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41篇“ 传递矩阵法“的相关文章
广义高阶有限条传递阵法
2023年
针对广义边界条件下的薄板屈曲问题,通过采用半解析广义高阶有限条法,结合传递阵法,推导出高阶有限条弹性刚度阵以及几何刚度阵,提出了形薄板屈曲分析的广义高阶有限条传递阵法。结合实例对提出的广义高阶有限条传递阵法和有限元法进行对比,分析了广义边界条件下形薄板的屈曲载荷因子与屈曲模态,发现两种方法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算例证明了广义高阶有限条传递阵法在单元数较少时计算结果也能与有限元法吻合较好,并且其计算精度比有限条传递阵法更高,证明了此方法可计算广义边界条件的形薄板屈曲问题。
刘冬梅何斌朱词薛海兵范冬梅
关键词:传递矩阵法屈曲模态
斜坡段桥梁基桩受力与变形分析的传递阵法被引量:1
2022年
根据斜坡段桥梁基桩的水平承载特性,建立了考虑斜坡效应的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及挠曲微分方程;基于m法和传递阵法,推导了桩身内力与位移分析的传递阵解答;通过模型试验,测得了黏土和砂土斜坡地基比例系数,拟合得到了斜坡地基比例系数与坡度间的关系式,验证了理论解答的合理性;以某工程实例为基础,分析了斜坡坡度和桩顶水平荷载对斜坡基桩受力与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斜坡地基比例系数随桩土交界面处桩身水平位移增大而呈非线性关系减小;黏土和砂土斜坡地基比例系数均随斜坡坡度增加而减小;基桩桩顶水平位移和桩身最大弯均随斜坡坡度和桩顶水平荷载增加而增大;当斜坡坡度由0°增加至60°时,桩顶水平位移约增大86.4%,桩身最大弯约增大4.6%,桩身最大弯位置约下移2.0 m;桩顶水平荷载每增加50 kN,桩顶水平位移平均增大48.5%,桩身最大弯平均增大41.6%.
尹平保王翱赵衡杨铠波赵明华
关键词:桩基础斜坡传递矩阵法模型试验
拱桥悬臂施工过程中面内特征值的传递阵法被引量:2
2022年
采用传递阵法对拱桥悬臂施工过程中的面内特征值问题进行求解,建立了该类桥型施工过程中面内竖弯刚度的评估方法。首先,将索和拱分别视为无垂度的张紧弦和欧拉伯努利梁,基于传递阵法基本理论推导了系统的总传递阵,考虑拱和索的边界条件以及索拱节点的位移连续性条件得到系统的特征值方程,进而计算出系统的频率和模态。同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5.0建立拱桥合拢状态的有限元模型并得到频率和振型的有限元解,通过对比本文方法与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证明本文方法和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分别采用上述理论方法和有限元方法对拱桥合拢前半跨模型的频率和模态进行分析对比,两者结果一致进一步说明了本文方法和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选取了索的弹性模量、初始索力以及拱桥的半径等参数,作为考虑影响结构自振频率的因素,对模型的前六阶频率进行了系统的参数分析,得出拱桥的设计参数以及合拢状态下索的设计参数对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给出相应实际工程的改善措施。
康厚军朱国敬苏潇阳
关键词:传递矩阵法有限元
带接头管线变形计算的传递阵法被引量:1
2021年
地铁隧道开挖引起邻近地下管线产生附加变形,甚至造成管线破坏.将带接头地下管线视为弹性地基梁,将接头简化为“自由铰”与“弹簧铰”.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列出管线变形的控制微分方程,采用传递阵法求解,推导了管节场阵和管线接头点阵,得到关于微分方程未知边值的线性方程组.收集了现场实测数据并进行案例计算和离心模型试验,将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法、实测数据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和传递阵法的正确性.对管线变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接头变形,隧道中线与接头位置重合为最不利工况.在土质地层中,自由铰相对转角基本不受地基系数影响,因而自由铰管线易产生较大的相对转角.管节长度为沉降槽宽度系数的1.6倍时,接头相对转角出现峰值.接头归一化相对转角的极限值为1.1,在缺少设计资料情况下,该值可作为接头归一化相对转角的保守估计值.
程霖杨成永杨成永路清泉马文辉
关键词:地下管线接头弹性地基梁传递矩阵法
连续梁桥地震反应的频域辅助体系传递阵法
2021年
为了提高桥梁地震反应分析精度,将辅助体系传递阵法与大质量法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研究多点输入地震反应的辅助体系传递阵法。将无质量梁段的空间场传递阵、集中大质量的点传递阵和分支点的传递阵相结合,推导出了连续梁桥在一致地震输入和多点地震输入下的频域传递阵。对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箱梁桥进行地震反应分析,运用辅助体系传递阵法求解桥梁的自振频率及墩顶和跨中地震反应的时程曲线。结果表明:对于连续梁桥在一致地震输入和多点地震输入下的地震反应分析,辅助体系传递阵法有效可行。该方法精度高,规律性强,可为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杨帆乔文靖周润熙
关键词:连续梁桥地震反应钢筋混凝土
轴对称变厚度圆板反对称弯曲的传递阵法
2021年
提出了轴对称变厚度圆板反对称弯曲的传递阵法。首先,沿环向把圆板离散成一系列圆板和环板单元,圆板和环板单元均按等厚度板处理。由常微分方程求解方法,给出圆板和环板单元的挠度、径向转角、径向弯和径向剪力的解析解。其次,基于这一解析解,导出环板单元挠度、径向转角、径向弯和径向剪力的传递阵和变厚度圆板的总体传递阵。这一方法的明显优点是:无论划分多少个单元,总体传递阵的阶数始终保持5阶,计算简便,节省内存。最后,通过与有限单元法比较,证实了该传递阵方法的有效性。对于指数型变厚度圆板,讨论了指数对圆板最大挠度、最大径向弯和最小径向弯的影响。
周欣竹郑建军郑建军张炜范兴朗
关键词:传递矩阵法
变截面钢板弹簧刚度计算的传递阵法被引量:2
2020年
钢板弹簧悬架是商用汽车的关键部件,对整车的平顺性以及操纵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采用变截面少片簧代替多片簧是整车轻量化的重要趋势。由于变截面钢板弹簧成型的复杂性,传统的设计计算方法存在较大误差。在精确分析梯形梁单元变形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变截面板簧刚度计算的传递阵法。对于广泛应用的各种变截面板簧,一般只需十来个单元即可得到非常逼近于有限元精确分析的结果。最后,通过不同类型板簧和不同方法的对比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许昕邢庆果刚宪约
关键词:变截面钢板弹簧传递矩阵法
拱暨索拱面内稳定性研究的传递阵法被引量:4
2020年
为探究拱桥面内稳定问题求解的新途径,应用传递阵法对径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圆拱面内屈曲微分方程进行解答,利用边界条件导出其特征方程,从而求得其屈曲荷载。同时,结合力法以及拱上荷载集度与轴力的关系,将该理论方法推广到承受集中荷载的变截面拱以及索拱组合结构的稳定分析中,并和有限元ANSYS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最后,研究了不同荷载工况下的边界条件、圆心角和截面惯性对拱结构面内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索拱结构的面内稳定性优于纯拱结构。
刘利康厚军苏潇阳丛云跃
关键词:传递矩阵法集中荷载变截面稳定性
连续刚构桥弹塑性力学行为分析的传递阵法被引量:3
2020年
提出了一种分析连续刚构桥弹塑性区域的传递阵法,其主要针对弹塑性单元。弹塑性单元包含弹性区域和塑性区域两部分,通过截面的应力分析确定弹性区和塑性区的比例分配从而反应该截面处的弹塑性力学行为;对整体结构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确定结构发生弹塑性变形的部位;在该部位建立弹塑性传递阵并进行应力分析确定弹性和塑性区域的比例分配;进行整体结构的力学行为分析。通过与理论解的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运用该方法对连续刚构桥的弹塑性力学行为进行了计算分析;该方法为结构的弹塑性设计及进一步研究工程结构的灾变历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孙建鹏刘银涛周鹏李青宁李青宁黄文锋
关键词:传递矩阵连续刚构桥
拱结构稳定研究的传递阵法
拱式结构因其造型优美,受力合理以及施工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桥梁建设中以提高结构的跨越能力;索结构具有良好的柔性,能与拱结合形成新的结构形式兼具两者之长处,也被广泛应用在大跨结构中。为了寻求一种研究拱、索拱以及拱式组合...
刘利
关键词:拱结构传递矩阵法屈曲荷载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芮筱亭
作品数:296被引量:1,106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传递矩阵法 多体系统 多管火箭 发射动力学 弹丸
刘庆潭
作品数:59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传递矩阵法 传递矩阵 变截面 计算机 振动
王国平
作品数:117被引量:387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多管火箭 密集度 传递矩阵法 发射动力学 射击密集度
何斌
作品数:73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传递矩阵法 传递矩阵 发射动力学 多体系统 风力机
陆毓琪
作品数:34被引量:194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传递矩阵法 多体系统 动力学 火炮 弹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