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8233篇“ 伤科“的相关文章
- 石氏伤科手法述略
- 2025年
- 石氏伤科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临床和武术的特点,融合“十三科一理贯之”的理念,创立了集理论、诊法、手法、针法、药物及练功为一体的石氏伤科学术体系。石氏伤科认为摸比法是一名伤科医师必须掌握的诊断方法,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始终贯穿“四诊合参”的辨证要点。石氏伤科治疗筋骨损伤的原则是“筋骨并重”,固定是骨折痊愈的决定性因素,手法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以四诊八纲为辨证依据,强调内外兼治,整体论治,尤其要明确损伤的病因、病位和脏腑之间的关系。治疗时:(1)首要关注“气血”的变化,要做到气血兼顾,其中以血为主,以气为先;(2)审虚实,施补泻;(3)调治兼邪,要从“痰”论治;(4)注重整体观,要整体施治,内外兼顾。石氏伤科以“十三科一理贯之”作为指导思想,提出“手法是医者用双手诊断和治疗损伤的方法”,将手法分为骨折整复手法、固定手法、脱臼上骱手法、理筋手法,总结了十二字诀——“拔、伸、捺、正、拽、搦、端、提、按、揉、摇、抖(亦作‘转’)”。其中,“按、揉、摇、抖”主要用于离槽错缝、伤筋病,“拽、搦、端、提”用于脱位上骱,“拔、伸、捺、正”则用于骨折整复。石氏伤科指出:这十二法在临床运用上要临证施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无需特别区分。另外,理筋手法不仅限于伤筋病,骨折病复位的前后也需要理筋,可使肢体活动更为顺畅。石氏伤科手法诊治的现代病症有: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腿痛手法、膝骨关节炎等。
- 赵珈琛舒锦顾怡雯石珏詹红生
- 一种骨伤科用可调固定夹板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伤科用可调固定夹板装置,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夹筒和第二夹筒,所述第一夹筒与第二夹筒的一侧分别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外壳、旋钮、主动齿轮、一对从动齿轮、轴杆和丝杠,所述主动齿轮与一对所...
- 张治龙马风华
- 一种骨伤科治疗用脊椎矫正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伤科治疗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骨伤科治疗用脊椎矫正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包括脊椎矫正床组件,安装于所述脊椎矫正床组件上的升降组件;矫正训练机构,包括和所述升降组件相互连接的驱动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组件一...
- 陈华封琼吴雅楠
- 一种中医骨伤科临床药液冰敷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骨伤科临床药液冰敷装置,属于中医药液冰敷技术领域,包括上端盒和下端盒,所述上端盒和下端盒通过活动连接设置,所述下端盒内设有圆形压盘,所述圆形压盘上固定设有驱动堵塞件,所述驱动堵塞件与下端盒滑动配合;本...
- 朱宇陈红梅戴畅张志凡
- 马钱子在骨伤科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5年
- 目的探讨马钱子在骨伤科治疗中的安全性和合理用药策略,以确保治疗效果并减少其毒性风险。方法分析马钱子在治疗骨折愈合、骨质增生、骨关节炎、脊髓损伤、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中的应用情况。研究马钱子的剂量控制、用药监测、炮制减毒方法以及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结果临床应用显示,马钱子在治疗骨折愈合、骨质增生、骨关节炎、脊髓损伤以及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疗效。然而,由于其含有的毒性成分,马钱子在临床的安全应用引发学者的进一步研究。结论马钱子含有毒性成分,其临床安全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通过合理控制剂量、监测用药、炮制减毒和避免不当配伍,可以促进马钱子的安全有效使用。
- 于玟路张虹
- 关键词:马钱子马钱子碱骨伤科安全性合理用药
- 雨课堂结合CBL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索中医骨科临床教学运用雨课堂结合基于案例的学习(CBL)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2021级108名本科生,以随机编号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人。实验组应用雨课堂结合CBL教学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两组授课教师和教材均相同。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及满意度调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雨课堂结合CBL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中医骨伤科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
- 宋春霖韩杰
-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远程网络教学
-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骨伤科中的价值分析
- 2025年
- 探究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骨伤科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骨伤科患者,病例选取时间:年份由2023-2024,月份由06-06,选取例数共80,分组干预:Excel软件随机分组法,组别包括FZ组、ZY组,40例/组,护理:前者-常规,后者-中医护理技术。比较FZ组患者在护理效果、疼痛情况、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满意度方面与ZY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①护理效果(=5.165):ZY组95.00%(38/40)>FZ组77.50%(31/40),P<0.05;②疼痛情况(VAS):护理前P>0.05,护理后(t=10.495)ZY组0.05,护理后(t=15.088)ZY组>FZ组,P<0.05;④生活质量(SF-36):护理前P>0.05,护理后ZY组>FZ组,P<0.05;⑤满意度(=6.135):ZY组97.50%(39/40)>FZ组80.00%(32/40),P<0.05。结论 在骨伤科患者护理中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能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水平,提升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王星华马越
-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骨伤科生活质量
- 伤科接骨片治疗肋骨骨折患者促进愈合的临床探讨
- 2025年
- 探讨和分析伤科接骨片治疗肋骨骨折患者促进愈合的价值。方法 规定R选取的规模为80例认定的肋骨骨折患者,这些患者被公正随机地划为两大队伍。在确定手术固定并复位成功后,参考组病人适用普通流程进行治疗,而研究组的病人会额外地利用伤科接骨片进行治疗。并从愈合的时间及效果,对这两组病人进行多角度的量化评估和比对。结果 在研究组的病人身上,不仅症状的的改善速度更快,骨折愈合的时间也更为缩短;治疗完成后,他们的中医证候评分和炎症因子水平相比显著降低,而骨代谢水平表现与生活质量评估显著提升;更为明显的是,病人的满意度也显著超出其余同伴,P<0.05。结论 一经肋骨骨折患者采用伤科接骨片为治疗工具,将明显帮助他们达到更快速的骨折愈合,而且愈合的效果更佳,故此方案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高钰哲
- 关键词:伤科接骨片肋骨骨折愈合
- CTTM应用于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的效果研究
- 2025年
- 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CTTM)应用于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的效果。方法 中医骨伤科2021~2024共计4年间接收护理实习人员56名,其中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0日到科实习人员28名,实施传统教学法,纳为常模组;2023年1月1日-2024年12月30日到科实习人员28名,实施CTTM,纳为CTTM组,分析两组的教学反馈差异。结果 CTTM组实习生中医护理理论成绩略高于常模组(P<0.05),骨伤科护理技巧与案例分析成绩高于常模组(P均<0.01);出科时两组实习生自评中医适宜护理能力分数均高于入科时,CTTM组实习生批判性护理思维、实践动手能力、沟通积极性与技巧、科研创新精神与临床应变能力分数均高于常模组(P均<0.01);CTTM组反馈带教内容设定与实施、教学氛围、师生关系、教学反馈与改进满意度均高于常模组(P均<0.05)。结论 CTTM可在中医骨伤科短期护理带教期限内提升实习生教学成绩与中医适宜护理能力,对此教学效果实习生持高度满意。
- 包小燕毛雷音
-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带教效果教学成绩
- 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中“5D”思维模式的应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初步评估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中采用“5D”思维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关节科实习的47名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6月实习的学生分为试验组,2022年7—12月实习的学生分为对照组,在临床带教中,试验组带教老师采用“5D”思维模式带教,对照组带教老师采用传统思维模式。带教2个月后对2组学生进行临床知识和技能考核,并对带教方式和学习效果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5D”临床带教思维模式,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临床带教中,能显著提升学生的临床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掌握程度,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学习效果及学生对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因此,该模式在中医骨伤科实践教学中值得广泛推广。
- 李晓亮李泰贤张伟许根荣郭盛君于栋陈兆军陈卫衡白晶
-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
相关作者
- 陈韵姿

- 作品数:24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贴膏 伤科黄水 热熔压敏胶 正交试验 镇痛
- 杨沙

- 作品数:26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
- 研究主题:小儿 泡腾颗粒 伤科 伤科方 药品不良事件
- 尹小娟

- 作品数:36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
- 研究主题:小儿 泡腾颗粒 伤科 伤科方 中药材
- 温慧敏

- 作品数:43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
- 研究主题:小儿 泡腾颗粒 伤科 疗效 伤科方
- 张国梁

- 作品数:14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石氏伤科 高压氧 颅脑损伤后 颅脑损伤 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