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30篇“ 剧种“的相关文章
戏曲声腔流变与剧种研究
2024年
戏曲声腔和戏曲剧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在清代之前,戏曲的分类只有不同的戏曲声腔,没有剧种之说。“剧种”一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成为区分戏曲类别的概念,使用广泛,被大家认可。戏曲声腔和戏曲剧种处在一个不断演化、不断发展的过程。民间的歌舞、说唱发展为民间戏曲,由两小戏、三小戏发展成为地方大戏;由乡村进入城市,由民间进入宫廷,由盛及衰;新的戏曲形式出现,旧的戏曲形态衰落,原有艺术因素被新兴的剧种吸收。中国戏曲就是在推陈出新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刘文峰
关键词:戏曲声腔戏曲剧种戏曲形式民间戏曲戏曲形态
现代戏创作要发挥剧种优势
2024年
在戏曲界,现代戏创作一直是一个讨论的热点,但讨论的话题不断有新的变化。曾经有很长时间争论一个问题:戏曲能不能演现代戏?有些剧种是否不适于演现代戏?各剧种对不同的题材是否应有分工(剧种分工论)?这些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似乎不需要再讨论了;现在要讨论各剧种如何能演好现代戏。但我们回顾一下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还是有意义的。
安葵
关键词:现代戏分工论剧种
东宝梁山调:稀有剧种唱响世界
2024年
舞台后,胡必莲穿着蓝色演出服,正描眉缩发点唇朱,额头隐约可见的纹路,见证着她多年的戏剧之路,她是东宝梁山调传承人胡士斌之女,也是东宝梁山调剧团团长。“之所以传承梁山调,主要受我父亲影响。我的父亲,用79年,一生的心血,把梁山调发展到200多人,既然他把这个担子交给我,那我就必须完成他的使命,不辞辛劳,把这个剧团发扬光大。”
吴阿娉
关键词:稀有剧种传承剧团
论地方剧种趋同和剧目移植
2024年
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很多剧团长时间、大规模地进行搬演性剧目移植,从而使各剧种艺术表现内容和主题雷同,表演技艺、导演手段、舞台美术由此高度趋同,地方剧种的剧目因而消减了剧种个性,呈现“泛剧种化”。
吕灵芝
关键词:剧种趋同
安徽黄梅调剧种名称考辨
2024年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用安庆官话演唱和念白,起源并发展壮大于安庆地区,是安徽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早期黄梅戏(黄梅调)继承了安徽青阳腔的“一唱众和、人声帮腔、仅用锣鼓伴奏”的基本演唱形式、剧本和部分唱腔。在黄梅戏溯源研究中,人们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黄梅调剧种的“黄梅”二字的含义是什么?“黄梅季节”“怀宁黄梅山”和“湖北黄梅县”三说并存,目前还存在争议。“黄梅”二字具有多义性,有必要依据史料进行理性的分析和严谨的考证。本文在剖析黄梅调相关史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黄梅调剧种名称的含义。
徐章程
关键词:演唱形式地方剧种青阳腔黄梅戏念白
一个濒危剧种的传承与新生
2024年
400多年前,宜黄县这个如今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也曾是颇负盛名的“戏乡”。因为水路便捷,沟通粤闽,明清时期的宜黄是商贾往来之地,舟船如梭。繁荣的商业活动推动了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那时的宜黄优伶云集,见证过中国戏曲史上最高光的时刻之一——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的《牡丹亭》,正是在宜黄的棠阴古镇由宜黄班首演的。
刘小草
关键词:中国戏曲史《牡丹亭》戏剧大师汤显祖优伶
河北省非遗戏曲剧种创新与发展被引量:1
2024年
河北梆子现代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和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较高的艺术价值。然而,在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河北梆子现代戏面临市场萎缩、传承断层、创新不足等多重挑战。通过深入分析河北梆子现代戏的艺术特点、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挑战,从市场拓展与营销,人才引进与培养,艺术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制定策略,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河北梆子现代戏的传承与发展,还能够为非遗戏曲剧种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王紫佳赵晶晶
关键词:戏曲剧种河北梆子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戏历史文化底蕴
晚清民国时期的京剧传播与地方剧种接受
2024年
晚清民国时期京剧传播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道光、同治为传播初期阶段,光绪至民国是传播的鼎盛阶段。京剧的广泛传播及其影响力,提升了社会对京剧艺术个性、美学风格等的认知,在传播中京剧确立了其舞台主体地位,并且为众多地方剧种学习、接受提供了艺术典范和资源。而这一时期地方剧种的京剧接受也逐渐盛行,从表演、剧目到音乐、舞美,地方剧种几乎形成全方位的认同、接受。一定意义上在近代戏曲历史发展过程中,京剧传播与地方剧种的京剧接受蕴含了近代戏曲丰富的文化信息。
王萍
关键词:晚清民国
湖南高腔剧种曲牌【山坡羊】板腔化研究
2024年
湖南五大高腔剧种以曲牌联套体结构存在与发展。如今,以曲体结构板腔化因素——“滚调”曲体结构成分的加入,“定腔乐汇”唱腔旋律的变奏出现,造就以【山坡羊】曲牌为代表的湖南高腔剧种曲牌结构板腔化的现象。湖南高腔剧种曲牌板腔化,离不开弋阳诸腔的“滚调”加入、“改调歌之”“错用乡语”的地方性转变、板腔体音乐对曲牌体音乐的反向滋养、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改变等原因。基于此,笔者以长沙湘剧高腔、衡阳湘剧高腔、常德汉剧高腔、辰河戏高腔、祁剧高腔五大湖南高腔剧种中共存的【山坡羊】曲牌为代表,探索湖南高腔剧种曲牌板腔化特点。
胡杨
关键词:曲牌体
黄梅戏:长江流域戏曲谱系中的独特剧种
2024年
戏曲是地域文化的表征之一,每一个剧种的发展都离不开地域文化的孕育滋养。长江横贯东西,流域广阔,江山之助促使其沿岸文明开化甚早,独特多元的地理环境、文化风貌,对长江流域诸多戏曲艺术的品格塑造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黄梅戏早期雏形阶段称为黄梅调、采茶戏,清末传入安徽安庆地区,在融汇方言、民间艺术样式后,逐渐发展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安徽代表性地方剧种
黄凌云
关键词:地方剧种黄梅戏文明开化江山之助文化风貌

相关作者

傅谨
作品数:203被引量:64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戏曲学院
研究主题:戏曲 戏剧 京剧 中国戏剧 剧种
王馗
作品数:114被引量:14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中国戏曲 戏曲 剧种 粤剧 戏曲剧种
王夔
作品数:35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戏曲剧种 黄梅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立场 明前期
安葵
作品数:129被引量:11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戏曲 戏曲美学 戏曲创作 戏曲研究 戏曲艺术
赵倩
作品数:51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曲艺 宛梆 剧种 人类学视野 中国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