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9篇“ 关键生育期“的相关文章
- 基于时序SAR与累积温度的水稻关键生育期监测方法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时序SAR与累积温度的水稻关键生育期监测方法,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水稻的时序SAR对应的年时序VH曲线和年时序VV曲线,并对年时序VH曲线进行滤波平滑处理,以得到年时序VH曲线对应的平滑曲线,...
- 刘闯赵伶俐杨杰孙维东李平湘史磊
- 长江流域单季稻关键生育期高温、干旱及其复合事件时空分布特征
- 2025年
- 为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流域单季稻关键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基于1981—2020年长江流域139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计算单季稻关键生育期的危害热积温(Ha)和作物水分亏缺距平指数(CWDIa),进而分析高温、干旱及高温干旱复合事件发生的站次比、强度和频率,以揭示长江流域单季稻关键生育期高温、干旱及高温干旱复合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81—2020年长江流域单季稻关键生育期高温事件站次比和强度均显著上升(P<0.05);空间上,抽穗扬花期(HF)高温事件高频发生区集中在四川东北部、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发生频率50%~97%;灌浆结实期(GF)集中在湖南、江西,发生频率58%~95%;2)干旱事件发生站次比和干旱强度在HF呈下降趋势,GF呈上升趋势;空间上,HF干旱事件高频发生区集中在贵州北部、重庆、湖北、安徽和江浙沪地区,发生频率26%~50%;GF集中在湖北、江西,发生频率19%~50%。3)2001—2020年单季稻关键生育期高温干旱复合事件的站次比相较于基准期(1981—2000年)增加,高温与重旱及以上同时发生的情况增加最多。空间上,1981—2020年单季稻HF复合事件高频发生区集中在湖南,发生频率9%~20%;GF高频发生区集中在四川、江西,发生频率9%~15%。本研究结果明确了长江流域单季稻关键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可为长江流域地区制定单季稻防灾减灾政策提供依据。
- 张方潇陈翛黄娜黄娜高日平门靖宇黄占蕊杨荣到潘志华
- 关键词:长江流域单季稻高温干旱
- 洱海流域关键生育期干湿交替对水稻产量和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
- 2025年
- 阐明关键生育期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和氮、磷流失的影响。以云粳37为研究对象,在云南省大理市湾桥镇和乐村开展田间试验。在水稻生育期内进行不同灌溉处理:常规灌溉(CI)、轻度干湿交替(AWD)、重干湿交替Ⅰ(WSDⅠ)和重干湿交替Ⅱ(WSDⅡ),分析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产量变化和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I处理相比,AWD、WSDⅠ、WSDⅡ水稻有效分蘖数依次提高31.8%、14.8%、1.1%;AWD处理增产6.9%,达10.8 t·hm^(-2),CI处理与WSDⅠ、WSDⅡ处理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较CI处理,3个干湿交替处理显著降低全氮(TN)、全磷(TP)、铵态氮(NH_(4)^(+)-N)的径流和下渗损失量,而且WSDⅠ处理TN、TP、NH_(4)^(+)-N、硝态氮(NO_(3)^(-)-N)汇入洱海的污染最低。与CI处理相比,AWD、WSDⅠ和WSDⅡ处理的灌水量显著减少49.9%~54.0%(P<0.05),渗水量减少了47.7%~52.6%,灌溉生产力提高59.9%~137.0%。然而,干湿交替处理较CI处理排水量增加了177.3%~256.1%。AWD处理TN、TP、NH_(4)^(+)-N、NO_(3)^(-)-N流失依次降低31.5%、64.1%、70.0%、47.8%;WSDⅠ处理依次降低39.9%、73.4%、74.0%、50.6%;WSDⅡ处理TP、NH_(4)^(+)-N流失依次降低75.0%、74.0%;TN、NO_(3)^(-)-N流失依次增加3.9%、11.1%。对于地下水丰富的湖泊流域在拔节孕穗期重干湿交替后正常复水能维持水稻产量和降低氮、磷污染负荷,以上研究旨在为相似湖泊流域的稻作区发展提供参考。
- 涂国青吴加香徐玖亮
- 关键词:水稻干湿交替
- 一种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根系土壤含水量遥感监测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根系土壤含水量遥感监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提取冬小麦全生育期光谱影像并进行预处理,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灌区样本数据;获取卫星遥感样本数据;构建冬小麦生育期分类特征;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
- 李小涛杨玫原世帆苏巧梅宋文龙卢奕竹张徐许佳昕
- 一种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根系土壤含水量遥感监测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根系土壤含水量遥感监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提取冬小麦全生育期光谱影像并进行预处理,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灌区样本数据;获取卫星遥感样本数据;构建冬小麦生育期分类特征;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
- 李小涛杨玫原世帆苏巧梅宋文龙卢奕竹张徐许佳昕
- 一种基于土壤磷素的作物关键生育期识别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土壤磷素的作物关键生育期识别方法,涉及农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获取研究样本、施肥方案和施肥生育期;S2:基于施肥方案,对研究样本按区域进行施肥,得到土壤有效磷含量‑施肥量关系曲线;S3:基于施肥方...
- 刘姗姗张文伟严登华秦天玲樊晶晶李威
- 融合关键生育期的深度学习作物提取方法、装置及设备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关键生育期的深度学习作物提取方法、装置及设备,包括:获取研究区域对应的初始对地观测数据,并根据作物生育分布特征从初始对地观测数据筛选出两期目标对地观测数据;通过训练得到的作物提取模型,基于两期目标对地...
- 田静国丁浩原王宇翔容俊朱子林范磊黄非王硕殷慧边晓勇
- 融合关键生育期的深度学习作物提取方法、装置及设备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关键生育期的深度学习作物提取方法、装置及设备,包括:获取研究区域对应的初始对地观测数据,并根据作物生育分布特征从初始对地观测数据筛选出两期目标对地观测数据;通过训练得到的作物提取模型,基于两期目标对地...
- 田静国 丁浩原 王宇翔 容俊 朱子林 范磊 黄非 王硕 殷慧 边晓勇
- 定量估算区域玉米植株关键生育期下钾素需求量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营养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量估算区域玉米植株关键生育期下钾素需求量的方法,包括S1:计算玉米各生育期的临界钾浓度值K<I>c</I>,各生育期包括玉米的拔节期、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和完熟期;S2:...
- 陈圣波赵欣伟朱冰雪于亚凤路鹏
- 定量估算区域玉米植株关键生育期下钾素需求量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营养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量估算区域玉米植株关键生育期下钾素需求量的方法,包括S1:计算玉米各生育期的临界钾浓度值K<I>c</I>,各生育期包括玉米的拔节期、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和完熟期;S2:...
- 陈圣波赵欣伟朱冰雪于亚凤路鹏
相关作者
- 刘小军

- 作品数:120被引量:995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小麦 水稻 决策支持系统 GIS 氮素营养
- 刘哲

- 作品数:171被引量:51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玉米 玉米果穗 果穗 玉米品种 考种
- 姜丽霞

- 作品数:183被引量:1,188H指数:20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水稻 玉米 大豆 干旱 障碍型冷害
- 宋晓宇

- 作品数:136被引量:1,077H指数:22
-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研究主题:冬小麦 遥感 植被指数 叶面积指数 小麦
- 于飞

- 作品数:61被引量:481H指数:13
- 供职机构: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辣椒 区划 光合特性 气候 贵州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