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29篇“ 农业科技进步“的相关文章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探索历程、实践经验与政策展望
2024年
农业科技进步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推动农业以及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农业科技发展的历史及社会环境的回顾,发现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经历了从落后到赶超再到部分领先的过程,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因与本质、范围与对象、社会需求等内在属性特征,总结了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成效和经验。最重要的经验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不移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中国农业科技当前还面临着“多维度”的复杂问题,需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和质量兴农战略,重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匡远配阳佩玉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与策略分析
2024年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伴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持续推进,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发展生产的重要支撑条件,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了秭归县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现状,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探讨了有效的技术推广策略,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帮助,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升。
秦晓燕
关键词:农业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及理性思考——以宁波市为例
2024年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能够反映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等因素在农业产出增长中的贡献。本文选用宁波市2008-2022年间的数据,采用索洛余值法和C-D生产函数进行测算,揭示近年来宁波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在产业支撑上所取得的突出成效。本文详细分析了测算结果,并基于结果,理性探讨了该指标的意义和应用。
张弦王凯詹柴
关键词:索洛余值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科技发展
特色农业区何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基于农业科技创新治理视角的“寿光模式”纵向案例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探索了山东省“寿光模式”1989年至今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治理实现特色农业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和机制。本文研究发现有三点。第一,农业科技创新治理是特色农业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本质活动。第二,特色农业农业科技进步经历突破、成长、领军三阶段,每个阶段由不同的农业科技创新困境驱动,通过资源编排实现有效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进而推进特色农业农业科技进步的持续提升。第三,具体而言,三阶段分别是:适用性技术突破困境驱动资源结构化治理实现农业科技二次创新,特色农业区成长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持有者;同质化科技竞争困境驱动资源能力化治理实现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特色农业区成长为农业产业科技输出者;全球化科技博奔困境驱动资源杠杆化治理实现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特色农业区成长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领军者。本文研究深化了资源编排和农业科技创新治理的理论研究,也为特色农业区更快更好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启示。
卢杨宁兆硕张利庠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
农技推广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重要性
2024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高度重视,使得农村经济也在不断地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技推广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应立足于当前农业科技发展和当地实际情况推广农技,有效促进农业发展。基于此,阐述了农技推广与农业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农技推广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农技推广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优化方式,以此提升实际农业种植水平,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王振芹
关键词:农技推广农业经济发展
海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
2023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省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大力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农业科技已成为助力海南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利用C-D生产函数和增长速度方程对2000—2021年海南省的相关数据进行测算,分析显示,海南省在这一时期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65.69%。通过回归结果发现,海南省劳动力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较资本和播种面积高,即农业劳动力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最大。今后,为提升农业总产值,应该加大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控制支农资金和土地的投入规模,提高其利用效率;同时,还要重视农业科技的作用,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
刘韩菲刘海清宋启道
关键词:C-D生产函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构演变及提升路径被引量:11
2023年
本文从要素体现式技术进步理论视角强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理论基础,针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存在的问题,对测算模型和估计方法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将农业技术进步细化分解为中性技术进步、要素增强技术进步等部分,以此来解析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显示,1990—2020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速度为2.44%,其中中性技术进步速度呈快速上升趋势,并已成为驱动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物质增强技术进步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劳动增强技术进步保持平稳上升态势;当前中性、物质、劳动技术进步农业技术进步中的比重分别为50.7%、32.3%和17.3%,其技术进步贡献率分别为31.3%、23.1%和10.4%;2000—2020,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35%快速上升至超过60%水平,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业发展方式已逐步实现由早期的要素依赖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最后,从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重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等方面,提出促进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水平提升的实现路径。
钱加荣赵芝俊毛世平
关键词:技术进步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生产率
湖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趋势、特征与提升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科学认识科技进步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湖北省为例,基于索洛增长模型和回归分析法,对2021年湖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并对2022年和2023年湖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保持上升趋势,显现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横向比较差距较大、农业物质投入边际报酬呈下降趋势、劳动力和土地要素的贡献率负增长等发展特征。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继续稳步增长,从农业科技转化投入、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产业科技融入度5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陈文辉王昌君顾艳王珍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索洛增长模型
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基本实现已经进行了明确阐述。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也是一个重要的支撑。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
严煜星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影响因素
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经济增长被引量:2
2023年
文章从理论上梳理了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并选取中国30个省域2008—2020年的面板数据,以索洛余值法测度农业科技进步率,构建基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全国整体还是东部、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正向作用,且对于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2)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财政支农支出通过农业科技进步的中介效应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3)农业科技进步对财政支农支出驱动农业经济增长具有单门槛效应。当农业科技进步跨过门槛值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更强。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力度,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重视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协调发展等角度提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王永静马春晓
关键词: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经济增长中介效应

相关作者

万忠
作品数:328被引量:1,237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产业经济 农业 广东农业 农业现代化 水稻产业
潘鸿
作品数:69被引量:238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吉林省农业 农业科技进步 实证分析 农业科技创新
信乃诠
作品数:106被引量:52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农业科技 农业 农业科学技术 中国农业 可持续发展
刘玉春
作品数:39被引量:258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业科技进步 农村金融发展 实证分析 农村信用合作社 中小企业
杜青林
作品数:110被引量:24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 现代农业 农业产业化 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