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93篇“ 儒家伦理“的相关文章
- 儒家伦理
- 本书把枯燥的儒学经典形象化、趣味化、通俗化,辅之以教育载体丰富化与教育环境人文化,初步实现了“读经典之书、育雅德之人”的教育理念。出版机构能慧眼识珠,推而广之,有利于扩大影响,也必将激励基层教育工作者更加深入地针对青少年...
- 沈连柱主编
- 关键词:伦理学儒家
- 当代医疗的儒家伦理负载——回应评论者
- 2024年
- 为《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一书作出的11篇精彩评论予以回应,这些评论均认识到以问题为导向的当代医学伦理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同儒家伦理传统的思想和价值的密切相关性,同时指出当代儒家医学伦理学与现代西方伦理观点和价值难以若合符节。分析如何发展儒家美德理论来适当地解决这些问题,回答这些评论对于拙作提出的一些明确的批评意见,深入探讨如何继承儒家家风,在医疗保健领域延续和再兴儒家家庭主义伦理传统。最后,对于“儒家公共理性”与“儒家生命伦理观”的关系问题,作出初步反思,提出区域全球伦理学取代全球伦理学的构想。
- 范瑞平
- 关键词:儒家思想美德
- 儒家伦理道德资源融入高校道德教育研究
- 2024年
- 儒家文化是崇德的文化,以成为君子为人生追求,这与高校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具有内在一致性。立足新时代,合理挖掘儒家德育资源,将儒家伦理道德资源融入高校道德教育,准确理解其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维度的典型故事。真正领会融入的方法精髓,做到以学生为本,实现儒家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在融入的路径上,要把握思政课堂主渠道,深化道德认知;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强化道德践履;搭建网络德育新平台,创新道德教育的载体和形式。
- 刘楠楠
- 关键词:道德教育
- 中华文明突出特质的儒家伦理阐释
- 2024年
- 在中华文明走向现代、走向世界的征程中,儒家伦理思想发挥着重要作用,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彰显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与优秀品质。基于儒家伦理思想的视域,挖掘文化的智慧因子,立足中华文明的五大特征探析其伦理特质:以“历史会通”的形态彰显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以“哲学突破”的变革推进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以“家国一体”的观念孕育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以“天人合一”的思想形塑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以“中庸和谐”境界涵育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进而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与领悟力,筑牢中国文化的伦理根基,推进中华文明的现代性发展。
- 张东悦陈绪新
- 关键词:儒家伦理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文明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儒家伦理文化心理研究
- 2024年
- 在我国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凸显,人与自然的矛盾就是其中的关键之一。由于西方工具理性的泛滥,导致社会心理出现变化甚至扭曲,不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异化,也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关系出现严重裂痕。研究比较中西方文化心理差异,分析中国和谐态哲学对“生活世界”的守护与西方对立哲学对“生活世界”的分离,指出儒家伦理文化能够克服工具理性的负面影响,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儒家伦理文化肯定了人的存在的意义,对人与人关系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儒家伦理思想中以和为贵的中国文化哲学突破了对立的思维局限,具有超越对立的性质,也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哲学熏陶下形成的文化心理始终切近并守护着人与自然本身。
- 杨宇晨
- 关键词:儒家伦理文化心理
- 传统儒家伦理文明的再造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2024年
- 中华文明是一个连续文明体,传统儒家伦理文明为中华文明秩序奠定了价值根基,使得中华文明的性质和构成具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呼唤传统儒家伦理文明的再造,即通过对仁爱思想、中庸之道、五伦关系、天人合一、天下秩序等传统儒家伦理的现代诠释与转化,挖掘其蕴涵的根源性伦理精神、总体性实践智慧、人际交往原则、生态伦理理念、全球伦理原则等具有当代意义的伦理资源,将其融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中。
- 李富强
- 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空间智慧探论被引量:1
- 2024年
- 道德空间是指个体以道德规范来调节自我身心,自我与他人、社会,以及自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建构起来的价值空间。它体现为个体在道德关系场域中的得居其位和与外界的共生、共处状态。在以往伦理学理论体系中,道德空间并非显性范畴,但这并不能表明传统伦理思想体系中就没有这方面的思想智慧。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就隐藏着丰富的个体道德空间智慧:一是“养浩然之气”和“慎独”学说蕴含的个体身心维度的道德空间智慧,养浩然之气意味着个体恰当安置身心于身心关系场域,慎独意味着个体自我内求道德并以合德方式谨慎把握身心关系,因此它们都是个体身心维度的道德空间建构;二是“仁”“礼”统一学说蕴含的个体与他人、社会维度的道德空间智慧,仁指爱人利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以形成相互仁爱的人际关系,礼乃仁之具体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以及人们循礼而为所形成的礼和秩序,仁爱关系、礼和秩序都是个体人际维度的道德空间架构;三是“天人合一”学说蕴含的个体与自然维度的道德空间智慧,其中天即自然界,人是作为主体的存在,天人合一意味着天人合德,而天人合德即意味着人以道德规范来协调自我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共生、共处,从而展现出人与自然维度的道德空间意蕴。这些道德空间思想智慧对于人们协调自我身心关系,平衡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调节自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和启迪价值。
- 龚天平胡莹
- 关键词:身心关系人际关系天人关系
- 儒家伦理文化在当代学校德育中的价值及其实践路径
- 2024年
- 当代中小学伦理道德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为能够摆脱青少年德育困境,本研究便回溯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伦理文化,希望从儒家德育思想中汲取养分,反哺当代道德教育。同时,教育从业者应立足于当下我国德育的实际情况,辩证地对待传统儒学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复归传统又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由此,当代中国德育才能走出一条赋有真正中国特色的道路。
- 张肯
- 关键词:儒家伦理道德教育传统文化青少年
- 道德冷漠如何破除——以关怀伦理和儒家伦理为切入点
- 2024年
- 道德冷漠是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难点。当今由于功利论、义务论等西方思想的影响,道德冷漠已成为社会需要治疗的顽疾之一。在道德冷漠破除的可能性方案中,关怀伦理和儒家伦理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补之势,作为“组合拳”破除道德冷漠的现状,从而建立一个以关怀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网。同时,以关怀伦理作为切入进路,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此方案的可接受度,在破除道德冷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和谐社会方面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 周清扬
- 关键词:道德冷漠关怀伦理儒家伦理
- 明确同意还是推定同意:器官捐献同意制度的儒家伦理检视
- 2024年
- 目前世界上的器官捐献同意制度可以根据同意的主动程度分为明确同意和推定同意两种,推定同意制相较明确同意制而言更有助于提升器官捐献率,但推定同意在中国的文化适应性值得注意。通过孟子和荀子的伦理思想和儒家身体伦理观对明确同意制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推定同意制比明确同意制更加契合儒家伦理对理想社会的构想。但是在推行推定同意政策的时候,仍需注意儒家伦理的影响,确保逐步推进,同时确保捐献者知情同意。
- 龚建伟
- 关键词:器官捐献儒家伦理
相关作者
- 柴文华

- 作品数:187被引量:274H指数:7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 研究主题: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 现代新儒家 儒家伦理
- 邵龙宝

- 作品数:143被引量:36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儒学 儒家伦理 中西 儒家 人格建构
- 邓晓芒

- 作品数:325被引量:2,258H指数:2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形而上学 黑格尔 哲学 自由意志 中西
- 陈少明

- 作品数:117被引量:607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
- 研究主题:中国哲学 哲学 儒家伦理 儒学 《论语》
- 王泽应

- 作品数:274被引量:1,383H指数:18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伦理 伦理思想 伦理学 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