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65篇“ 保乳治疗“的相关文章
- 肿瘤整形切口联合容量移位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肿瘤整形切口联合容量移位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治疗及美容效果。方法:选取符合保乳条件且有保乳意愿病人96例,根据病人意愿分为整形保乳组和常规保乳组,各48例。整形保乳组根据肿瘤位置及大小,个体化、灵活选择肿瘤整形保乳常用的双环法、网球拍、蝙蝠翼、平行四边形等切口,在切除肿瘤的同时,通过容量移位技术填充肿瘤切除部位的缺损,达到美容保乳目的;常规保乳组行肿瘤及周围腺体组织扩大切除后,仅行腺体部分缝合。比较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感染、皮下积液发生情况及引流量等围手术期指标,并采用Harris美容评分及问卷调查评估2组术后6个月的美容效果、乳房满意度、复发转移及再手术情况。结果:整形保乳组较常规保乳组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多(P<0.01),术后3 d总引流量减少(P<0.01),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皮瓣坏死及切口裂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整形保乳组美容效果及病人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保乳组(P<0.01),2组肿瘤局部复发、转移及再次手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整形切口联合容量移位将肿瘤切除与整形技术相结合,兼顾美学效果,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及肿瘤复发转移风险,为病人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治疗选择,提升了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 刘先富张晓静陈延松张浩乔梦祥
- 关键词:乳腺肿瘤
- 我国乳腺癌保乳治疗研究进展
- 2024年
-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及我国女性发病率第一的癌症,且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影响女性生命健康。长期以来,乳腺癌根治术一直是乳腺癌外科治疗的经典术式,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乳腺癌被早期诊断,外科治疗理念由“最大可耐受治疗”向“最小有效治疗”转变,各国保乳治疗的实施率越来越高,但我国保乳治疗率尚处于较低水平,如何增强公众对保乳治疗的认识、提高保乳治疗率成为临床探讨的热点话题。
- 温博涵韩宝三
- 关键词:发病率复发率乳腺癌保乳治疗
- 乳腺MRI对保乳治疗及同侧乳腺肿瘤复发评估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乳腺癌保乳治疗(breast conservation therapy,BCT)是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之一,保乳治疗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ips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IBTR)是临床实践中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已证实手术切缘阳性、缺少放疗或系统治疗是保乳术后IBTR的高危因素,而不同患者预后各异,仍有待进一步开展风险分层评估。如何早期预测及准确诊断保乳术后IBTR是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保障。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在保乳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中体现出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MRI在保乳治疗及术后IBTR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 李金辉尤超瞿飞麟顾雅佳彭卫军
- 关键词:保乳治疗磁共振成像
- 乳腺MRI对保乳治疗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及复发后二次手术后远处转移的风险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对乳腺癌保乳治疗患者术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ips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IBTR)及其二次术后远处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保乳手术的6807例乳腺癌患者。其中67例发生IBTR并在本院完成术前MRI检查,按照年龄、临床分期、纤维腺体密度进行1∶2匹配,纳入134例无复发患者作为对照。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MRI特征及临床病理学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明确可预测IBTR的独立因素。此外,在67例发生IBTR的患者中,筛选出47例接受了二次手术同时具有复发灶MRI图像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2.0个月(范围1.9~101.1个月),其中15例发生了远处转移,32例没有发生远处转移。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与二次术后远处转移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学资料中的组织学分级、阴性切缘距离及分子分型,临床资料中有无术后辅助放疗以及术前MRI中的背景实质强化(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BPE)水平、病灶强化类型和病灶乳头及皮肤增厚凹陷均与术后IBTR相关(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BPE、非肿块病灶、乳头及皮肤增厚凹陷和分子分型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和三阴性乳腺癌,以及术后未接受放疗是发生IBTR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在47例接受了二次手术并具有复发灶MRI图像的患者中,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ER2-和术前MRI中的高BPE水平与二次术后远处转移的高风险相关。结论:术前MRI对辅助临床管理预保乳和IBTR患者有所裨益。术前MRI中的高BPE、非肿块病灶、乳头及皮肤增厚凹陷提示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高风险,而复发灶MRI中的高BPE与二次术后远处转移的发生
- 李金辉瞿飞麟尤超顾雅佳彭卫军
- 关键词:二次手术
- 中央区乳腺癌保乳治疗与乳房切除的结局分析
- 2023年
- 目的比较中央区乳腺癌(CLBC)保乳治疗(BCS)与乳房切除术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CLBC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保乳手术的乳房美容效果,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患者整体舒适度,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保乳患者与乳房切除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结果保乳组患者术后整体舒适度优于乳房切除组患者(P<0.01)。保乳组出现切口裂开1例、局部脂肪液化3例、腋窝积液1例。乳房切除组出现腋窝积液3例、皮肤切缘瘀黑愈合迟缓5例、术后乳头表皮红肿脱皮3例。两组患者均未见皮瓣及乳头、乳晕感染坏死。随访期间,保乳组局部复发2例,区域淋巴结复发转移2例,远处转移4例;乳房切除组局部胸壁复发6例,区域淋巴结复发转移5例,远处转移14例。两组复发、远处转移及无复发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S是CLBC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保留乳房外形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叶谋瑶何中南凌雪君杨剑波
- 关键词:乳房切除术乳头乳晕复合体
- 简化版乳腺癌治疗结局量表的汉化及在保乳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 目的:1.汉化、修订简化版乳腺癌治疗结局量表(Breast Cancer Treatment Outcome Scale,BCTOS-12),并检验其在我国保乳治疗患者群体中的信效度;2.应用中文版量表调查保乳治疗患者报...
- 佘峥娣
-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治疗量表信效度
- 乳腺癌保乳治疗与切缘精准评估技术
- 本书主要面向从事乳腺专业及相关医疗专业等专业人士,涵盖保乳治疗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乳腺癌保乳治疗的起源与发展,国际及国内乳腺癌保乳治疗现状以及主要面临的问题,保乳手术的适应征,术前准备、手术方式选择,保乳手术后放疗、保乳...
- 张国君
- 早期年轻乳腺癌患者局部治疗的选择:保乳治疗与乳房切除术预后的比较
- 背景与目的: 年轻乳腺癌患者(youngagebreastcancer,YABC)相较于老年患者具有预后较差,复发风险较高的特点。年龄是乳腺癌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是年轻乳腺癌患者最重要的局部治疗方法,但目前关于...
- 李睿
- 关键词:年轻乳腺癌保乳治疗乳房切除术
- 基于本底剂量计划功能的两种调强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背景乳腺癌患者受照的放疗剂量对治疗后生活质量有着较大影响。基于瓦里安Eclipse计划优化系统中的本底剂量计划(base dose plan,BDP)功能,对乳腺癌保乳治疗的患者设计调强技术和混合调强技术放疗计划,为BDP功能应用于临床提供数据支持。目的基于瓦里安Eclipse计划优化系统中的BDP功能,比较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情况下乳腺癌调强技术与混合调强技术的剂量学差异及验证通过率。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15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年龄35~65岁,均为女性。分别根据同一CT模拟定位图像设计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混合调强放射治疗(hybrid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Hy_IMRT)计划,比较不同计划95%、105%的处方剂量覆盖靶区体积的百分数(V95%、V105%)、靶区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egeneity index,HI)、最大剂量(D_(max))、平均剂量(D_(mean))、不同危及器官的剂量差异以及治疗计划机器跳数(monitor unit,MU),并采用瓦里安系统中的BDP功能对1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两种计划剂量验证对比,分析验证通过率。结果计划指标比较:Hy_IMRT计划中的计划靶区V105%、D_(max)、D_(mean)、CI低于IMRT(P<0.05);患侧肺D_(mean)、V20_(Gy)、V30_(Gy)、V40_(Gy),Hy_IMRT高于IMRT(P<0.05),左侧和右侧肺的V5_(Gy),Hy_IMRT均低于IMRT(P<0.05);心脏的D_(mean)、V10 Gy及V20_(Gy),Hy_IMRT低于IMRT(P<0.05),而心脏的V30_(Gy)、V40_(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乳腺D_(mean),Hy_IMRT低于IMRT(P<0.05);脊髓D_(max),Hy_IMRT低于IMRT(P<0.05);Hy_IMRT计划MU少于IMRT(P<0.05)。剂量验证结果:Hy_IMRT与IMRT通过率相似(P>0.05)。结论相比Hy_IMRT技术,IMRT的靶区有更高的平均剂量,在降低危及器官的高剂量区上更有优势;而Hy_IMRT能更好地保护危及器官的低剂量区,并提高治疗效率。
- 龚筱钦杨灵杰陈飞李春梅胡静戴春华游涛
-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术调强计划剂量学
- 乳腺癌保乳治疗与乳房重建手术生存比较:一项基于SEER数据库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 背景与目的:保留乳房手术联合放疗作为早期乳腺癌标准治疗方案之一,其安全性已受到认可。但随着乳腺癌治疗手段与理念的不断更新,保乳手术指征逐渐放宽,既往对保乳治疗(保乳手术联合放疗)安全性与预后的研究多为早期乳腺癌人群,且比...
- 李浩
-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治疗预后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张保宁

- 作品数:156被引量:1,905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保乳手术 早期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 林本耀

- 作品数:111被引量:71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预后 保乳治疗 乳腺癌预后
- 李金锋

- 作品数:123被引量:72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原发性乳腺癌 保乳治疗
- 王天峰

- 作品数:123被引量:898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原发性乳腺癌 预后
- 欧阳涛

- 作品数:146被引量:92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原发性乳腺癌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