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8篇“ 体育纠纷“的相关文章
体育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构建
2024年
随着体育运动的全民化、商业化、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引发了各种矛盾纠纷体育纠纷的主体多元、类型多样,不同的纠纷解决机制各有利弊,需要综合运用调解、体育组织内部纠纷解决、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体育纠纷。新修订的《体育法》建立了体育仲裁基本制度,填补了长期以来体育仲裁制度缺失的空白,但体育仲裁与商事仲裁、劳动仲裁之间的关系以及仲裁制度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还不够,需要理顺不同纠纷解决机制的关系,建立互相衔接、有机协调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
黄兰雁
关键词:体育纠纷体育仲裁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体育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构建研究
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纠纷日益增多,给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挑战。因此,构建有效的体育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分析了体育强国建设与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关系,指出完善的解决机制对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作用。通...
韩野宋国帅荆雯
关键词:体育强国体育纠纷体育仲裁
多层次体育纠纷解决机制中人民法院主管边界的审查路径
2024年
2022年新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确立了我国由各体育协会内部争议解决机构、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等主管主体共同构建的多层次体育纠纷解决体系,为体育纠纷专业、高效化解提供了多元救济途径。然而,当下对各解纷机制受理纠纷的逻辑关系缺乏梳理,造成当事人救济选择困惑、各机制定位混乱、争议解决效益折损。以一起界定各体育纠纷解决机制间主管边界的司法案件为引,分析各机制的法律属性和裁决效力,厘清各机制间的主管边界,确定主管权的审查规则。从人民法院角度,判断体育纠纷的个案主管权,应当以鼓励体育自治为导向,尊重体育纠纷处理专业性、封闭性的特点与效率要求,同时以司法保障当事人救济权益为底线,确保体育纠纷专业、高效、终局性解决。体育协会内部争议解决的约定不产生排除法院主管权的效果,当事人可就相关纠纷直接提起诉讼。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仲裁的约定可排除法院主管权,仲裁合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相关规定的,法院应裁定驳回起诉。
李非易刘子娴
关键词:体育纠纷
论中国独立调解体育纠纷的法治化进路——基于十国体育纠纷调解机制的对比分析
2024年
我国职业体育引发的体育纠纷迫切需要健全多元化体育纠纷调解机制进行解决。调解在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被誉为宝贵的“东方经验”,而体育纠纷调解作为全新的法律服务模式,有助于推动体育纠纷多元地、快速地和有效地解决,但是我国现行体育纠纷调解机制存在主体独立性不足、制度与规范欠缺等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分析域外体育调解机制,主要从组织形式、机构性质、可调解纠纷范围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域外体育纠纷调解机制具有主体专门化与独立、程序规范化、范围限定与扩展等特征。基于此提出建议:1)在我国现有体育仲裁机构中增设体育纠纷调解机构;2)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作为我国体育调解制度内容的基本依据;3)以当事人自愿原则为基础界定体育纠纷范围;4)配备专业体育纠纷调解员。
王慧
关键词:体育纠纷法治化
论我国竞技体育纠纷化解机制的转型与进路
202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修订确立了当前我国体育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基本框架。在“体育强国”背景下,竞技体育纠纷解决内外衔接机制具有较强的现实需求。当前,竞技体育活动具有法律关系模糊化、网络平台植根性等特性,极易产生各类纠纷,亟待高效专业的衔接机制的转型。在当下解纷机制的实际运行中,该类纠纷的法律关系日趋多样化,加之体育组织本身运行不畅,不同解纷手段的价值偏向难以调和。因此,应通过优化行业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强化新型分类处理机制等方式实现内外解纷手段的衔接,从而实现解决手段高效性与结果公正性的平衡。
郑凯思
关键词:体育强国体育仲裁
体育纠纷调解及其制度构建
2023年
随着我国体育行业和体育事业的高速发展,体育纠纷的特殊性对体育纠纷解决的独特需求也越发显现。调解不仅能够迅速化解纠纷,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促进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在体育纠纷的多元化解决体系中,调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既是体育纠纷解决、体育权益保障、体育救济制度完善的必然需求,也是我国调解行业拓宽服务领域的必然选择。结合体育纠纷的特性,借助我国商事调解制度现代化格局的发展,构建出更加高效、便捷、公正的体育商事调解模式。
李泽豪
关键词:体育纠纷商事调解
多元解纷的法治协同:内部体育纠纷的司法治理被引量:5
2023年
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下,司法权介入体育协会内部纠纷既体现了公权力规制与私权利保障的关系,也彰显了民主自治与法治原则的良性互动。当前内部体育纠纷的司法治理机制存在规制范围不清、主体适格性存疑、法律依据缺位等问题,因而有必要明确司法治理边界,完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融通路径。新修订《体育法》从规定不同救济机制的受案范围、规范体育组织行为、确立体育组织权责体系、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等进一步强化了内部体育纠纷的法治保障体系。在分析转型期社会治理的行动逻辑与演化趋势的基础上,论证保障司法的有序介入与体育治理的价值趋同,并基于体育治理的制度特性以及自治与法治的关系,提出协会内部救济、仲裁、调解等适配机制和司法救济应在内外结合的双重架构下有效衔接,进一步明确司法权介入内部体育纠纷的时间、范围和法律依据等问题,从而有效厘定内部体育纠纷的司法治理边界。
刘谢慈
关键词:体育法司法审查社会治理
竞技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与完善——以体育仲裁制度为切入点被引量:1
2023年
竞技体育运动在当前繁荣发展的同时,与之相关的竞技体育纠纷也随之出现。鉴于竞技体育纠纷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现有争端解决机制已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应对不足。为此,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专章设立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为丰富竞技体育纠纷解决手段、完善体育纠纷解决制度提供了新元素,也开辟了仲裁解决体育纠纷的新路径。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对体育仲裁案件受理范围等事项多为原则性规定,实践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其中,关于竞技体育纠纷界线划分不明确和争议解决机构受案范围不明确的问题较为集中,原因在于前述事项不仅涉及当事人对具体纠纷解决途径的选择,还事关具体纠纷解决机构的职能定位以及不同机构间的程序衔接。对此,本文以体育仲裁为研究背景,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条文规定对竞技体育受案范围进行教义学解释和实证分析,从学理上为体育仲裁与其他体育争议解决方式的区分提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标准,妥善处理不同机制之间的衔接问题,构建符合我国实践要求的体育仲裁体系和司法审查体系。
马军马志文
关键词:竞技体育体育仲裁受案范围程序衔接
僭越与规制:社会体育纠纷中行使体育权人与他者的权利冲突研究
本研究以社会体育纠纷中的权利冲突为研究对象,权利冲突是指特定的时间、地点与场合下,因法律未对冲突主体各自被视为权利边界进行清晰的界定,而导致权利边界呈现不确定、模糊的状态,从而使冲突双方关系出现不和谐、矛盾。体育中的权利...
陈凡
关键词:体育纠纷权利冲突僭越规制
中国残疾青少年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问题审视和路径优化——基于对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案例的考察
2023年
残疾青少年体育纠纷除具有体育纠纷的特殊性以外,还具有公益性、扶助性等自身特点。运用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在梳理中国残疾青少年体育权利和纠纷解决机制历史的基础上,考察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残疾青少年体育纠纷的经典案例,对其解决机制与特点进行分析。在新修订《体育法》的实施背景下,提出残疾青少年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优化路径:构建校内调解机构、鼓励第三方调解机构解决残疾青少年体育纠纷;构建内外结合的体育仲裁体系,设置快速体育仲裁程序;完善残疾青少年体育诉讼机制,注重诉调对接,引入临时禁令制度。
谢可欣张利民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体育纠纷纠纷调解体育强国

相关作者

郭树理
作品数:94被引量:623H指数:1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研究主题:体育仲裁 体育纠纷 国际体育仲裁院 体育 奥运会
于善旭
作品数:200被引量:1,635H指数:24
供职机构:天津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体育 社会体育指导员 体育法学 体育法治 体育法
谭小勇
作品数:82被引量:685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政法学院
研究主题:体育 职业体育 反垄断 体育法治 体育法
高升
作品数:76被引量:535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体育 健康 普通高校 全民健身 体育纠纷
姜熙
作品数:90被引量:744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政法学院
研究主题:体育法 职业体育 反垄断 体育法治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