能力。结果表明,接种了腐败菌的样品,其菌落总数与酸度均大于对照组,表明7株腐败菌均有较强的致腐能力。通过滤纸片法测定抑菌圈大小,研究不同浓度复配抑菌剂(ε-PL与CP)对7株腐败菌的抑菌效果。其中,40%ε-PL+60%CP、20%ε-PL+80%CP两种抑菌剂对腐败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 曹杨曹杨徐平沈章妍徐平
- 关键词:腐败菌
- 不同贮藏温度下稻花鸡肉优势腐败菌变化及Arrhenius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 2024年
- 为获得稻花鸡肉腐败菌的Arrhenius货架期预测模型,采用培养基初步筛选与16S rDNA全基因序列鉴定优势腐败菌,研究不同贮藏温度(25、4、0℃)下优势腐败菌和菌落总数的生长变化,通过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构建菌落总数、假单胞菌和沙雷氏菌货架期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稻花鸡肉在贮藏过程中逐渐占主导地位的优势腐败菌是假单胞菌属莓实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沙雷氏菌属液化沙雷氏菌。稻花鸡肉25℃常温贮藏下货架期不超过0.5 d,腐败中后期沙雷氏菌占主导地位,4℃冷藏保鲜货架期不超过4 d,假单胞菌和沙雷氏菌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增长趋势,0℃冰温贮藏货架期不超过10 d,贮藏后期假单胞菌和沙雷氏菌差异性不显著。利用菌落总数、假单胞菌、沙雷氏菌3个指标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3种货架期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平均相对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预测效果最佳的是假单胞菌货架期预测模型。菌落总数、假单胞菌和沙雷氏菌货架期预测模型均能对稻花鸡肉的货架期进行真实预测。
- 刘梦竹徐志宏魏琦麟涂杜康桦华
- 关键词:货架期预测模型
- 海水鱼优势腐败菌产生物胺能力比较及生物消减技术研究
- 生物胺(Biogenic amine)是一类弱碱性低分子量含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海水鱼类及其加工制品中,其主要由游离氨基酸经腐败微生物脱羧氧化产生,为影响水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的关键危害因子。栖息于水产品的腐败微生物复杂多...
- 宋关梁
- 关键词:生物胺枯草芽孢杆菌
相关作者
- 郭全友

- 作品数:235被引量:1,243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黄鱼 养殖大黄鱼 货架期 南极磷虾 冷藏
- 杨宪时

- 作品数:225被引量:1,445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黄鱼 南极磷虾 货架期 冷藏 假单胞菌
- 谢晶

- 作品数:1,604被引量:6,580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保鲜 冷藏 水产品 货架期 速冻机
- 李学英

- 作品数:121被引量:911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南极磷虾 大黄鱼 货架期 鱿鱼 冷藏
- 许钟

- 作品数:117被引量:761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黄鱼 冷藏 扇贝 货架期 假单胞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