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17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文章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本书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液病研究所三位液病学专家与血小板减少患者或患者家属合作的一本科普书。结构是以病例为主线,每个病例包括两部分,即杂记(包括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和专家点评,共30余个病例。涉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方方...
杨仁池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后发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后发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选取2020年3月—2023年7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9例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ITP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ITP组(n=18)和无ITP组(n=71)。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晚期NSCLC患者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后发生ITP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者占比、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嗜碱粒细胞计数(BA)、血小板计数(PLT)、可溶程序死亡蛋白1(sPD-1)、可溶程序死亡蛋白1配体(sPD-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身免疫性疾病史[OR=3.187,95%CI(1.100~9.236)]、PLT[OR=0.930,95%CI(0.874~0.989)]、sPD-1[OR=1.264,95%CI(1.085~1.472)]、sPD-L1[OR=1.290,95%CI(1.057~1.575)]是老年晚期NSCLC患者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后发生IT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史、PLT、sPD-1、sPD-L1是老年晚期NSCLC患者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后发生ITP的独立影响因素。
李洁杜丽艳于鸿敏乔华
调和气法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2024年
“气生”“养气”的气互生理论是中医对于气关系的经典论述,据理立法,以法统方,基于气互生理论,把握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两虚的病机特点,确立调和气的治疗方法,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临床疗效可观。
孙艳君谷旭放王保和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调和气血医案举隅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研究进展
2024年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和免疫具有高度关联的出病变,临床特征为血小板减少,儿童发病多与疫苗接种史、感染既往史等高度关联,其病因尚需深入研究。血小板减少的直接因素并非感染,而是机体感染后引发的血小板相关细胞因子活化,产生血小板抗体,促使破坏血小板进一步扩增;同时骨髓巨核细胞和血小板抗体相互作用,引发生成血小板指标下降。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缺少特效的治疗药物,属于II型超敏反应,对于多靶点超敏反应过程中需要予以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干预,但上述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本文对近年来儿童原发免疫血小板减少的治疗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类介绍。
黄管平
关键词:药物干预儿童
皮肌炎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1例
2024年
患者男,48岁,背部紫红斑4个月余,累及面部伴肌肉疼痛2个月。查体:颈部肌力Ⅳ-级,左上臂肌力Ⅳ+级。皮肤科情况:面部、上臂、躯干散在紫红色斑片、鳞屑,双膝伸侧Gottron征。辅助检查示:抗核抗体1∶320(核仁型胞浆颗粒型),抗双链DNA抗体>300.00 IU/mL,抗U1-nRNP抗体/Sm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2+)。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棘层轻度增厚,灶基底细胞液化,管周围中等量淋巴细胞浸润,似见黏液沉积。阿新蓝染色:真皮浅层胶原纤维间少量阳。肌肉活检提示炎肌病改变。住院期间,患者出现严重且顽固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特异抗体阳。诊断:皮肌炎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给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病情改善。院外随访4个月余,患者血小板及其他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
陈妍静李桐李晓红张雪毓闫薇
关键词:皮肌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分析
2024年
为了研究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特征,并基于此分析对此类患者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干预治疗后的预后情况,以便为医疗行业应对此类病的老年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我院整理该院自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来医院液科就诊的患者资料,根据本文研究目的和要求,按照年龄为60岁及超过60为标准确认为老年ITP患者,从中选取了115年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下文统一以ITP代表该病)患者,并分析了这些患者临床表现,进行了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进行了记录、整理、总结分析,主要分析老年ITP患者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所记录的内容有出情况和出量,预后方式和效果、骨髓象等。结果 研究对象有115例,并且都为60岁及以上的老人,年龄在60~91岁,平均年龄(67±0.65)岁,其中男52例,女63例。在这些研究对象中,年龄越大,临床表现越多,且越严重,出现象、出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也在提高。并且老年ITP患者中存在Th1/Th2免疫平衡紊乱,IFN-γ、IL-10显著降低,其他指标显著升高的表现。而从预后效果分析,年龄越大,病程越长,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越差,有效相对较低,60~69岁年龄范围内的患者治疗效率明显较高。有些患者甚至在治疗期间,因基础疾病,如肺部、心脏心脑管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了死亡,死亡例数占5.2%,还有部分老年ITP患者在治疗期间因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而继发感染,人数达到了25例。结论 老年ITP患者由于年龄较大,临床表现较为严重,且随着年龄增大,出概率以出量都大为增加,治疗效率也明显较差,存在多种不良表现和安全风险,并且老年ITP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感染还会造成病患死亡,因此临床上对于老年ITP患者的治疗方式需要审慎考虑[1]。
苗静汤林王瑾碧
关键词:老年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目的:探究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四君子汤加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1-2024.1期间本院纳入的40例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参照组(n=20,常规治疗)及中医组(n=20,四君子汤加减治疗...
吴信辉
关键词:四君子汤加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功能
万古霉素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1例
2024年
该文报告1例68岁女患者,因“反复发热2年”入院,既往有慢肾脏病(5期)病史,接受维持液透析2年。应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15 d后出现外周血小板计数陡降至<1×10^(9)/L。结合临床表现及血小板抗体筛查等相关检查结果,考虑万古霉素致血小板减少。立即停用万古霉素,采用积极浆置换为主的治疗方案,最终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支持万古霉素致血小板减少诊断。万古霉素在透析患者中应用广泛,临床医师们应认识到万古霉素致血小板减少这一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应及早停药并实施个体化治疗,规避患者大出或死亡的风险。
张玉灵王凤梅杨艳王彬张晓良
关键词:肾透析万古霉素血浆置换血小板减少症
简述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治疗进展
2024年
查苏娜陈沙娜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新药治疗研究进展
2024年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血小板破坏增加和巨核细胞成熟不足。近年来,随着对ITP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脾酪氨酸激酶、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新生儿Fc受体抑制剂、血小板去唾液酸化、B细胞活化因子和经典补体途径相关新药逐渐成为ITP治疗的热点。现就近年来ITP新药研究进展作综述,旨在为今后根据发病机制、经济情况等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王晗纯成娟
关键词:酪氨酸酶抑制剂补体抑制剂

相关作者

侯明
作品数:336被引量:1,903H指数:2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血小板减少 特发性
周永明
作品数:348被引量:1,10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中医药治疗 生血合剂
吴润晖
作品数:262被引量:796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血友病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患儿 血友病A
朱文伟
作品数:117被引量:29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生血灵 生血合剂 中医药治疗
鲍计章
作品数:99被引量:30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生血灵 生血合剂 中医药治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