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5篇“ 刑事立案“的相关文章
- 实践中侵犯软件著作权刑事立案对控告人举证责任要求的分析——以某软件著作权侵权案件为例
- 2025年
- 软件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软件著作权是我国知识产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软件著作权的刑事司法保护水平有利于深入贯彻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文章以笔者曾供职于某软件企业时所经手的软件著作权侵权案件为切入,探究在侵犯软件著作权刑事立案的司法实践中,立案机关对控告人举证责任要求的不合理之处及其原因,并从多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 施昊
- 关键词:软件著作权刑事立案
- 刑事立案监督办案实务
- 面对刑事立案监督工作新形势、新发展,因应新时代对立案监督工作的新要求、捕诉一体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和基层一线干警的新需求,福建省人民检察院组织全省部分检察业务骨干对近年来我省刑事立案监督实务中遇到的重点、疑点和难点问题进行...
- 叶燕培编
- 人民检察院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被引量:3
- 2024年
- 刑事立案监督是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和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司法机关,根据宪法、刑事诉讼法赋权,对侦查机关刑事立案活动实行的法律监督。立案监督制度,经历了从实践探索到立法确认、再到制度完善的发展过程,在刑事诉讼实践中有效发挥了纠正立案活动违法、及时准确惩罚犯罪、严格控制程序启动、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重要作用,也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制度实施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案监督工作面对新时代新发展新情况新任务,有必要从不同层面持续推动立案监督业务创新、方式创新、机制创新、能力创新和治理创新,实现理念、制度、体系、能力现代化,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自我监督。
- 苗生明
- 关键词:刑事立案监督
- 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办理刑事立案监督案件若干重点问题解析
- 2024年
- 刑事立案监督是检察机关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的主要办案工作之一。刑事立案监督案件的办理质量,直接影响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的工作质效。然而,由于相关法律规定较为笼统和分散,部分实务操作问题仍普遍存在。本文拟从司法实务出发,结合现有规定,对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办理刑事立案监督案件的若干重点问题进行解析,以期对实践工作提供帮助。
- 杜亚起齐涛刘波
- 关键词:刑事立案监督实务操作司法实务
- 依法充分规范履行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职责——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十三批指导性案例解读
- 2024年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提出,强化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强化对司法活动的制约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精神,切实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责,依法、充分、规范开展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工作,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以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为主题,印发了第五十三批指导性案例。
- 周惠永刘中琦
- 关键词:刑事立案侦查活动监督法律监督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立案监督机制的现状检视与路径优化
- 杨耀瑞
- 刍论刑事立案证据标准及其统一
- 2023年
- 证据标准区别于证明标准,在刑事诉讼体系中有着独特地位和作用。立案证据标准则是证据标准全链条的开端,是刑事立案的最低限度要求,本质上是对立案的监督和约束,其性质和作用与其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相适应的。推进立案证据标准的统一是推进证据标准统一的必经环节,对于促进司法统一和人权保障有着关键作用。
- 罗聪
- 关键词:刑事立案
- 侦查裁量视角下刑事立案条件之再探
- 2023年
- 侦查机关在立案阶段实际存在着较大裁量空间,但由于规范原因以及现实原因的叠加影响,裁量极易走向异化与失范。为消除不当裁量,应着眼于提高规范的可操作性、明确性,以侦查活动规律为基准,根据“由事立案”“由人立案”不同立案模式特点,对立案条件进行分别理解,并对立案条件的适用提供客观参照依据。同时应着力于打破立案阶段侦查机关的权力封闭运行格局,以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制度化为抓手加强外部监督。
- 彭午兵
- 关键词:立案立案条件
- 刑事立案前调查核实措施的性质、功能与边界被引量:2
- 2023年
- 立案是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案前调查核实是判断案件是否符合立案标准,从而能否正式启动刑事追诉活动的重要诉讼活动。长期以来,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对于该阶段的规制程度较低,但随着信息网络犯罪的发展,在立案前通过数据收集、分析来评价涉案行为性质、尽早防范和打击黑灰产业链条,已成为犯罪侦查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传统刑事诉讼立案前的规则稀缺在一定程度上与司法实践的需求不相匹配。
- 裴炜
- 关键词:犯罪侦查刑事立案刑事诉讼程序立案标准刑事追诉数据收集
- 刑事立案前调查核实阶段生物识别信息保护研究
- 2023年
- 在刑事立案之前的调查核实过程中,办案机关可以通过向第三方调取、直接采集生物样本、提前建立信息库等方式对公民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收集。囿于生物识别信息具备唯一性、敏感性和财产性特点,调查核实阶段对其进行的调取和收集存在法律和现实层面的风险。通过审视生物识别信息的两方面来源,调查核实阶段生物识别信息的调取和收集暴露出信息收集范围宽泛、调取程序不够严格、公权力缺少监督、个人信息权利面临受侵犯风险的问题。基于此,调查核实阶段生物识别信息应遵从区分保护原则和比例原则,严格生物识别信息调取程序,构建混合监督模式以及完善事前告知与事后救济程序的路径。
- 郝良珍卞婉萍
相关作者
- 孙展明

- 作品数:35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警察学院
- 研究主题:侦查 视频侦查 视频监控 刑事立案程序 侦查方法
- 郭勤

- 作品数:12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波市公安局
- 研究主题:刑事司法鉴定制度 撤案 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法 刑事立案
- 赵志建

- 作品数:7被引量:3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活动 刑事立案 检察机关 检察官 司法改革
- 李新权

- 作品数:19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研究主题:公安院校 指定管辖 刑事侦查 管辖异议 刑事诉讼法
- 朱良

- 作品数:7被引量:78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分级处遇 犯罪预防 未成年人 刑事立案 不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