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35篇“ 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相关文章
FOCUS-PDCA循环联合集束化管理对极出生体质PICC置管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究在极出生体质中实施FOCUS-PDCA循环联合集束化管理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科收治的90例极出生体质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接受FOCUS-PDCA循环联合集束化管理,对比2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患依从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家属满意度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家属焦虑、抑郁评分均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CUS-PDCA循环联合集束化管理可有效降出生体质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依从率,缩短置管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并减少家属的不良情绪,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胡婷何露艳段发秀
关键词:PDCA循环法集束化管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置管
无乳糖水解蛋白奶粉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极出生体质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对极出生体质给予无乳糖水解蛋白奶粉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分析其对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永康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0月—2022年2月分娩出的82例极出生体质,依据出生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普通早产配方奶喂养,41例)和观察组(无乳糖水解蛋白奶粉喂养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41例),比较两组患出生后24 h及治疗后7 d的血清胃泌素(GAS)及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比较两组患喂养过程中出现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体质增加指数较高,恢复出生体质日龄、达全胃喂养时间、呕吐、腹胀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均P<0.05)。两组患出生后24 h,观察组血清GAS、EGF水平(58.94±6.67 ng/ml、0.57±0.13 ng/ml)与对照组(58.67±7.33 ng/ml、0.64±0.15 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血清GAS、EGF水平[(133.18±15.73 ng/ml、114.36±13.54 ng/ml)、(0.87±0.19 ng/ml、0.84±0.18 ng/ml)]均显著高于出生后24 h[(58.94±6.67 ng/ml、58.67±7.33 ng/ml)、(0.57±0.13 ng/ml、0.64±0.1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GAS水平(133.18±15.73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14.36±13.54 ng/ml)(P<0.05),但观察组EGF水平(0.87±0.19 ng/ml)与对照组(0.84±0.18 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较(P<0.05)。结论无乳糖水解蛋白奶粉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极出生体质效果显著,能改善患的肠胃功能,降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促进患生长发育。
陈灵巧张慧慧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布拉氏酵母菌喂养不耐受疗效
基于微信支持的喂养指导对早产、出生体质出院后生长发育等各项指标的干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支持的喂养指导对早产、出生体质出院后生长发育等各项指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新生科收治的92例早产、出生体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新生在常规喂养指导下喂养,观察组新生在基于微信支持的喂养指导下喂养。两组均校正胎龄至40周,比较两组校正6个月龄、12个月龄的体格发育指标,再入院率,盖塞尔(Gesell)智能发育表评分,血红蛋白(Hb),血钙(Ca),产时与校正6、12个月龄母亲喂养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校正6、12个月龄,观察组新生体质、身长、头围分别为(7.84±0.21)kg、(65.87±1.26)cm、(42.37±0.74)cm与(9.80±0.37)kg、(73.68±3.54)cm、(45.82±1.50)cm,均明显重于或长于对照组的(6.78±0.32)kg、(62.45±2.42)cm、(39.71±0.67)cm与(8.59±0.53)kg、(70.59±3.75)cm、(44.05±1.42)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6、12个月龄,观察组新生再入院率分别为6.52%、15.22%,明显于对照组的21.74%、34.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6、12个月龄,观察组新生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语言、个人-社会性行为评分分别为(90.35±9.25)分、(89.79±8.42)分、(87.28±7.15)分、(91.83±9.05)分、(92.15±8.56)分与(90.32±9.30)分、(89.65±8.59)分、(88.39±7.40)分、(92.41±9.22)分、(93.20±7.7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94±8.01)分、(78.26±8.25)分、(73.46±6.21)分、(80.37±8.47)分、(81.33±8.02)分与(78.87±7.35)分、(78.43±8.31)分、(75.76±6.32)分、(82.87±8.64)分、(82.32±8.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6、12个月龄,两组新生的Hb、C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6、12个月龄,观察组新生的母亲早产喂养相关知识的掌握得分为(81.46±4.58)分、(96.34±3.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6±6.35)分�
郭凤翔黄洁兴崔伟伦霍景颜
关键词: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干预效果
出生体质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出生体质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省妇幼健康信息系统中登记的出生体质56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体质14 106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新生信息、母亲资料、妊娠风险因素、围产期并发症,分析出生体质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胎性别、双胎或多胎、产次、辅助生殖、母亲孕前身体质指数(BMI)、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宫内窘迫是出生体质的影响因素(P<0.05)。早产、女婴、产次≥2次、双胎或多胎、辅助生殖、母亲孕前BMI≥28 kg/m2、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宫内窘迫是出生体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出生体质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早产、女婴、双胎或多胎、产次≥2次、辅助生殖、母亲孕前BMI≥28 kg/m2、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宫内窘迫,临床应根据产妇实际情况积极干预。
张新宇吴锦燕
关键词:低出生体质量儿妊娠合并症身体质量指数
出生体质脑室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某院极出生体质(VLBWI)脑室内出血(IVH)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2年6月某院新生重症监护室住院的182例VLBWI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影像学检查是否发生IVH分为出血组(n=35)和未出血组(n=147)。比较2组患母亲孕期情况、基本情况、治疗经过及合并症。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VLBWI脑室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计算危险因素预测IVH的曲线下面积(AUC)并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出生体质、性别、母亲年龄、多胎、胎盘早剥、胎膜早破≥18 h、妊娠期糖尿病、胎宫内窘迫、胎宫内发育迟缓、母亲产前应用硫酸镁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母亲产前应用全疗程地塞米松、合并妊娠期高血压、胎龄、1分钟Apgar评分≤7’、剖宫产、NRDS 3~4级、机械通气时间≥7天、败血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产前应用全疗程地塞米松、妊娠期高血压是VLBWI发生IVH的独立保护因素,合并NRDS 3~4级、败血症是发生IV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AUC为0.790(95%CI:0.702~0.877),灵敏度为82.9%,特异度为64.6%,最大约登指数为0.475。结论:VLBWI合并NRDS 3~4级、败血症与脑室内出血密切相关,而母亲产前应用全疗程地塞米松、妊娠期高血压可以减少VLBWI脑室内出血的风险。根据上述危险因素,母亲孕期要加强产前保健工作,临床上对于产后有高危因素的VLBWI要早期行头颅影像学检查,积极治疗相关并发症,尽减少IVH的发生。
郝萌萌魏裔君周恒王昭睿高雁翎
关键词:婴儿极低出生体重脑室内出血颅内出血
RDW对极出生体质败血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极出生体质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新生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0例极出生体质。根据是否发生败血症分为败血症组(25例)和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DW、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对极出生体质败血症的诊断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败极出生体质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败血症组的RDW、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于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CRP、PCT诊断极出生体质败血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721、0.686。RDW最佳截断值为17.2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00%、77.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DW、CRP、PCT是极出生体质败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极出生体质患败血症时RDW明显升高,且RDW有助于提高对败血症的诊断效能。
郭彬芳王海燕王玉春梁秀英张春燕许萍萍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败血症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初乳口腔滴注对极出生体质胃肠功能的影响
2023年
孕后期和分娩后7 d之内的乳汁称为初乳,含有丰富的细胞因子和免疫活性物质,拥有抗病毒、抑菌、杀菌及免疫调节等保护作用[1]。早产母体初乳较足月母体含有更高浓度的保护因子[2]。然而大多数极出生体质因脏器发育不成熟、胎龄小、体质,消化功能不成熟,容易出现喂养进程缓慢,发生喂养不耐受、新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等并发症,不利于生长发育[3]。极出生体质出生后就被收住新生监护病房致母婴分离.
应玲静戴玉璇陈美仙
关键词:初乳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胃肠功能
出生体质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极出生体质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影响因素,为RDS的防治和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33例收治入院的极出生体质(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分为RDS组和非RDS组,比较两组患的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VLBW RDS的影响因素。结果RDS组的胎龄、出生体质、1min Apgar、5min Apgar评分均于非RDS组(P<0.05),RDS组的住院时长、母亲孕产次、新生肺炎率、胎盘早剥率均高于非RDS组(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质、小胎龄、多孕产次、春冬季出生及胎盘早剥是VLBW RD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LBW患RDS受多因素共同作用,可通过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新生复苏水平等方式来改善RDS的发生情况。
刘凌薛丽丽江余明黄华飞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母乳嗅觉刺激干预与极出生体质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母乳嗅觉刺激对极出生体质预后的影响,为极出生体质的临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3例极出生体质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予以早产规范护理,试验组在早产规范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母乳嗅觉刺激,即将浸润母乳的纱布放置于距离极出生体质鼻孔2 cm处,每次喂奶前及足跟采血前均予以母乳嗅觉刺激。观察指标主要包括:经口喂养时日龄、完全肠内营养时日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呼吸暂停次数及呼吸暂停伴心动过缓次数、足跟采末梢血时心脏恢复至基线心率的时间、早产疼痛评分、宫外发育指标、常见并发症及住院总天数。结果试验组在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及达全肠营养时间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例数的比较无意义,P>0.05;试验组在体质增长及头尾增长上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恢复到出生体质时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在呼吸暂停及疼痛相关项目比较均好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在常见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的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母乳嗅觉刺激可以降经口喂养及肠内全营养的时间,有助于头围的增长,降了呼吸暂停时心动过缓的次数,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并有一定镇痛的效果。
杜姗何晋荣曹顺利牛世平李炳辉王文学张浩左莉莉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
出生体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极出生体质(VLBW)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52例2015年6月—2020年5月出生的胎龄<32周、出生体质<1500 g的早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根据是否诊断为BPD将其分为BPD组和非BPD组,比较两组患者BPD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独立高危因素。结果共有245例极出生体重被纳入本研究。其中确诊BPD的患71例,发病率29.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胎龄、出生体质、性别、吸氧时间、机械辅助通气时间、CPAP通气时间、PS使用、动脉导管未闭(PDA)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质和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是BPD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早产孕母BPD发病率较高(P<0.05);非BPD组产前糖皮质激素使用率高于BPD组(P<0.05);BPD组与非BPD组在产妇年龄、分娩方式、胎膜早破、产前感染、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糖和妊娠期甲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胎龄、出生体质和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是极出生体重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早产、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减少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是预防BPD的重要措施;对于患有BPD的早产尤其要注意PDA的发生。
黄列郭宁程美乐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高危因素

相关作者

韩树萍
作品数:312被引量:2,030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META分析 母乳
范玲
作品数:206被引量:1,714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护士 早产儿 新生儿 护理人员
余章斌
作品数:256被引量:1,337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早产儿 META分析 新生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母乳
王杨
作品数:98被引量:493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婴儿
周洁玉
作品数:46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低出生体质量儿 早产儿 PICC并发症 集束化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