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1篇“ 农用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文章
-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 农业农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乡村振兴的本质在于协调乡村人地关系,乡村振兴的源头即农用地,充分利用好农用地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本文从乡村振兴的...
- 贺喜婷杨海娟
- 关键词:农用地集约利用
- 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三团农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 目前,第一师阿拉尔市处于高质量高速发展期,也是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关键期,用地需求只增不减,而团场又是第一师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始终高举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火炬,始终走可持续发展的土地集约用地之路,...
- 计阔先
- 关键词:兵团团场
- 黄平县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 2022年
- 对农用地集约利用进行了研究,以利于提高农用地的生产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还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黄平县为例,通过资料收集和整理,运用有关数学方法对黄平县农用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研究,针对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农用地集约利用考核制度;制定有关农业优惠政策,鼓励土地流转,引进高新技术;帮助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农用地占补平衡,以提高黄平县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 陈维妮
- 关键词:集约利用
- 黄冈市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 2020年
- 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研究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目标决策法,从农用地投入强度、农用地利用程度、农用地产出效果和农用地可持续性4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黄冈市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了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分析了2015年黄冈市各县(市、区)农用地集约利用情况和2010-2015年黄冈市农用地集约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5年黄冈市各县(市、区)农用地集约利用综合得分为-0.78~1.22分,总体集约利用水平处于中等偏低状态,且各县(市、区)农用地集约利用情况差别较大。其中,黄州区和罗田县农用地为集约利用,英山县、团风县和黄梅县农用地为一般集约利用,武穴市、麻城市、薪春县和红安县农用地为低度集约利用,浠水县农用地为粗放利用。2010-2015年黄冈市农用地集约利用综合得分为-0.40~1.15分,集约利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符合区域农用地利用实际,并根据黄冈市耕地集约利用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建议,对黄冈市农用地高效集约和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代杰郭磊刘蒙罢
- 关键词:农用地集约利用主成分分析
- 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建设用地规模时空耦合分析——以湖南省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为了缓解快速城镇化发展中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争地矛盾,促进经济建设和农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综合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以湖南省109个区(县、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0—2016年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建设用地规模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建设用地规模的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均为正且有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具有高、低值集聚分布的正相关特征;(2)湘西和湘中南大多数区(县、市)建设用地规模和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小于0.4,呈非耦合协调状态,但2010—2016年向好趋势明显,衡阳市发展迅速;(3)各个区(县、市)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下形成不同的建设用地规模和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未来要进一步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促进协调发展。
- 龙明璐贺清云
- 关键词:农用地集约利用建设用地规模
- 四川省农用地集约利用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2002-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在经济发展人地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农用地利用方式由传统粗放利用转向规模集约利用转变。文章基于四川省2002-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无约束VAR模型,从动态视角探究农用地集约利用与农民收入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7年间四川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上期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1%,当期农民收入和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别上升0.5235%、2.1346%。
- 周志伟
- 关键词:农用地集约利用农民收入VAR模型
- 基于AHP-PSR模型的西南丘陵地区农用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被引量:1
- 2019年
- 针对西南丘陵地区农用地利用效率低、耕地质量锐减、人地关系逐步恶化等问题构建了基于AHP-PSR模型的西南丘陵地区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指标筛选后,基于AHP-PSR模型进行农用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对系统内部协调及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估,较深入地研究农用地集约利用驱动因子,并采用最优子集选取策略分析集约利用驱动力,以避免仅以简单相关性就加入或剔除驱动力因素导致回归系数不符合实际内涵的现象。实验表明:可利用系统调整指标间权重,动态展示人地关系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其分析结果可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 贺光琴李永树
- 关键词:农用地集约利用
- 农民职业化与外来化对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 人地关系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是20世纪后期以来应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重要研究领域,其中加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妥善平衡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更是我国政府和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快...
- 高燕语
- 关键词:农用地集约利用农民职业化
- 文献传递
- 晋中市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地域差异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通过构建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将AHP法和熵值法相结合,运用综合赋值法对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赋值,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了2016年晋中市11个县(市)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并通过聚类分析对其集约度进行了地域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要求,构建了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将其集约利用程度分为投入程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益和可持续状况4个方面,综合涵盖了社会、经济、生态这3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聚类分析,将2016年晋中市11个县(市)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分为3个等级,榆社县(0.137)、左权县(0.124)、和顺县(0.146)、昔阳县(0.245)、灵石县(0.216)和介休市(0.307)等6县的集约利用度处于较低的等级,全市55%的县集约利用程度较低;由于各个县的农业基础不同,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差距偏大,其中,祁县的集约利用程度最高,为0.771,左权县的集约利用程度最低,为0.124,二者集约度之差为0.647,11个县(市)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在地域上存在显著差异。
- 张娟闫洋洋洪坚平
- 关键词:农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法聚类分析
- 重庆市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用地集约利用日显重要。通过构建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分析研究重庆市2005~2014年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为科学合理利用农用地提供参考依据。
- 汪小平
- 关键词:农用地集约利用
相关作者
- 宋文博

- 作品数:15被引量:72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BP神经网络 集约利用 农用地集约利用 农用地 遗传算法
- 孟庆香

- 作品数:112被引量:831H指数:15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土地利用 陕北农牧交错带 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生产潜力
- 王杨

- 作品数:12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集约利用 农用地集约利用 农用地 BP神经网络 楸叶泡桐
- 王千

- 作品数:25被引量:271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能值理论 耕地生态安全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基于GIS 农用地集约利用
- 朱天明

- 作品数:26被引量:369H指数:8
-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环境问题 社会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利用 农用地集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