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0篇“ 促透剂“的相关文章
新型DMI在化妆品领域应用研究
2024年
化妆品引入活性成分皮吸收已逐步普及,皮吸收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化妆品的效果。文章分析了化妆品活性成分的原理,并对新型异山梨醇酐二甲醚(DMI)的原理和性能进行了探究,并进一步采取荧光素钠渗法对DMI的效果开展了实验验证,以期为化妆品新型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张威胡纯秋陈剑晖
关键词:化妆品活性成分促透剂DMI
磷脂类离子液体经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脂类离子液体经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医药技术领域。该磷脂类离子液体经皮包括有机盐;有机盐通过阴离子与阳离子通过库仑引力结合形成,阴离子包括磷酸异辛基酯,阳离子包括有机胺。该磷脂类离子液体经...
杨德功 杨春荣 陈雪君 洪冰蓉 刘琳
非洛地平组合、非洛地平经皮给药制及经皮递送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种非洛地平组合、非洛地平经皮给药制及经皮递送装置,至少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下述重量份的组分:<Image file="ZY_1.GIF" he="502" imgContent="drawing" im...
岳洋徐壁雄马丹丹
含羟基芳香族及单萜醇类脂肪酸酯的构建及其活性评价
目的 本课题以含羟基芳香族和单萜醇[α-萜品醇(TER)、薄荷醇(MEN)、香叶醇(GER)、香茅醇(CIT)、丁香酚(EUG)和肉桂醇(CIN)]及其脂肪酸酯类衍生物作为,选择布南色林(BLO)和罗匹尼罗(ROP...
张金伟
关键词:体内外相关性
溶液系统中单萜醇酯类对茶碱经皮渗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采用酰氯法以单萜醇[α-萜品醇(TER)、L-薄荷醇(MEN)、香叶醇(GER)和香茅醇(CIT)]作为先导化合物与脂肪酸[庚酸(C7)、肉豆蔻酸(C14)、硬脂酸(C18)和油酸(dC18)]反应合成系列脂肪酸单萜醇酯衍生物。以离体兔皮为屏障,利用水平卧式双室扩散池进行体外渗试验,考察单萜醇及其系列单萜醇酯衍生物对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溶液中茶碱(1)体外渗行为的影响。与空白组(不加)相比,α-萜品醇庚酸酯(TER-C7)、L-薄荷醇庚酸酯(MEN-C7)、香叶醇油酸酯(GER-dC18)、香茅醇油酸酯(CIT-dC18)对1均有显著效果(P<0.05)。在所探究的环状单萜醇酯中,MEN-C7对1的效果最佳;在受试的链状单萜醇酯中,GER-dC18对1的效果最佳。上述2组中1的8h累积过量分别是空白组的3.02和1.86倍。环状及链状单萜醇酯衍生物对1均有显著效果,其中环状单萜醇酯MEN-C7的效果更优,有望用于经皮给药制的开发。
逯新坤刘慧杰张金伟张志兰魏文静赵利刚
关键词:茶碱促透剂体外渗透分子模拟
三种对维生素B1体外皮吸收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氮酮、丙二醇、冰片对VB_(1)体外皮吸收的进效果。方法建立VB_(1)含量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比较VB_(1)的24h累积过量和皮速率。结果在前述色谱条件下,VB_(1)在1.000~500.0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1%、3%、5%的氮酮、丙二醇、冰片对VB_(1)的皮速率常数Jss(μg·cm^(-2)h^(-1))分别为:0.91、33.494、3.1678、4.441、2.9508、1.2738、14.493、8.9294、7.5166。结论三种中,3%的氮酮进VB_(1)体外皮吸收的效果最好。
耿战辉邹挺刘晋李晋杰郑志强崔燕王庆伟
关键词:促透剂透皮吸收
综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皮肤电阻法对几种效果的比较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快速评价皮吸收进效果的方法,并比较综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皮肤电阻法的评价结果。方法以氨茶碱作为模型药物,氮酮、薄荷醇、冰片、油酸及其联用作为,SD大鼠背部离体皮肤作为渗屏障,HPLC测定接收液中的药物浓度,计算累积渗量、渗系数、稳态流量、滞后时间和增渗倍数,运用综合主成分分析法对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测定在作用下的大鼠皮肤电阻随时间的变化,评价对皮肤的作用程度。结果用Franz扩散池方法结合综合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对氨茶碱有效果的有油酸加冰片以及薄荷醇,且油酸加冰片的效果大于薄荷醇;用皮肤电阻法测得有作用的是油酸加冰片、薄荷醇加氮酮、薄荷醇、氮酮、油酸、冰片加氮酮以及薄荷醇加冰片,且作用程度依次递减。采用皮肤电阻法评价的效果与采用体外皮吸收试验评价的结果基本平行(r=0.8869)。结论综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皮肤电阻法都可以客观评价的效果,且2种方法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莫颖诗陶昊麟钟景斌刘文彬刘文彬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促透剂经皮给药
化学丙二醇及超声技术对白脉软膏经皮渗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提高白脉软膏经皮渗量,考察了物理和化学不同方式对白脉软膏的作用。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皮实验,以小鼠腹皮作为实验材料,分别用3%丙二醇处理皮肤、皮过程加入超声理疗仪作为化学组和超声组,单因素考察方法优选超声的条件,并以Q_(EF)和ER为性能考察指标,比较两者对白脉软膏的作用。结果显示,3%丙二醇化学组中对甘草酸铵、甘松新酮和姜黄素的性能分别是空白组的1.74、1.60、3.73倍,可明显提高白脉软膏的整体渗效率,且3%丙二醇对各成分的综合效果为姜黄素>甘草酸铵>甘松新酮。超声组中不同超声功率的性能为1.0 W依次优于2.0 W和0.5 W,不同超声时间为5 min依次优于3 min和8 min,不同超声频率为1 MHz优于3 MHz,因此超声的最佳条件为1.0 W-5 min-1 MHz,在该条件下对甘草酸铵的经皮渗性,超声的Q_(EF)和ER均优于3%丙二醇,而对甘松新酮和姜黄素的经皮渗性,3%丙二醇的Q_(EF)和ER均优于超声,因此在临床应用同时含有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白脉软膏时可采用3%丙二醇结合超声进行。该研究为白脉软膏及其他皮制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竺楹银梁军肖五庆任智宇钟宛凌李花花席铖武慧超杜守颖
关键词:丙二醇经皮渗透
一种基于动物模型评价对口含烟烟碱代谢影响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动物模型评价对口含烟烟碱代谢影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雄性豚鼠,麻醉后做颈静脉埋管;2)对恢复进食1‑2天后的豚鼠使用异氟烷进行气体麻醉,将多种添加不同...
付亚宁李英研陈欢侯宏卫于捧捧王红娟田雨闪韩书磊刘彤胡清源
文献传递
非洛地平组合、非洛地平经皮给药制及经皮递送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种非洛地平组合、非洛地平经皮给药制及经皮递送装置,至少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下述重量份的组分:<Image file="DDA0003487546770000011.GIF" he="502" imgCo...
岳洋徐壁雄马丹丹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王晖
作品数:356被引量:2,322H指数:22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薄荷醇 透皮吸收 促透剂 动物模型 急性胰腺炎
方亮
作品数:93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经皮吸收 贴剂 游离碱 透皮贴剂 压敏胶
兰颐
作品数:32被引量:201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研究主题:促透剂 当归 HACAT细胞 体外透皮试验 超临界提取物
吴清
作品数:263被引量:1,355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研究主题:中药药剂学 体外释放 当归 正交试验 中药
叶金翠
作品数:65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雌二醇 石杉碱甲 对映体选择性 促透剂 雌二醇控释贴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