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7篇“ 公民财产权“的相关文章
- 侵犯公民财产权国家赔偿精神损害的探讨
- 2024年
- 财产权受公权力侵害,在多个国家已被纳入国家赔偿精神损害的范围。近年来,公民财产权受公权力侵害主张国家赔偿精神损害的案件数量激增,种类扩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公民需求,我国应考虑将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重大财产等逐步纳入国家赔偿精神损害范围,此举不仅具有抚慰被侵害人的功能,还能够节约司法和行政资源,以有效防止公权力的滥用,从而助推法治国家建设。
- 刘铮
- 关键词:公权力财产权精神损害赔偿国家赔偿
- 《民法典》保护公民财产权利新规定
- 2021年
- 能否用耕地抵押贷款、如何实现"以房养老"……《民法典》在物权编中对这些事关每个人切身利益的社会关切,均给予了回应和规范,从而强化了对公民财产权利的保护。土地经营权可抵押贷款在外务工多年的农民工陈某,准备返乡开一家果品公司。由于资金有缺口,他说服家人,想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给农村信用社,以获取贷款。可有些人却认为,土地的经营权不能抵押,陈某的做法违法。
- 潘家永
- 关键词:《民法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土地经营权以房养老
- 侦查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与平衡——“断卡行动”中的公民财产权保障路径
- 从"权力与权利共生关系"的学说观点上看:"公权力与私权利长久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以最大程度地维护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秩序"。然而,公权力的生成天然带有扩张性,公权力一旦扩张势必导致私权利遭受损害,原有权力与权利的良性共生体...
- 刘磊钱伟
- 关键词:财产权侦查权权利保障
- 公民财产权与自然资源禁限制度的立法平衡——兼论生态文明的界定
- 2019年
- 以人类功利性为基点的公民财产权制度主导自然资源功能定位。公民财产权对自然资源禁限制度具有一定的弱化作用。以生态规律为主导,汲取农耕体制和商品货币体制之合理内核平衡自然资源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以实现公民财产权与公民生态环境权相对平衡的发展模式。可通过立法调整自然资源生产功能向生态功能转换的金融比价制度,设定公民财产权运行区间,建立农耕体制中行政生态补偿制度,完善自然资源中央税制和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国家保障制度,强化垂直环保体制和环境公益诉讼功能。
- 马生军卢莎莎
- 关键词:生态文明公民财产权税制产业结构转型
- 自利倾向嬗变与公民财产权侵害:对一个典型案例的经济学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自利倾向嬗变为机会主义倾向,若得不到外部环境的有效约束,其结果将是机会主义行为对公民财产权的侵害。企业无视利益与责任的平衡,以及违规成本低致使惩罚威胁的不可置信,导致中端监管无法遏制灰色收入的获取,而获取灰色收入为公然的机会主义实施对公民财产权的侵害打开了方便之门。政府负有保护公民财产权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政府为此也要付出保护成本。为提高保护绩效,需要在完善前端保护立法、实现末端依法惩处的同时,强化中端的有效监管,如此方能建立起保护公民财产权的有效网络和长效机制,走出"监管悖论",扭转政府疲于末端反侵害面临的被动局面。
- 程民选徐灿琳邓朝春
- 关键词:机会主义财产权保护
- 房屋拆迁事件中公民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 2017年
- 房屋拆迁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对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但国家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为代价。文章从公民的财产权保护角度出发,在公民财产权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之上。探究我国房屋拆迁中公民财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公共利益界定、补偿机制建立、拆迁程序保障、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议,以更好的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 杨玉峰
- 关键词:公民财产权法律保护拆迁事件财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建设私有财产权
- 我国刑事涉案财物处理之完善——以公民财产权保障为视角被引量:31
- 2017年
- 现代社会中,对公民财产权的保障,已经内涵于人权保障的法治目标而成为现代法治的基本内容与价值导向之一。刑事诉讼法作为"应用之宪法",以保障人权为价值追求,不仅要重视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同时应当关注对其财产权利的保障。本文从确立刑事涉案财物处理的原则出发,分析了我国涉案财物处理在权利保障上的不足,提出了应建立公正、高效、规范的涉案财物处理机制。
- 温小洁
- 关键词:涉案财物财产权
- 浅谈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 2016年
- 当前,有关财产权宪法保障的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论题。针对我国现行宪法中有关公民财产权的条款予以分析,指出了我国当今的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存在的不足。并采用价值分析的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完善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可采取的相关措施做出初步探究,以期更好地实现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 耿凯丽张晓萍
- 关键词:私有财产权宪法保障
- 信息不对称、市场秩序与公民财产权保护被引量:6
- 2016年
- 市场交易中利用信息优势侵害公民财产权的事件频发于转型期的中国,而现有文献对公民财产权受损根源的分析具有一定片面性。理论分析表明,只有当"利己"倾向嬗变为机会主义倾向,且市场秩序不能起到有效约束时,信息占优的企业才能借此侵害公民财产权。因此,良好的市场秩序对约束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保护公民财产权有着重要作用。有序的市场竞争和有效的市场监管是良好市场秩序形成的标志,市场秩序的形成和维护有赖于第三方治理的协同。
- 程民选白晔
-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市场秩序公民财产权第三方治理
- 公民财产权的正当性及其中国语境
- 2016年
- 财产权从诞生之日就与正当性结下了"不解之缘",财产权的确立到成长都依托财产权正当性的论证。财产权的正当性论证包含了两个标志性的阶段,财产权正当性的获取阶段,通过正当性的论证,财产权得到确立,并最终成长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其次是国家对财产权限制的正当性论证阶段,作为人权的财产权是否可以接受限制,可以接受何种程度的限制及其制度评价。基于财产权保护的中国背景,财产权的正当性体系的探讨具有了现实价值,本文从财产权的"理性工具"审视,财产权的位优保护、财产权的目的性和规律性遵守等方面予以探讨。
- 罗亚海
- 关键词:公民财产权宪法
相关作者
- 罗亚海

- 作品数:19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临沂大学
- 研究主题:宪法 公民财产权 财产权 宅基地 城乡一体化
- 高景芳

- 作品数:64被引量:221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 研究主题:宪法 公民 公民财产权 行政补偿 行政补偿制度
- 黄学贤

- 作品数:206被引量:2,383H指数:2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 研究主题:行政诉讼 行政法 法治化 行政公益诉讼 行政程序法
- 罗文岚

- 作品数:21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共广西区委党校
- 研究主题:法治 土地制度 地方政府 信息公开 土地财政
- 才让塔

- 作品数:24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少数民族 就业 行政立法 公民财产权 交强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