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26篇“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相关文章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数据标注和质量控制专家共识被引量:3
2024年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是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首选影像检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CCTA数据进行图像重组、斑块评估和血管分析,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临床机构提供了全新的影像后处理和诊断方式。影像人工智能产品的生产研发、验证确认、临床质控等活动均需要依托图像数据的高质量标注结果。为了规范CCTA的数据标注,本共识对CCTA的标注提出统一的共识和指导意见,从数据集适用范围和定义、数据要求、标注流程及标注规则等各个方面阐述专家组就该问题达成的共识,旨在帮助业内形成统一认知,提高CCTA数据的标注质量,推动相关数据集的建设,促进CCTA相关的人工智能研究规范化发展,提升冠状动脉疾病的诊疗水平。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刘士远金征宇郑敏文吕滨萧毅李小虎卢洁张龙江王浩张佳胤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针对性护理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
2024年
研究性护理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检查成功率、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性护理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效提高了检查成功率,应广泛推广使用。
庞博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2024年
研析在冠心病临床诊断时,对患者施以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效果。方法 2022年1月- 2023年12月,疑似冠心病患者人数92人,施以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对比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结果 对比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准确率没有差异(P>0.05)。结论 在冠心病临床诊断时,对患者施以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准确率高是有诊断价值的。
孙霞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造影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血流储备分数应用进展
2024年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无创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但它所提供的解剖学信息仍然不足以准确反映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而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无创性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能有效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和评估相关血流动力学改变,已逐渐发展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对FFRCT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丁顺清(综述)王敏
关键词:冠心病血流储备分数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人工智能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6月—11月麻城市人民医院行C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CAG为金标准分别评价人工组和AI组诊断≥50%的血管狭窄效能,比较两种方法诊断冠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的差异,并采用Kappa检验评价其结果的一致性;以人工组为参考评价AI组诊断斑块性质的效能,并采用Kappa检验评价其结果的一致性。结果:AI组和人工组对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致性较好(Kappa值=0.942,P<0.05);AI组和人工组诊断≥50%的血管狭窄准确率分别为88.4%、89.4%,二者与CAG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分别为0.75、0.77)。结论:AI在辅助诊断冠心病患者CCTA图像斑块性质识别及冠脉狭窄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郑茜涂毅唐凯邹玲胡唯梅建波滕刚
关键词:人工智能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流储备分数对冠心病的诊疗价值
2024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又称冠心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三高一多”的特点,即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复发率高,且并发症多。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能够早期发现并治疗十分重要。因此,发明一种既无创、易使患者接受又有较高诊断准确性的检查,对于冠心病的诊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计算的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derived from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FFR)既有CCTA的无创性优势,又与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将就CT-FFR检查与其他常用冠心病检查方法的对比、CT-FFR检查的原理、诊断效能、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李东琦郑美佳张士博刘杰曹新营王志军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流储备分数冠状动脉造影术
利用运动校正重建算法优化高心率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质量
2024年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运动校正重建算法(MCR)在高心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30例心率≥80次/min的患者资料,所有纳入标准的患者均完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对比标准重建(STD)最佳期相及MCR图像,比较2组图像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采用5分法评估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结果两组间CNR、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动脉SD值、左冠状动脉前降支CT值、左冠状动脉回旋支CT值在STD和MCR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右冠状动脉CT值上STD为346.46±60.17,MCR为363.54±54.40(P<0.05)。在图像噪声、冠状动脉节段的主观评分上STD和MCR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R算法可在不增加额外扫描的情况下有效减少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并增加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成功率。
韦家旭施若洋蔡振杰顾雨伦王誉王嵇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中精细化护理理念的运用效果
目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中精细化护理理念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间,入我院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病患10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受试病患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
崔晓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精细化护理
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管及斑块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血管及斑块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于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进行CCTA检查的8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结果分组,FFR≤0.80为缺血组(n=41),FFR>0.80为非缺血组(n=43)。患者均进行CCTA检查,比较两组血管特征(管腔狭窄程度、受累血管、病变部位)及斑块特征[斑块长度、总斑块体积、总斑块负荷、钙化斑块体积(CPV)、纤维斑块体积(FPV)、低密度斑块体积、弥散病变]。结果:缺血组管腔狭窄程度高于非缺血组(P<0.001);缺血组受累血管主要位于左前降支、左回旋支,非缺血组受累血管主要位于为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P=0.037);两组病变部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组斑块长度、CPV、FPV大于非缺血组,弥散病变发生率高于非缺血组(P<0.05);两组总斑块体积、总斑块负荷、低密度斑块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狭窄缺血患者与非缺血患者CCTA的血管狭窄程度、受累血管分布和斑块特征均存在差异,可能与血管的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特征、斑块的组成和分布及炎性反应等因素有关。
陆浩宇张秋凤陈文静王永胜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粥样硬化斑块
LEARNS模式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LEARNS(L:聆听;E:建立;A:应用;R:提高;N:反馈;S:强化)模式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图像质量及优化检查流程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4—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CCTA检查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非同期对照研究,将2023年4—6月检查的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2023年7—9月检查的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实施LEARNS模式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CCTA检查知识得分、焦虑水平、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检查时长和对健康教育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51.97±9.39)岁;观察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53.48±8.95)岁。2组患者干预前CCTA检查知识得分、焦虑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CTA检查知识得分为(12.95±1.15)分,高于对照组的(9.02±1.55)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3,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合格率为96.6%(56/58),高于对照组的87.9%(51/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3,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1级图像质量的比例为81.0%(47/58),高于对照组的55.2%(32/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总分为(39.81±1.81)分,高于对照组的(31.19±3.1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7,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量表得分、检查时长分别为(36.81±2.12)分和(6.72±1.02)min,均低于对照组的(41.12±2.46)分和(9.40±1.49)m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1、11.29,均P<0.05)。结论LEARNS模式用于CCTA检查患者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和健康教育满意度,改善图像质量,同时能缓解检查焦虑,缩短检查时长,值得推广。
赵佳妮吕婧张月英
关键词:健康教育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

相关作者

吕滨
作品数:202被引量:1,477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体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冠心病
王怡宁
作品数:143被引量:1,036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图像质量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金征宇
作品数:759被引量:5,960H指数:3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图像质量 CT 体层摄影术
高扬
作品数:126被引量:660H指数:1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神经免疫调节 体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王沄
作品数:135被引量:1,055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图像质量 X线计算机 管电压 体层摄影术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