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篇“ 儿科HIV感染“的相关文章
儿科HIV感染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使用(一)(1)背景被引量:1
2008年
1 背景 1.1产前HIV暴露的识别HIV感染婴儿的全程治疗需要尽早识别HIV暴露婴儿,这可通过在妊娠前和妊娠期识别HIV感染妇女来发现。HIV感染妇女的早期识别对这些妇女的健康和HIV暴露及HIV感染儿童的监护很重要。在产前母亲HIV感染筛查的意义:
骆成榆黄琴陈良徐伟民巫善明
关键词:儿科HIV感染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儿科HIV感染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使用(二)(2)儿科HIV感染的监护被引量:1
2008年
2 儿科HIV感染的监护 2.1儿童免疫学指标内科医生解释儿童CD4^+T细胞计数必须考虑年龄差异。在非HIV感染健康婴儿,其CD4^+T细胞计数和百分值明显较非感染成人为高,并在6a时缓慢下降到成人值。对HIV感染儿科临床和免疫学阶段应包括年龄相关免疫抑制的含义。
骆成榆黄琴陈良徐伟民巫善明
关键词:儿科HIV感染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儿科HIV感染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使用(三)(3)治疗推荐被引量:1
2008年
3 治疗推荐 3.1一般考虑对有HIV感染免疫学或临床症状的HIV感染儿童,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已提供了明显的临床疗效,特别是更有效的治疗已成为可能。用齐多夫定(ZDV),去羟肌苷(ddI),拉米夫定(3TC)或司他夫定(d4T)单药治疗的初始临床试验表明在神经发育,生长及免疫学和/或病毒学状况有明显进步。
骆成榆黄琴陈良徐伟民巫善明
关键词:儿科HIV感染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儿科HIV感染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使用(七)(13)更换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使用
2008年
13更换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13.1何时更换抗反转录病毒治疗采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病人需要仔细监护药物依从性,病毒学,免疫学,和临床应答及药物非耐受性和毒性。以下是可能需要更换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主要指征:①根据病毒学,免疫学,或临床指标,有疾病进展的证据,近期方案失败;
骆成榆黄琴陈良徐伟民巫善明
关键词:儿科HIV感染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儿科HIV感染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使用(五)(6)抗反转录病毒方案初始治疗的推荐;(7)儿童初始治疗极力推荐方案被引量:1
2008年
6 抗反转录病毒方案初始治疗的推荐 在儿科病人,不同治疗方案的直接比较的HAART随机Ⅲ期临床试验可供参考;大多数儿科药物资料来自Ⅰ/Ⅱ期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试验及非对照、开放研究。对儿童最佳的初始治疗的推荐,随着新材料的可利用性、新治疗或药物剂型的发展及对后期毒性的认识而作不断的修改。
骆成榆黄琴陈良徐伟民巫善明
关键词:儿科HIV感染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儿科HIV感染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使用(四)(4)初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选择;(5)可利用的抗反转录病毒药物被引量:1
2008年
4 初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选择 对所有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推荐联合治疗。当与单药治疗比较时,联合治疗延迟疾病进展及存活进步,引起较大和持久的病毒学和免疫学应答,并推迟会引起药物耐药的病毒变异的发生。近来可利用的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单药治疗不再推荐作为HIV感染的治疗。
骆成榆黄琴陈良徐伟民巫善明
关键词:儿科HIV感染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儿科HIV感染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使用(六)(8)儿童初始治疗强力推荐的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9)儿童初始治疗特殊情况下的使用;(10)儿童初始治疗不推荐;(11)儿童初始治疗推荐材料不足;(12)新生儿抗反转录病毒剂量问题
2008年
8儿童初始治疗强力推荐的方案 推荐用作初始治疗的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方案包括2NRTIS与蛋白酶抑制剂印地那韦和安泼那韦(后者仅用于年龄在4a以上的儿童)的联合;2NRTIs与奈非那韦(年龄在3a或以上的儿童)的联合;或ZDV/3TC,ABC的3个NRTIs的联合。尽管每一更迭方案已证实在某些儿童有病毒学抑制的证据。然而在儿科人群中的经验较极力推荐的方案更为有限,在儿童病毒学抑制的程度和持久性差些,和/或其效性未超过潜在毒性(即印地那韦或ABC)。
骆成榆黄琴陈良徐伟民巫善明
关键词:儿科HIV感染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美国儿科HIV感染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从临床试验到临床实践
2005年
Context: 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 for pediatric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 us (HIV) infection has evolved from simple 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 bitor (NRTI)-regimens to complex combination therapies based largely on evidenc e from clinical trials. However, the integration of novel ART into the clinical care of pediatric HIV infection has not been examined. Objectives: To describe c hanges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HIV 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8 7-2003, to assess concordance of initial regimens with US pediatric guidelines, and to identify predictors of the first regimen switch. Design, Setting, and Pa rticipants: The study population included 766 perinatally HIV-infected children in the Pediatric AIDS Clinical Trials Group 219C cohort born before January 1, 2004, who had not participated in an ART clinical trial at 219C enrollment or du ring follow-up. Main Outcome Measures: Proportion of children receiving specifi c ART regimens, proportion of children initiating ART according to pediatric gui delines, and time to first regimen switch (risk of switching). Results Single an d dual NRTI regimens were used most frequently through 1997. In 1998, 2 years af ter protease inhibitors were approved for adult HIV infection and at the time pe diatric guidelines were issued, regimens of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cluding a protease inhibitor became most frequently used. From 1998-2003, 22 %of children initiated ART with a regimen not recommended by pediatric guidelines. In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the risk of switching decreased with age at ART ini tiation (hazard ratio [HR], 0.96; 95%confidence interval [CI], 0.94-0.99) and increased with year of initiation (HR, 1.28; 95%CI, 1.23-1.33). The risk of sw itching was higher in children who started with 1 NRTI (HR, 8.05; 95%CI, 5.80- 11.18), 2 NRTIs (HR, 4.08; 95%CI, 3.08-5.40), or an unconventional regimen (HR , 6.23; 95%CI, 3.36-11.54) vs children who started with a protease inhibitor- containing regimen; and in children who initia
Brogly S.Williams P.Seage III G.R.张振
关键词:抗逆转录病毒逆转录酶抑制剂临床护理实践围生期
关于将Viracept~用于儿科HIV感染者的注意事项
2008年
起草儿科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与管理指南的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DHHS)专家小组于2007—09—11决定将FDA和辉瑞关于儿科HI、嗯者用药Viracept(nelfinavir,奈非那韦)的使用注意事项公布于众。考虑到Viracept中存在甲基磺酸乙酯(EMS),故建议在使用该品治疗儿科HIV感染者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姚瑜
关键词:HIV感染者儿科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甲基磺酸乙酯管理指南奈非那韦
1988~1990年卢旺达卡介苗接种与儿科HIV感染
1992年
在非洲,结核是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有关的常见严重疾病之一。对卢旺达和其他结核病高发国家中的婴儿,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在出生时接种卡介苗(BCG)。本文报道了在基加利(卢旺达首都)进行研究的总结,该项研究观察了血 HIV 阳性和阴性母亲所生婴儿,接种卡介苗后免疫反应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那里育龄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高达30%。1988年11月,在基加利开始了一项关于母亲 HIV-1传播给婴儿的前瞻性研究。截止1989年6月,该项研究登记了422名出生后第一周内注射了冻干 BCG
王宏
关键词:免疫接种结核菌苗艾滋病毒感染
全文增补中

相关作者

徐伟民
作品数:39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研究主题:机会性感染 青少年 HIV感染 儿科HIV感染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骆成榆
作品数:135被引量:155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机会性感染 青少年 HIV感染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陈良
作品数:144被引量:42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研究主题:青少年 机会性感染 HIV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巫善明
作品数:292被引量:1,359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研究主题: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 机会性感染 青少年
黄琴
作品数:72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机会性感染 HIV感染 艾滋病 青少年 艾滋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