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9篇“ 体质量增长“的相关文章
- 初产妇孕前体质量指数和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其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及巨大儿发生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调查初产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长(GWG)情况,探究两者与其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及巨大儿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产科收治的行阴道试产的初产妇248例。按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21例,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组(227例);按有无巨大儿分为巨大儿组(18例)和非巨大儿组(230例);按孕前BMI分为低体质量组(43例)、正常体质量组(181例)及超重/肥胖组(24例);按GWG分为增长不足组(42例)、增长正常组(107例)及增长过多组(99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BMI、GWG对初产妇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巨大儿发生的影响。结果剖宫产组超重/肥胖、GWG增长过多比例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组超重/肥胖、GWG增长过多比例高于非巨大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超重/肥胖、GWG增长过多为初产妇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超重/肥胖、GWG增长过多为初产妇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前BMI、GWG与初产妇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巨大儿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孕前超重/肥胖、GWG增长过多可明显提升初产妇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巨大儿发生风险;推荐加强育龄期妇女孕前及孕期体质量管理,合理控制孕前BMI及孕期体质量增长,以改善母婴结局。
- 黄水玉陈月秋
- 关键词:巨大儿剖宫产阴道分娩体质量指数体质量增长
- 孕前体质量指数、孕期体质量增长与母婴结局、胎盘转运效率的关联性分析
- 2024年
- 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长是妊娠过程中两个重要的营养状态指标,已被证实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密切相关[1]。孕前肥胖或超重以及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快的孕产妇,其不良孕产结局发生风险更高,而孕期体质量增长不足则可能导致低出生体质量儿等问题。
- 崔双朱士杰余颖顾雷君
-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孕前
- 2型糖尿病患者妊娠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背景鉴于2型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除了控制血糖,了解妊娠期体质量增加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非常重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孕妇妊娠期增重情况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2—2020年建档并分娩的691例2型糖尿病妇女,根据中国《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推荐值标准》进行分类,分为增重不足组(n=143)、增重适宜组(n=289)、增重过多组(n=259)。比较三组人群的妊娠期增重特点、母体结局、新生儿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妊娠期增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增重适宜组相比,增重过多组增加剖宫产(aOR=1.626,95%CI=1.110~2.382)、子痫前期(aOR=1.997,95%CI=1.071~3.677)、巨大儿(aOR=1.948,95%CI=1.175~3.230)及大于胎龄儿(LGA)(aOR=2.090,95%CI=1.321~3.306)的发生风险,降低阴道顺产率(aOR=0.617,95%CI=0.415~0.918);增重不足组降低LGA的发生风险(aOR=0.497,95%CI=0.255~0.970),但对小于胎龄儿(SGA)的发生无影响(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孕前BMI≥24.0 kg/m^(2)的增重过多组剖宫产、子痫前期、LGA的发生风险增加[aOR及95%CI分别为:1.673(1.082~2.587)、1.961(1.022~3.761)、2.031(1.221~3.379)],阴道顺产率降低(aOR=0.589,95%CI=0.372~0.933);孕前BMI≥24.0 kg/m^(2)的增重不足组LGA的发生风险降低(aOR=0.487,95%CI=0.237~0.999)。孕早期、中期、晚期增重过多是巨大儿[aOR(95%CI)分别为1.07(1.00~1.15)、1.16(1.03~1.31)、1.16(1.06~1.27)]和LGA[aOR(95%CI)分别为1.08(1.01~1.16)、1.13(1.02~1.26)、1.16(1.07~1.26)]的危险因素;孕晚期增重过多是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aOR=1.13,95%CI=1.02~1.24;aOR=1.14,95%CI=1.03~1.26),孕中期、晚期增重过多是剖宫产的危险因素(aOR=1.11,95%CI=1.02~1.21;aOR=1.09,95%CI=1.02~1.17)。结论妊娠期增重过多增加了2型糖尿病孕妇发生LGA、巨大儿、子痫前期、剖宫
- 贾建瑞严欣张黎锐郑薇李光辉
- 关键词:妊娠期
- 白噪音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对早产儿体质量增长及睡眠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白噪音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对早产儿体质量增长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佛山市顺德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白噪音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睡眠情况、体格生长发育各指标、喂养质量及神经行为。结果观察组安静睡眠周期(QSC)平均时间、QSC总时间长于对照组,QSC中断次数、QSC平均间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QSC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体质量、头围、身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低于对照组,喂养效率、吸吮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神经行为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噪音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可改善早产儿的睡眠质量与神经行为,促进体质量增长,提高喂养质量。
- 周玲李豪陈宝英徐萍刘弯
- 关键词:早产儿体质量
- 早产儿早期体质量增长速率与矫正月龄12个月时神经发育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研究早产儿早期体质量增长速率与矫正月龄12个月时神经发育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84例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出生到矫正月龄40周时的体质量增长速率分为低速率组[<10g/(kg·d),n=36]和高速率组[≥10g/(kg·d),n=48]。比较两组矫正月龄3、6、12个月体格指标、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分,采用Pearson法分析早期体质量增长率与矫正月龄12个月神经发育情况的相关性。结果:矫正月龄3、6、12个月,高速率组身长、体质量、头围均高于低速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矫正月龄6、12个月发育商、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评分均高于矫正月龄3个月,且矫正月龄12个月各项评分高于矫正月龄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月龄6、12个月,高速率组各项评分高于低速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期体质量增长速率与发育商、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评分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产儿早期体质量增长速率会影响矫正月龄12个月时的体格指标和神经发育,早期体质量增长速率越慢,矫正月龄12个月时神经发育程度越低。
- 英俊李娟
- 关键词:早产儿神经发育
-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下孕早期生活方式规划对超重肥胖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体质量增长、维生素D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下孕早期生活方式规划在超重肥胖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超重肥胖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62例给予孕期健康宣教,ITHBC组62例给予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下的孕早期生活方式规划,对比两组的体质量增长情况、血脂水平、血糖控制情况、维生素D水平、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和妊娠结局。结果ITHBC组体重增长率均低于常规组,体重总增长合格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干预后1个月较干预前、干预后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THBC组甘油三酯、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常规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常规组高(P<0.05);ITHBC组维生素D水平均较常规组高(P<0.05);ITHBC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巨大儿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较常规组低(P<0.05),两组孕妇胎膜早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THBC理论下孕早期生活方式规划能有效控制超重肥胖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体重增长,调节血糖及血脂代谢,提高维生素D水平,预防妊娠期糖尿病,避免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
- 李文丹李芳孙黎宋颍丽
- 关键词:超重肥胖妊娠期糖尿病
- BMI与孕期体质量增长对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及妊娠结局影响的分析
- 2024年
- 探究分析BMI与孕期体质量增长对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抽取自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疗的110例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为观察对象,对纳入研究中的孕妇BMI和孕期体质量增长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低BMI的28例设为A1组,正常BMI的45例设为B1组,高BMI的37例设为C1组。低体质量增长的26例设为A2组,正常体质量增长的46例设为B2组,高体质量增长的38例设为C2组。分别比较六组孕妇的糖尿病发生率、妊娠结局和分娩方式。结果 (1)相较于C1组,A1组和B1组孕妇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更低,自然分娩率更高,妊娠结局更好(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早产、产后出血、肩难产等发生率更低),P<0.05;A1组和B1组的糖尿病发生率、妊娠结局和分娩方式比较差异较小,P>0.05;(2)相较于C2组,A2和B2组孕妇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更低,自然分娩率更高,剖宫产率更低,妊娠结局更好(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早产、产后出血、肩难产等发生率更低),P<0.05;A2组和B2组的糖尿病发生率、妊娠结局和分娩方式比较差异较小,P>0.05。结论 BMI与孕期体质量增长对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孕前高BMI和孕期高体质量增长的情况下,孕妇在孕期更容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率和产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也较高。
- 高梦珍沈慧
- 关键词:孕妇妊娠期糖尿病BMI体质量
- 孕妇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与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质量增长的相关性
- 2023年
- 目的探讨孕妇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与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质增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在天津市津南区中医医院产前检查孕妇150例,在孕24~28周时行75 g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检查,对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质量增长情况监测并分析结果。结果150例孕妇根据OGTT试验结果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者26例,患病率为18.33%,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空腹血糖、1 h血糖、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质量增长均明显高于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超重及肥胖率分别为32.00%、8.00%,明显高于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8.67%、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孕妇OGTT试验空腹血糖、1 h及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质量增长之间均有正相关性(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超重及肥胖、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快是引起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前超重和肥胖、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快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对于存在以上状况的孕妇应予重点关注并且进行体质量控制,以预防和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 常彦飞
- 关键词:葡萄糖耐量试验体质指数体质量增长
- 孕前体质量指数和妊娠期体质量增长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不良结局的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妊娠期体质量增长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溧水区人民医院1510例孕母及婴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妊娠期体质量增长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联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妊娠期体质量增长与新生儿出生不良结果发生风险的关联关系。结果 孕前低体质量、超重、肥胖女性的发生率8.87%、18.08%、8.68%;随着孕前体质量指数的增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增加趋势;超重及肥胖女性,发生巨大儿及大于胎龄儿的风险增加;整体上,妊娠期体质量增长不足时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体质量增长过多时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高、发生巨大儿及大于胎龄儿的风险增加;不同的孕前体质量指数,当妊娠期体质量增长不同时,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及不良结局亦不同。结论 孕前超重及肥胖增加了新生儿发生巨大儿及大于胎龄儿不良结局的风险,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因妊娠期体质量增长不同、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及不良结局不同。根据孕前体质量指数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有助于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可能性。
- 魏红娟夏煜
- 关键词:出生体质量巨大儿大于胎龄儿
-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体质量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孕妇妊娠体质量对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20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于孕期对产妇进行全程观察,记录孕产妇的孕前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与孕期体质量指数变化以及最终妊娠方式与妊娠结局,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前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孕期体质量变化对于妊娠结果的影响。结果:孕前BMI表达与妊娠期糖尿病存在一定相关性,较高孕前BMI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高于标准与较低BM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增长量对于部分妊娠结局具有影响,随着体质量增加量的升高,产妇非助产妊娠降低,剖宫产率增加;高胆红素血症、羊水过多、新生儿窘迫、大胎龄儿、高血压的发生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增长量较低的患者羊水过多、胎盘早剥、产后出血、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窘迫、大胎龄儿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而言,体质量增加可对分娩结局产生影响,增加不良妊娠发生率,应合理控制孕期体质量。
- 林芳潘东娜龚明霞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体质量指数血糖
相关作者
- 华绍芳

- 作品数:84被引量:45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胰岛素 子痫前期 子宫内膜癌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 王佩

- 作品数:7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 肠道菌群 体质量增长 BMI
- 李光辉

- 作品数:126被引量:1,524H指数:2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 研究主题:妊娠期糖尿病 孕期增重 妊娠期 巨大儿 妊娠
- 张立国

- 作品数:33被引量:184H指数:8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透析间期 血液透析 依从性调查
- 陈友明

- 作品数:101被引量:209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克氏原螯虾 小龙虾 池塘 养殖池塘 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