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篇“ 伦理定位“的相关文章
- 共同富裕的政治伦理定位被引量:3
- 2022年
-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切实推进的伟大实践活动,蕴含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伦理问题。认识该政治伦理的首要前提在于对共同富裕的主体、领域、性向、目标进行明确定位。这种定位主张共同富裕的道德主体应当是人民群众,并关注公共生活领域中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评价推进共同富裕政治实践成效,不能以单一的功利原则或道义原则为价值遵循,应当是二者的统一。如此定位,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地在理论上回应共同富裕应当是什么或不应当是什么,在实践中不断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 向汉庆
- 关键词:共同富裕政治伦理
- 浅析环评机构的法律伦理定位
- 2017年
- 在新时期经济发展要与环境生态保护协调的大背景下,环境生态保护被列入到'十三五'发展规划当中,保护环境的要求也被列入到政府官员晋级考核指标。提高环境治理的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环评作为环境保护的第一层保护制度,环评机构在环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下一步:如何界定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法律地位成了关键的基础性文题。环评机构应当是具备一般社会中介组织的基本特征,并因其环境保护的作用而具备公益性质。
- 李天舒
- 关键词:社会中介组织环境保护制度公益性质
- 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定位与构建途径研究
- 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频现,医患关系矛盾突出,由此导致的暴力冲突并致使人员伤亡不断增加。医患关系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当前很多学者着力研究的课题。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图表分析、理论与实际相...
- 孙芝腊
- 关键词:医患关系伦理定位
- “人如何生活”——论当代英美文论的伦理定位被引量:2
- 2015年
- 在纷繁复杂的"后理论时代"的文论研究格局中,作为传统价值的"人文主义"依托当代英美文论的"伦理转向",重新浮出水面。这种看似前沿意义上的"伦理转向",实质是面向传统人文批评的回归与复兴。在19世纪的马修·阿诺德、20世纪中叶的利维斯、特里林到当代的韦恩·布斯、玛莎·努斯鲍姆的这条英美伦理主线,并不存在断裂。重新定位英美文论的伦理传统,有助于我们确认形式论与意识形态论在英美文论中昙花一现的边缘位置。当代中国文论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文学伦理维度的重要价值,"伦理转向"的重要意义即在于重新激活"人如何生活"这一亘古常新的人文主义之问,让我们对文学的思考重新回归人生的意义与社会的正义。
- 范昀
- 关键词:伦理定位文论研究人文主义后理论时代
- 民国医院社会工作的伦理定位及践行被引量:3
- 2013年
- 民国医院社会工作以社会建设为伦理定位,力图解决疾病给社会所带来的负担和困扰。实现这一伦理定位有两条重要途径,一是医院对贫苦病人实施慈善救治,二是充分利用当时社会既有的社会团体和病人亲属的支持来开展社会工作。
- 刘惠新
- 关键词:社会建设本土化
- 信任的理念:学术资源回顾与管理伦理定位被引量:1
- 2012年
- 信任的体征结构隐含于心理、制度和经济三个层面:其一,源自人际交往的个人心理和人格特质;其二,一种简化复杂性的系统机制或基于制度的确信,以及对自然和道德秩序的坚持和履行的期望;其三,一种理性算计或者理性选择,是经济交易不可缺少的公共品德,是创造经济社会繁荣的社会文化资本。信任的管理伦理定位,展现了信任作为管理的伦理条件的四个维度:伦理—经济维度;伦理—运行维度;伦理—心理维度;工具—价值维度。
- 岳瑨
- 关键词:信任学术资源管理伦理
- 论刑事诉讼中检察官的真实义务与伦理定位被引量:3
- 2011年
- 真实义务要求检察官不能提出虚假的主张和证据,在明知他人提供的证物或证言为伪证时负有纠正之责。真实义务是诚信原则扩展到刑事诉讼的结果,是检察官、辩护律师和法官共同承担的伦理底线,关系到检察官的伦理定位。真实义务使检察官不仅拥有成为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的道德基础,而且拥有成为目光远大的政治家的胸怀。
- 甄贞卢少锋
- 关键词:刑事诉讼检察官真实义务伦理定位
- 试论儒家思想中人的伦理定位及其现代性启示
- 2010年
- 从纯粹伦理性、生存伦理性和理想伦理性三个层面来探寻和发掘人与道德、人与利益;和人与境界。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对儒家思想中"以伦理为本位"的人的探寻和发掘值得重视。
- 柒文英
- 关键词:儒家思想伦理定位
- 儒家思想中人的伦理定位及启示被引量:1
- 2010年
-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对儒家思想中"以伦理为本位"的人的探寻和发掘,是一件很值得重视的工作。从三个层面来探寻和发掘:纯粹伦理性——人与道德;生存伦理性——人与利益;理想伦理性——人与境界。
- 柒文英
- 关键词:道德儒家思想伦理定位价值体系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资伦理定位与制度安排被引量:48
- 2010年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所以在实践中难以推行,在于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将其看作是对劳动者的"福利性"待遇以及对用工单位的"惩罚",在司法实践中则对用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实行过于严苛的限制政策,导致劳动用工单位对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产生了畏惧、排斥和规避的态度。在现有立法允许其可以选择与劳动者订立不同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资方选择与劳动者订立固定期限与短期化的劳动合同,应当说是不难理解的事情。故此,在建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应摈弃劳资对立的传统思维,确立和培育劳资身份伦理和协作与共存的理念,在立法上明确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作为劳资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常态形式,同时应充分尊重双方的自主选择、意思自治和自我调适,赋予双方在有正当理由前提下解除与终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由。
- 秦国荣
- 关键词: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资关系伦理法治
相关作者
- 秦国荣

- 作品数:54被引量:533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法治 劳动法 劳动者 法律 法制现代化
- 何冬

- 作品数:7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 研究主题:伦理思考 伦理定位 传媒伦理 崇拜 研究生教育
- 忻梅

- 作品数:11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 研究主题:战略资源 伦理定位 征地制度 道德责任 征地
- 柒文英

- 作品数:29被引量:68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 高职 贫困生 高职贫困生 大学生
- 郑立新

- 作品数:2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
- 研究主题:经济伦理学 功利论 经济效率 伦理定位 市场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