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32篇“ 内皮抑制素“的相关文章
- 聚乙二醇化血管内皮抑制素类似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聚乙二醇修饰的血管内皮抑制素类似物及其应用,所述血管内皮抑制素类似物在远离nucleolin结合区域的赖氨酸与聚乙二醇偶联或者在远离nucleolin结合区域的赖氨酸以及N端的氨基与聚乙二醇偶联,由此使得其抑制...
- 周代福王文超李辉常国栋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 2025年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是一种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和纯化的新型重组人内皮抑素,于2005年被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为NSCLC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并成为肿瘤侵袭转移治疗的重要补充。迄今为止,多项研究讨论了恩度治疗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对近年来针对恩度联合化疗、免疫治疗等研究进行总结,期待找出更多有效的恩度联合用药方案。
- 王沛朱建波
-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非小细胞肺癌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94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TP化疗方案(紫杉醇+顺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健康状态[Karnofsky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为91.49%(43/47),高于对照组的70.21%(3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EGF、HSP90α、Ang-2、HMGA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NSCLC患者可提高DCR和健康状态评分,降低血清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TP化疗方案治疗。
- 张娜周敬奎
-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非小细胞肺癌
-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利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方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探讨分析利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方案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3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双色小球法分组,参照组接受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方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较参照组更好,(P<0.05);研究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参照组差异较小,(P>0.05)。结论 针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利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方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患者能够对其自身的变化有清晰的感受,从而提高其依从性。同时,该疗法不仅是医疗手段的革新,更可以给予患者身心双重慰藉,切实减轻疾病对其影响,促使患者身心状态的积极转变,使其可以积极面对每一次治疗。并且,不会使其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 李思敏
- 关键词: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临床症状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CYFRA21-1、CA50、SCC水平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50(CA50)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40例),偶数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接受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在标准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8^(+))、CD4^(+)/CD8^(+))、生活质量[癌症治疗功能性量表(FACT-L)评分],并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50,P=0.014<0.05)。治疗后,试验组的CYFRA21-1、CA50、SC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CD4^(+)、CD3^(+)、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FACT-L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并提升生活质量。
- 刘彦良
-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
- 对ATP结合位点进行突变的血管内皮抑制素突变体
- 本发明涉及新的抗肿瘤药物。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血管内皮抑制素的突变体,所述突变体具有降低的ATPase活性和提高的新生血管生成抑制活性。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突变体在治疗肿瘤等新生血管相关疾病中的用途。
- 罗永章刘鹏鲁薪安陈阳付彦常国栋周代福
- 对ATP结合位点进行突变的血管内皮抑制素突变体
- 本发明涉及新的抗肿瘤药物。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血管内皮抑制素的突变体,所述突变体具有降低的ATPase活性和提高的新生血管生成抑制活性。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突变体在治疗肿瘤等新生血管相关疾病中的用途。
- 罗永章刘鹏鲁薪安陈阳付彦常国栋周代福
- 一种测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生物学活性的方法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测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生物学活性的方法,利用L929细胞培养传代后的传代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与待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进行混合培养;对混合培养后的细胞进行裂解,得到裂解液;对裂解液进行吸光度的测定,基于...
- 刘娜 赵艳霞 郑凤家 耿雪 苏昕宇 祝清芬
- 血管内皮抑制素在治疗和预防冠状病毒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 在受试者中预防或治疗冠状病毒相关疾病(尤其是新冠肺炎)的方法,包括以有效量的血管内皮抑制素向所述受试者给药。
- 罗永章刘弘毅唐嘉泽付彦
- 放化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究放化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放化疗治疗,试验组于每个疗程开始前5 d静脉滴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之后与对照组治疗方式一致。比较两组近期(1个月)、远期(1年)治疗效果,口腔黏膜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近期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试验组远期O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试验组口腔黏膜反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放化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鼻咽癌患者可降低口腔黏膜反应的严重程度,提高ORR,安全有效。
- 欧传活李绍龙毛小玲温丽慧
- 关键词:鼻咽癌放化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口腔黏膜反应
相关作者
- 李凯

- 作品数:136被引量:1,944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 化疗 肿瘤 预后
- 戈伟

- 作品数:190被引量:867H指数:1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联合放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肺癌 化疗
- 张宝林

- 作品数:7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内皮抑制素 相互作用 酵母双杂交 分子机制 相互作用蛋白
- 钱银锋

- 作品数:253被引量:1,376H指数:17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扩散加权成像 MRI诊断 磁共振灌注成像
- 黎培员

- 作品数:84被引量:36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肝癌 幽门螺杆菌 肝细胞 HBX 幽门螺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