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15篇“ 伪品“的相关文章
白薇及其伪品的理化鉴定
2024年
目的:鉴定白薇与其常见伪品(大理白前、合掌消、徐长卿、老瓜头和潮风草),为白薇的理化鉴定提供理论依据,确保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化学方法和薄层色谱法,根据呈色反应和荧光斑点的颜色、位置,鉴定白薇及其伪品。结果:蔓生白薇和直立白薇加入试剂后即显深棕红色和紫红色,随着溶剂挥干,颜色变深,最后变成深棕色和墨绿色,其他伪品与之大有不同;不同样品薄层色谱的斑点位置及颜色有明显的差异,白薇主要在Rf=0.56和Rf=0.75有紫红色的荧光斑点,而混淆品斑点大都在起始位置有明显的荧光斑点。结论:理化鉴定法可用于鉴定白薇的真伪,确保白薇质量,并且为白薇药用的真实性、有效性、安全性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李欣培李洁崔立娟张珂璠王焜佳徐凌川
关键词:白薇薄层色谱
一种鉴别丹参及其混伪品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丹参及其混伪品的方法,本方法根据ITS2序列,采用HRM分析技术简便、快速、直观地鉴别出了丹参正伪品及其不同程度掺伪品,为丹参正品药材的品质保证提供了高效的鉴别方法。
张玉娟赵景莹单成钢柳展基赵方洲王宪昌朱彦威田北京韩金龙张锋周云高春华张翔贾秀稳王鑫
一种快速筛查川贝母伪品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筛查川贝母伪品的方法,属于中药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对贝母属川贝母(卷叶贝母、梭砂贝母、甘肃贝母、暗紫贝母、太白贝母、瓦布贝母)及常见伪品伊犁贝母、浙贝母、湖北贝母和平贝母共10种贝母样品分别进行提取,得...
蒲婧哲张亚中陈灵丽胡冲王多梅张雪影陈壮壮陈荣耀李明天
僵蚕与其掺伪品鉴别方法的研究
2024年
为探索僵蚕与其掺伪品的鉴别方法。本研究通过样品形态、质地、断面和气味特征,对僵蚕及其掺伪品进行性状描述;采用光学显微技术比较僵蚕与掺伪品体表被有的白色粉霜状物的区别;用稀盐酸与僵蚕体表被有的白色粉霜状物反应,判断僵蚕与其掺伪品的真伪;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硅胶G为固定相,以石油醚(60~90℃)-丙酮(7:3)为展开剂,置365nm紫外灯下检视,对僵蚕与掺伪品甲醇提取物进行鉴别。结果表明,与正品僵蚕比较,通过性状鉴别,掺伪品可分为3类,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查,部分样品中检出淀粉粒,部分样品呈碳酸盐或碳酸氢盐阳性反应,部分样品的薄层色谱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该方法快速、易操作、专属性良好,为僵蚕的鉴别方法提供参考。
崔业波马晓静王丹彧赵艳马彧
关键词:僵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位点特异性PCR鉴别水牛角及其伪品
2024年
目的:开发一种针对水牛角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别方法,快速、准确地鉴别水牛角与其他混伪品。方法:通过比对水牛、黄牛、牦牛、山羊等动物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差异,筛选水牛的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设计出相应的鉴别引物,并对影响PCR体系的相关条件进行优化,考察验证方法的耐受性和适用性。结果:PCR条件为扩增体系20μL、退火温度60℃、循环次数32次、DNA模板量为100 ng、10μmol·L^(-1)正反引物对各0.8μL时,使用设计的鉴别引物SN1对水牛角进行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出现约358 bp的特异性条带,其他物种的样品均无条带出现。结论:该PCR鉴别方法特异性好,能迅速、准确地鉴别水牛角和其他常见动物角类样品,为水牛角的真伪鉴别提供参考。
张竞研谭冰艳康安王协和李松陈盛君刘睿段金廒
关键词:水牛角聚合酶链式反应
王不留行及其伪品的性状和显微鉴别
2024年
目的:研究王不留行及其伪品芸苔子、野豌豆的性状、显微鉴别特征,为鉴别王不留行、芸苔子和野豌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结合数码成像技术探究王不留行和它的伪品芸苔子、野豌豆的干燥成熟种子的性状和显微特征。结果:王不留行粉末淡褐色,内含表皮细胞、内表皮细胞、胚乳细胞和淀粉粒;芸苔子粉末黄棕色,内含表皮细胞、内表皮细胞、糊粉粒和油室;野豌豆粉末黄白色,种皮表细胞红棕色或黄棕色,内含淀粉粒、糊粉粒、木薄壁细胞、方晶等,少量非腺毛和橙皮甙结晶,导管多见。结论:本研究提供了科学、真实的王不留行和它的伪品芸苔子、野豌豆间的异同图像,明确了三者间的区别点,可为鉴别王不留行和它的伪品芸苔子、野豌豆及其品种的临床准确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吴登莉王子怡吴红梅王祥培
关键词:王不留行野豌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重楼及其混伪品
2024年
目的建立重楼及其混伪品的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快速鉴别方法。方法采用NIRS仪获取样品光谱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算法(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和二维红外光谱(2D-IR),探讨NIRS技术在重楼及其混伪品快速鉴别的可行性。结果重楼及其混伪品的NIRS光谱吸收峰的峰形整体相似,但在峰数和峰强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PCA和OPLS-DA判别模型可将重楼及其混伪品区分,但模型预测能力差(Q^(2)<0.5);LDA模型可将滇重楼与其他物种进行区分,但无法区分七叶一枝花的部分样本;ANN模型识别准确率达100.0%,不同物种的2D-IR图谱在5897~5600 cm^(-1)和4497~4200cm^(-1)差异显著。结论重楼及其混伪品的化学信息差异明显,不可混用。NIRS结合ANN模型或2D-IR方法可用于重楼及其混伪品的快速鉴别。
郑加梅廖彬彬杨萍杨丽武杨晓菊段宝忠
关键词:重楼滇重楼七叶一枝花混伪品近红外光谱二维红外光谱
三维荧光结合区域积分鉴别酸枣仁及其掺伪品
2024年
目的:研究建立酸枣仁三维荧光光谱鉴别方法,为酸枣仁真伪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建立6批不同产地酸枣仁三维荧光光谱,并利用三维荧光技术对2批酸枣仁伪品、3批掺伪品鉴别分析,采用荧光区域积分法对不同产地酸枣仁、酸枣仁伪品及掺伪品三维荧光图谱进行区域积分,将区域积分值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相似度结果显示,不同产地酸枣仁三维荧光图谱相似性均为1,相似性极高;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明确将样品分为3类,均能通过区域积分值实现酸枣仁正品、伪品、掺伪品的区分。结论:利用三维荧光技术可以对不同产地酸枣仁质量进行一致性评价,实现酸枣仁真伪的快速鉴别,为酸枣仁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刘亚丽王晓莉张嘉铖吕绪桢李健李峰张凤杰冯帅
关键词:酸枣仁三维荧光光谱主成分分析
中药山药及其伪品主要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2024年
目的建立中药山药总多糖、总皂苷、总黄酮和总多酚4类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中药山药及其伪品中成分含量的差异并实现山药正伪品的分类。方法收集不同产地和来源的28批中药山药和15批伪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4类成分的含量,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山药及其伪品均含有4类活性成分,且总多糖含量最高,占比约为山药重量的20%,在所测定的4类成分中,占比超90%。基于4类成分的含量可实现山药及其伪品各组之间的分类,并且总多酚的含量对分类的贡献最大。山药各主产区之间成分含量相近,无显著品质差异。结论实验方法准确、可靠,中药山药4类活性成分的含量可实现山药及其伪品各组之间的分类,为基于功效物质基础的山药质量控制以及山药种植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金一宝佟月陈佳佳王麓殷果
关键词:山药总多糖总皂苷总多酚
北柴胡及常见伪品藏柴胡、锥叶柴胡鉴别研究
2024年
目的建立北柴胡、藏柴胡、锥叶柴胡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外观性状鉴别、薄层色谱和HPLC指纹图谱系统建立北柴胡、藏柴胡、锥叶柴胡鉴别方法。结果锥叶柴胡横切面为菊花状,北柴胡横切面为年轮状并具有不定程度的裂纹,外部有较薄的黑色外环纹,藏柴胡横切面较平整,外部有较厚的黑色外环纹。薄层色谱显示藏柴胡的荧光斑点强度最强,北柴胡与藏柴胡相似,荧光强度较藏柴胡弱,锥叶柴胡在Rf值约为0.90处具有独特的绿色荧光斑点。HPLC指纹图谱显示,藏柴胡与北柴胡野生药材的相似度约在0.50~0.80,锥叶柴胡与北柴胡野生药材的相似度约在0.20~0.45,北柴胡与北柴胡野生药材的相似度在0.90以上,可以相似度数值范围区分北柴胡、藏柴胡与锥叶柴胡。结论3种鉴别方法均可用于对上述3种柴胡的鉴别,且各有利弊,因此内外在质控方法联用可更加有效地鉴别柴胡品种,保障临床用药质量。
张军戴衍朋戴衍朋卢琪朱娟娟曲珍妮石典花苏本正
关键词:北柴胡外观性状薄层色谱指纹图谱

相关作者

姚辉
作品数:150被引量:1,755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DNA条形码 ITS2 混伪品 分子鉴定 条形码
宋经元
作品数:307被引量:2,829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DNA条形码 ITS2 混伪品 条形码 药用植物
马双成
作品数:1,272被引量:7,531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研究主题:中药 中药材 何首乌 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
陈士林
作品数:847被引量:8,476H指数:4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研究主题:DNA条形码 药用植物 中药材 产地适宜性 ITS2
袁媛
作品数:577被引量:2,217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
研究主题:金银花 分子鉴定 引物 天麻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