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6篇“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相关文章
新生儿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5例
2022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产前、产时、产后诊治, 以及转归和生长发育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胎儿期即发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新生儿进行回顾研究, 对其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5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 男3例, 女2例, 均在胎儿期诊断并经剖宫产娩出, 诊断胎龄(24.6±3.6)周, 出生胎龄(36.7±1.5)周, 出生体重(2 493±551)g, 其中4例患儿母亲有自身免疫疾病, 母亲抗核抗体、抗SSA及抗Ro52抗体均阳, 另1例原因不明。4例患儿生后予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后效果差, 住院期间最长1例静脉应用异丙肾上腺素18 d;3例住院期间安装永久起搏器, 2例1岁内安装起搏器;1例生后26 d因起搏器囊袋感染合并脓毒症休克死亡, 存活4例随访到安装起搏器后1岁, 生长发育近正常。结论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母亲多有自身免疫疾病, 常于孕中期发现胎儿心律失常, 但多能近足月分娩, 生后药物治疗一般效果差, 需安装起搏器。
郑明琼王俊怡
关键词:心律失常婴儿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双胎早产儿1例并文献复习
2020年
目的探讨双胎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CHB)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CCHB双胎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病例回顾:37岁无症状孕妇,孕23周胎儿超声心动图提示双胎心率下降,房室传导阻滞,母亲完善检查诊断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予人免疫球蛋白、地塞米松及羟氯喹等治疗后,孕31周胎儿超声心动图仍提示房室传导阻滞,孕32^+3周因先兆早产行剖宫产,双胎自身抗体筛查均示抗核抗体(ANA)弱阳,Ro60及Ro52阳,24 h Holter均提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宝一对症治疗后出院时体质量增加至2200 g,但仍为CCHB(心室率80~90次/min),宝二住院期间突然出现心率及血压下降,最终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2.文献检索:中文文献2例,英文文献9例,其中9例为抗干燥综合征抗体A(SSA)/Ro和抗干燥综合征抗体B(SSB)/La相关的CCHB,2例为特发CCHB。结论胎盘转移SSA或SSB是双胎发生CCHB的重要机制,其他因素可能也参与其发病进程。目前的治疗方法仍不尽人意,大多患儿需要起搏治疗,早期诊断和产前管理可改善患儿预后。
何晓敬李珍珍石计朋曹银利王卫卫桑桂梅郭洪旭尚云唐成和
关键词:双胎早产儿
试管新生儿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合并镜面右位心一例被引量:1
2018年
患儿,男,20min,主因进行呼吸困难20min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双胎之大,胎龄33周,因其母“胎儿宫内窘迫;胎儿畸形(F1胎儿心脏畸形);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33周G1P0臀位/臀位”于2017年3月20日在我院产科剖宫产娩出,生时羊水、胎盘、脐带正常,生后患儿哭声微弱,心率80次/min,心音弱,四肢皮肤青紫,经清理呼吸道、保暖、正压通气等处理后.
康慧慧杨学梅李宇宁
关键词: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镜面右位心新生儿进行性呼吸困难试管清理呼吸道
西藏高原新生儿狼疮合并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
2018年
患儿,男,生后2小时,因“产下哭声不畅2小时”入院。患儿系第6胎第2产,孕周39,经阴道分娩。母亲32岁,父亲26岁。母亲孕期产检不规律,第一胎女孩、生后5月夭折(死因不详),第二、三、四、五胎均流产(原因不详)。入院时未吸氧下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为72%,听诊心率55次/分,心音有力,节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IIII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其余查体均无异常。立即给予床旁心电图检查提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入院后完善胸片:心肺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房间隔缺损(0.43cm),左向右分流。动态心电图结果:平均心率50次/分,最长间歇1.4s,全程为III°AVB,心室逸博心律。给予人血免疫球蛋白(400mg/Kg.d,连用5天)及甲基强的松龙(2mg/Kg.d,用1周后减量,共用2周),治疗7天,患儿心率50次/分,未给予吸氧下缺氧明显,期间行异丙肾上腺素试验:未给予吸氧下SPO2在70%~75%之间,口唇发绀,缺氧症状明显,心率50~55次/分,给予缓慢推注异丙肾上腺素后患儿心率逐渐上升至80~85次/分,同时未给予吸氧下SPO2上升至87%~90%左右。该试验结果证实离氧不耐受为心源缺氧。向家属交代安装心脏起搏器的必要,家属拒绝并自动出院。其他检查结果:甲状腺功正常,抗核抗体阳(S1:1000),抗双链DNA阴。母亲检查结果:抗核抗体阳(S1:1000),抗双链DNA抗体阳,抗SSA抗体阳,抗SSB抗体阳。1月后随诊:心率50次/分,仍然为III°AVB,心室逸博心律,缺氧貌明显。因患儿头围增大,故行头颅CT:侧脑室重度扩大,脑沟变浅、变平;提示脑积水。
强巴措珍邱全芳玉珍边巴次仁梁金鑫高路
关键词: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高原新生儿抗核抗体阳性肾上腺素试验抗双链DNA人血免疫球蛋白
先天性长QT综合征并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恶心律失常1例被引量:3
2018年
在临床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并QT问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心动过速(TdP)或心室颤动(室颤)的患儿少见。QT间期延长的原因可为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并CAVB,亦可为CAVB过缓的心率导致获得QT间期延长,这2种原因均可经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后缩短QT间期,从而减少TdP或室颤发生。现报道2014年10月诊治的1例先天性LQTS并先天性CAVB及TdP和室颤,且接受心脏起搏治疗后未再发生恶心律失常的患儿,讨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为临床类似病例的诊治提供参考。
刘海菊李小梅戈海延张仪江河李梅婷
关键词: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长QT综合征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QT间期延长
经脐静脉临时起搏及心外膜永久起搏器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一例被引量:1
2017年
患儿男,生后1h,主因“发现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于2016年4月入住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小儿科。
李小梅江河张东亚李洪银王俊怡贾广知武卉戈海延
关键词: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永久起搏器临时起搏新生儿心外膜脐静脉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新生儿出生后即刻经脐静脉安置临时起搏器的麻醉管理1例
2017年
孕25周时胎心监护发现胎儿心动过缓,未予以特殊处理;孕34周时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胎儿房室传导阻滞;孕35周时超声心动图示胎儿心脏明显扩大,心房率135次/min,心室率44次/min.孕35周+6天入院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脏成球形,左心室扩大,宽约1.9 cm;心房率140次/min,心室率47次/min,心率不齐,诊断为:心律失常,全心扩大.入院后第2天在脊椎-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并产下一活体男婴.
苍惠岩贾广知李之明张东亚庞晓琳
关键词: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临时起搏器麻醉管理脐静脉新生儿
儿童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3例被引量:2
2016年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ngenital 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CCAVB)不同于获得CAVB经治疗后尚有恢复正常的可能,对于CCAVB患儿需长期随访,CCAVB患儿中约20%~30%在胎儿期或新生儿期死亡,约67%在成年之前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究竟何时需起搏治疗以及何种起搏模式安全有效,目前文献报道较少,尚无一致意见。现选取200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23例CCAVB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曹黎明王凤鸣秦玉明
关键词:起搏模式阿斯综合征永久性起搏单腔起搏心房率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动脉导管未闭、Ⅱ型呼吸衰竭、急心力衰竭被引量:2
2012年
1病历摘要 患儿,男,1岁5个月,主因“咳嗽10d,颜面、手足水肿6d”入院。患儿入院前10d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渐进加重,4d后颜面部水肿并逐渐蔓延至手足,呈渐进加重。入院时患儿咳嗽较前加重,呈阵发连声咳。入院前当地医院血常规:WBC16.3×109/L,L43%,N37.7%,Hb95g/L;尿常规:尿比重1.010,蛋白质15mg/dl,尿pH7.0,
周更须王辉谭琛洪小杨刘宇航
关键词: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动脉导管未闭急性心力衰竭面部水肿尿比重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分析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为早期诊断、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总结分析2000年8月~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并确诊为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共38例,男21例,女17例,分析母孕期情况、临床表现、心电图、Holter和超声心动图结果,随访时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在38例CCAVB患儿中发现宫内心动过缓者9例,其中出生后确诊为新生儿红斑狼疮2例;15例伴阿斯综合征发作,初发年龄为4月~3岁,平均(1.9±1.0)岁;14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分别为ASD 5例,PDA 7例,PS 1例,MS 1例;19例安装起搏器1,例为PDA手术时行心外膜起搏;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室增大20例,以学龄(前)期多见,较婴幼儿期有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发现QTc延长者11例3,例合并尖端扭转室速;Holter显示婴幼儿期室早搏多见,较学龄(前)期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发现起搏器安装后心脏扩大伴二尖瓣反流者3例,心功能不全1例。结论: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临床以心动过缓和阿斯综合征发作为主要表现,部分可合并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早期确诊患儿如出现心动过缓伴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或阿斯发作需早期安装永久起搏器,可减少病死率;年长儿出现阿斯综合征发作或心功能不全也需安装起搏器。随访发现右室心尖部起搏可造成心脏扩大、二尖瓣反流和心功能不全,选择右室流出道起搏不良反应更少。
汪希珂赵鹏军李筠杨健萍李奋孙锟
关键词:房室传导阻滞先天性阿斯综合征永久起搏器

相关作者

李奋
作品数:269被引量:1,14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肺动脉高压 动脉导管未闭
周爱卿
作品数:166被引量:1,28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介入治疗 小儿
黄美蓉
作品数:161被引量:77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
李筠
作品数:43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心电图 介入治疗 T波电交替 室性心律失常
杨学梅
作品数:19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维生素D 营养状况调查 人类轮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