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412篇“ 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文章
-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效果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某社区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020年1月至12月参与研究的12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防治;将2021年1月至12月参与研究的12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两组均随访1年,将1年后两组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发生率进行计算和比较,并评估其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防控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结果:随访1年显示,观察组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比较两组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结果显示观察组对于自我防护、早期症状表现、疾病传播途径、发病高峰时间的知晓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够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生风险,提高民众的认知程度,避免疾病的大范围流行,最大程度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借鉴意义,也具备推广价值。
- 李劲松黄家元周文浩
-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知晓程度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医防融合研究进展与挑战
- 2024年
- 本文全面探讨了医防融合模式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在当今社会,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提升,医防融合模式正逐渐成为慢性病管理领域的新趋势。这种模式的出现,不仅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还极大地促进了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本文旨在从慢性病管理的视角,探究医防融合模式的应用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文章首先介绍了慢性病管理的背景,其次从医防融合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叙述,包括多学科协作、患者随访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病健康教育等,实现慢性病管理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最后,作者认为未来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交叉、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以及数字医疗技术的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综上所述,医防融合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需面对诸多挑战,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推动慢性病管理事业的持续进步。
- 赵玉玲顾政平张雪莹
- 关键词: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
- 一种预测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流行状况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流行状况的方法及相关装置,涉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流行趋势预测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地区的呼吸道传染病基础数据;呼吸道传染病基础数据包括目标地区的人口数据、病例数据和医院床位数据;基于...
- 王立贵林梦宣宋宏彬贾慧群王磊杜昕颖杨明娟
- 体医融合视角:碎片化运动对非传染性疾病的促进研究
- 当前,非传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严重威胁着世界人口的健康,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是造成非传染性疾病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碎片化运动(ES)实为久坐间断的干预措施,是以久坐间断和促进为目的的一种利用碎片时间...
- 沈思妍
- 关键词:碎片化非传染性疾病
- 安徽省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死概率趋势预测及影响因素探索
- 2024年
- 目的分析及预测未来安徽省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早死概率变化趋势,评估2030年目标达成情况,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安徽省死因监测、统计年鉴等资料,采用时间序列累计和数据对数线性Joinpoint回归、主成分回归等方法进行趋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安徽省总死亡中有28.10%为早死,其中84.40%归因于慢性病。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在慢性病早死中分别占45.88%和41.65%。预测显示,未来安徽省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到2030年仅农村地区能达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目标。为降低早死,需重点关注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城市男性为重点关注人群。人均园林绿地面积等反映城市基础设施情况的因素对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影响较大。PM_(2.5)浓度等因素对早死概率有负面影响,人均园林绿地面积等因素则有积极影响。结论安徽省面临恶性肿瘤等重大慢性病疾病负担,城市男性是需重点关注群体。
- 贺琴张燕邢秀雅戴丹程倩瑶徐伟查震球李蕊陈叶纪王华东刘志荣
-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死主成分影响因素
- 一种传染性疾病防护物封存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染性疾病防护物封存装置,属于疾病防护辅助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外箱体、设置在外箱体顶部的密封箱盖,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部的储存箱体,外箱体内侧底部设置有储存箱体,储存箱体顶部高于外箱体顶部,外箱...
- 徐艳乔九星董燕
- 正确认识疫苗,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
- 2024年
- 传染性疾病始终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疫苗作为防控传染性疾病的关键举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确认识疫苗,对于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深入阐释疫苗的相关知识,包括其作用原理、种类、安全性以及接种的重要意义。通过系统的介绍,帮助人们全面了解疫苗,提升对疫苗的科学认知,以便更好地利用疫苗这一有力工具,为控制传染性疾病、保障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 周天天
- 关键词:传染性疾病疫苗安全性
- 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BMI的非传染性疾病死亡趋势的年龄-时期-队列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1990至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身体质量指数(BMI)的非传染性疾病(NCDs)死亡率的长期趋势,为中国NCDs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2019(GBD 2019)获取1990至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BMI的NCDs的死亡负担数据,使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评估中国归因于高BMI的NCDs的年龄、时期、队列效应。结果:1990至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BMI的NCDs标化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总人口从29.80/10万增至40.55/10万,其中男性从30.91/10万增至49.10/10万,女性从28.82/10万增至33.20/10万。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显示,年龄效应均呈现上升趋势;总人口、男性的时期效应和队列效应均呈现上升趋势,而女性呈现下降趋势。中国归因于高BMI的6种NCDs的死亡负担中,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血管疾病、肿瘤以及糖尿病和肾脏疾病。结论: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BMI的NCDs的死亡负担呈上升趋势,需重点加强50岁以上的男性人群干预,指导居民进行体重管理。
- 孙晶苗宋敏李天姿李娜
- 关键词: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
- 一种传染性疾病预防检验的采样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疾病预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染性疾病预防检验的采样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取样工作人员接触样本,造成样本污染和缺失的传染性疾病预防检验的采样装置。一种传染性疾病预防检验的采样装置,包括有放置架、...
- 张洪梅
- 舍饲肉羊传染性疾病发病特点与防控措施
- 2024年
- 随着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羊养殖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舍饲养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通过发展舍饲羊养殖业能够实现对羊群的集中管理,更好的节约时间精力,大大缩短育肥周期,提升养殖效益和养殖质量,避免了恶劣天气对羊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但由于舍饲养殖模式改变了羊的游走觅食习惯,再加上运动量缺乏饲料单一,养殖密度过大,给多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提供了条件。该文介绍了舍饲肉羊传染性疾病发病特点与防控措施,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 张军
- 关键词:舍饲肉羊传染性疾病发病特点防控措施
相关作者
- 陈昌福

- 作品数:1,096被引量:2,102H指数:26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水产养殖动物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业 水产动物 鱼类
- 王秀华

- 作品数:103被引量:316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 研究主题:结核 护理 肺结核患者 结核病患者 PICC置管
- 闫萍

- 作品数:136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提琴 反手 左撇子 指挥棒 音乐
- 翁少萍

- 作品数:188被引量:40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病毒 凡纳滨对虾 对虾 基因工程疫苗
- 周新华

- 作品数:206被引量:1,410H指数:2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 研究主题:结核 肺结核 X线计算机 CT 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