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1篇“ 凋落物量“的相关文章
亚热带树种在未成林造林地的凋落物和周转与叶片性状的关系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测定亚热带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凋落叶质凋落物和周转期,揭示叶片性状对凋落物和周转的影响,为杉木采伐后如何选择造林树种以改善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二代杉木林采伐迹地营造的17种亚热带树种,测定其在3年生未成林造林地的凋落物和周转期,同时测定各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比叶面积、干质含、氮含等)和凋落叶质(碳氮比、单宁含、可溶性糖含等),建立叶片性状与凋落物和周转期的回归关系。【结果】17种树种中,米老排凋落物最高(6.67 t·hm^(-2)a^(-1)),杉木凋落物最低(0 t·hm^(-2)a^(-1));江南桤木凋落叶周转期最短(0.09年);深山含笑凋落叶周转期最长(1.09年)。凋落物随比叶面积增加而增加,随叶氮含增加而降低;凋落叶周转期随凋落叶碳氮比和单宁含增加而增加,随凋落叶最大持水率增加而降低。【结论】在亚热带未成林造林地中,凋落物受比叶面积和叶氮含的影响,凋落叶周转期受凋落叶碳氮比、单宁含和最大持水率的影响;杉木在未成林造林地阶段的凋落物归还极少。经营亚热带人工林时,要考虑种植比叶面积和凋落叶最大持水能力较高、凋落叶单宁含和碳氮比较低的树种,以提高林地凋落物归还和周转速率,改善退化人工林的土壤肥力。
贾辉朱敏余再鹏万晓华傅彦榕王思荣邹秉章黄志群
关键词:比叶面积
六种温带森林类型凋落物长期动态及其环境驱动被引量:2
2023年
阐明凋落物动态及其环境控制机制,可以为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及碳汇功能的维持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以长白山系余脉张广才岭西坡林龄相近但立地条件不同的4种天然次生林(即硬阔叶林、杨桦林、杂木林和蒙古栎林)和2种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和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地上凋落物及其组分以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14年(2008-2021年)的连续测定,旨在揭示森林凋落物及其组分的时空变化(林型间和年际变异)及其环境驱动机制。结果表明:6种森林类型的凋落(TL)无显著差异,波动范围为500.5-556.1 g m^(-2)a^(-1);但其叶凋落(LL)、繁殖组织凋落(RT)和其他组织凋落(OT)均存在显著差异,波动范围依次分别为333.9-391.8 g m^(-2)a^(-1)、8.43-69.93 g m^(-2)a^(-1)和93.4-185.9 g m^(-2)a^(-1)。6种森林类型的TL均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其中LL和OT年际变化的显著性因森林类型而不同,而RT的年际变化不显著。除落叶松人工林外,其余5种森林类型的LL与生长季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均值、土壤10 cm深度处的平均温度、最低温度(Tsmin)和土壤5 cm含水(Ms)均呈显著正相关。杂木林、硬阔叶林和红松人工林的RT与Ms呈显著负相关;杂木林、杨桦林和硬阔叶林的OT与Tsmin呈显著负相关。样地水平的LL与土壤10 cm处含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RT和OT则与其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些结果表明林龄相似的温带森林地上凋落物有趋同趋势,但其通过改变组分分配格局来适应立地条件的变化;土壤湿度和温度变化会引起凋落物的年际变化,但不同森林类型的凋落物对环境波动的敏感性不同。
马转转张全智王传宽
关键词:非生物因子温带森林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及动态特征
2023年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中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群落尺度探讨凋落物、组成、动态及其气候影响因素,对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质循环过程和群落构建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缙云山常绿阔叶林永久样地2014—2021年的凋落物监测数据,分析该研究地凋落物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动态和组成特征,同时探讨温度和降水2类气候因子对凋落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年平均凋落物为6.25 t/hm^(2),年际差异不显著(P>0.05);2)在凋落物组成上以叶片为主(占凋落物的72.50%);3)不同组分凋落物凋落节律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叶片和繁殖体的凋落节律也与凋落物保持一致,均为双峰型,发生在4、5和11月,而枝条与其他残渣凋落物凋落节律不明显;4)月平均气温、最湿月降水和最干月降水是影响凋落物的主要气候因素,且月平均气温的影响更显著。其中月平均气温对凋落物、叶凋落物、其他植残渣影响显著,而繁殖体凋落物主要受月平均气温、最湿月降水和最干月降水的影响。
朱茵杨永川周礼华龙宇潇黄力陈华
关键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气候因素
亚热带人工幼林树木多样性对凋落物、周转和现存的影响
近年来生多样性丧失的速度加快,人们更加关注生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的关系。森林凋落物是联系森林生态系统地上与地下碳和养分循环的关键环节。凋落物输入土壤后形成的凋落层也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固碳等重要的作用。目...
贾辉
关键词:凋落物量凋落物现存量
亚热带3种森林凋落物及碳氮归还动态变化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明亚热带不同森林类型的碳汇功能,为森林经营和针叶林改造中的树种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基于月动态监测,研究了罗卜岩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米槠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闽桦-闽楠林)和针叶林(马尾松林)3种森林类型的凋落物及碳氮归还动态变化。[结果](1)3种林分中马尾松林的年总凋落最高〔9815 kg/(hm^(2)·a)〕,其次为闽桦-闽楠林〔9207 kg/(hm^(2)·a)〕,米槠林最低〔8083 kg/(hm^(2)·a)〕,叶是闽桦-闽楠林和马尾松林凋落物的主要组分,而米槠林凋落物以碎屑等其他组分为主;3种森林的总凋落、叶、花果和其他组分凋落月动态均呈双峰型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1—12月和次年的4—5月。(2)3种林分总凋落物碳归还为马尾松林〔4970 kg/(hm^(2)·a)〕>闽桦-闽楠林〔4458 kg/(hm^(2)·a)〕>米槠林〔3804 kg/(hm^(2)·a)〕,总凋落物氮归还为闽桦-闽楠林〔160 kg/(hm^(2)·a)〕>马尾松林〔128 kg/(hm^(2)·a)〕>米槠林〔113 kg/(hm^(2)·a)〕,3种林分凋落物碳氮归还的月变化与其总凋落物的月变化一致。(3)3种林分的凋落物差异显著,其中马尾松林的总凋落物碳氮比最高,闽桦-闽楠林最低;闽桦凋落物的木质素浓度最高,米槠最低;闽楠和马尾松凋落物的木质素/纤维素值最高,米槠最低。[结论]闽桦-闽楠林具有更高的年凋落物和较快的潜在分解速率,可以更持续快速地为林地补充养分。
高伟高伟黄雍容黄雍容方栋龙方栋龙黄石德
关键词:亚热带凋落物量养分归还
亚热带人工幼林树种功能性状对凋落物及养分归还的影响
亚热带是我国重要的林区,森林面积大,森林类型丰富。为了满足人们对良好生态和多样化材种的需求,我国南方地区正积极进行树种和林分结构调整。凋落物分解是关键生态系统过程,其分解速率控制着养分循环和能流动,进而调节大气中的碳排...
朱敏
关键词:树种功能性状养分归还凋落物分解
施用沼液对杨树人工林凋落物与林木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沼液已成为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优质有机肥料。研究长期施用不同沼液浓度作用后,对杨树人工林凋落物和林木生长的影响,为杨树人工林经营和沼液科学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连续6年对江苏盐城东台林场10年生杨树人工林进行不同沼液浓度施用试验(包括对照(CK)、低浓度(L,125 m^(3)/ha·yr)、中浓度(M,250 m^(3)/ha·yr)、高浓度(H,375 m^(3)/ha·yr)),研究不同浓度施肥处理对杨树人工林林分凋落物和树高、胸径和冠幅的生长影响,以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变化。杨树人工林的年凋落物在不同沼液浓度处理下的变化为L>M>H>CK,L、M沼液浓度处理下的杨树人工林凋落物要显著高于CK、H处理;凋落叶氮含在L、M沼液浓度处理下极显著高于对照CK和H沼液浓度处理,凋落叶磷含在M沼液浓度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3种沼液浓度处理;L、M、H沼液浓度处理下林木的树高显著高于CK样地林木树高,并且L、M沼液浓度处理下的林木树高增长显著快于H处理;草本植多样性在CK处理下显著高于3种沼液浓度处理,分别比L、M、H沼液浓度处理高28.1%、21.9%、18.8%。施用适当中低浓度的沼液可以更显著提高杨树的生长,进而提高杨树地上部分的生产力;同时,中低浓度沼液可以增加凋落物中养分元素的含,也有利于促进草本优势种的生长。
徐涵湄薛斌查全智曹国华沈彩芹
关键词:沼液凋落物量林木生长杨树
亚热带10个树种人工幼林凋落物及养分归还特征分析
2022年
为了评估凋落物在亚热带森林养分循环中的生态作用,选择亚热带10个树种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树种间凋落物年产的差别,以及碳、氮、磷养分归还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米老排年凋落物、碳归还、磷归还最高,分别为676.24、416.77、0.27 g·m^(-2);福建柏年凋落物、碳归还和磷归还最低,分别为105.23、53.49、0.03 g·m^(-2);闽粤栲凋落物氮归还最高,为6.17 g·m^(-2);马尾松凋落物氮归还最低,为0.73 g·m^(-2)。亚热带人工幼林凋落物碳归还随着凋落物碳、氮含的增加而降低;凋落物氮归还随着凋落物碳、磷含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凋落物氮含的增加而增加;凋落物磷归还随着凋落物碳含的增加而降低。研究显示亚热带人工幼林凋落物碳、氮、磷养分归还受到凋落物碳、氮、磷养分元素含的共同调控。
朱敏贾辉万晓华
关键词:亚热带人工幼林凋落物量养分归还量
不同林龄的天然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恢复过程中凋落物变化被引量:4
2022年
凋落物作为森林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其产是调控森林生产力和生态系统质循环的重要因子。以皆伐后,不同年龄自然恢复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恢复的杉木林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天然次生林与杉木人工林的森林生产力变化规律与差异。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凋落物年生产5.1~8.2 t·hm^(-2),且随林龄增加而显著增加;杉木人工林年凋落物年生产为2.0~3.1 t·hm^(-2),且不同林龄之间差异并不显著。两种恢复模式下,各林龄阶段的凋落物均以凋落叶为主,凋落物各组成比例顺序依次为叶>杂>枝。在同一林龄阶段,天然次生林凋落物各组成年产均显著大于杉木人工林。结果表明,与人工林相比,自然恢复模式更有利于凋落物的增加,有利于森林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维持。
冉松松许子君万晓华
关键词:杉木林
不同经营措施对云冷杉林秋季凋落物及其月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凋落物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不同经营措施对云冷杉林凋落物的影响,于2018年7-11月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布设的12块云冷杉天然次生林样地(每块样地面积1hm^(2))内收集凋落物,分析不处理、常规抚育经营和两种不同目标树单株经营共4种经营措施对云冷杉林凋落物及其月动态的影响. 7-11月云冷杉林12块样地共收集凋落物14 622.0 g/m^(2),其中阔叶凋落物凋落物总重的69.6%,而针叶凋落物仅占30.4%;在不同经营措施下,7-11月云冷杉林的总凋落物和针叶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均呈单峰曲线趋势,峰值出现在10月,阔叶峰值出现在9-10月;常规经营下,样地内凋落物及针、阔叶均显著低于目标树经营样地.因此,目标树经营措施明显增加样地凋落物,从而加快了林内养分循环速度,对森林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王琦姜润华杨凯麟刘志宇周末吴蒙嘉张军夏富才
关键词:云冷杉林凋落物

相关作者

樊后保
作品数:195被引量:2,540H指数:31
供职机构:南昌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杉木人工林 氮沉降 杉木 马尾松 模拟氮沉降
闫文德
作品数:307被引量:3,331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杉木人工林 生物量 土壤呼吸 杉木林 樟树人工林
徐小牛
作品数:158被引量:1,386H指数:19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研究主题: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土壤理化性质 城市土壤 土壤养分
黄石德
作品数:91被引量:488H指数:13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土壤呼吸 凋落物 植被恢复 相思人工林 红壤侵蚀区
项文化
作品数:215被引量:3,823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杉木人工林 杉木林 湘中丘陵区 生物量 中亚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