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07篇“ 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相关文章
仑伐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仑伐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对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单独使用经动脉化疗栓塞)与研究组(仑伐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各4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率为77.78%,对照组为62.22%,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肿瘤标志物、预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丙氨酸转氨酶(ALT)、重氮检测法鉴定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APT)均低于对照组,但预后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7.78%,对照组为42.22%,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期间,仑伐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方案不仅更有利于控制肿瘤生长,促进患者肝脏功能恢复,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还能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提高预后效果。
姚长东王枫叶尹春丽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老年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
肿瘤负荷评分对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肿瘤负荷评分(TBS)对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9年于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935例原发性HCC患者数据。采集患者人口学和临床资料计算TBS,根据TBS分为高风险组(TBS≥9分)77例、中风险组(3分≤TBS<9分)673例、低风险组(TBS<3分)185例。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生存率,通过Log 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1(8,44)个月。3组的1、3、5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P<0.001)。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BS是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风险因素,以低风险组为参照,中风险组风险比(HR)(95%CI)为1.489(1.206~1.839),高风险组HR(95%CI)为2.563(1.823~3.602)。结论TBS可较好地预测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HCC患者的生存率。
梁一波庞晓芳
关键词: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路径化护理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路径化护理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观察组(接受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路径化护理),各31例。对比两组恢复指标、心理状态[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状态焦虑量表(SAI)]、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之肝癌量表(QLICP-LI)]、免疫功能(CD3^(+)、CD4^(+)、CD8^(+))、应激反应[C 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结果:观察组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首次离床活动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MUIS、SAI评分均降低,QLICP-LI评分均升高,观察组MUIS、S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QLICP-L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CD3^(+)、CD4^(+)均升高,CD8^(+)均降低,观察组CD3^(+)、CD4^(+)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CRP、Cor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路径化护理,可减轻应激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心理状态,促进术后恢复。
孙佳欢谢明晖
关键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加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评估T-T-P对比T-P治疗u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自建库至2023年12月底的文献进行全面检索。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纳入研究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标准化方案进行数据提取和筛选。使用Stata17.0软件对生存期、肿瘤反应、不良反应等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9项研究共计855例uHCC患者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P组相比,T-T-P治疗方案能延长OS(HR=0.49,95%CI:0.40~0.60,I^(2)=0,P=0.804)和PFS(HR=0.60,95%CI:0.50~0.71,I^(2)=7%,P=0.376);提高ORR(RR=2.00,95%CI:1.69~2.37,I^(2)=0,P=0.937)以及DCR(RR=1.40,95%CI:1.27~1.54,I^(2)=3%,P=0.407)。3/4级不良反应在T-T-P组发生率更高,包括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疲劳、恶心或呕吐。结论T-T-P的联合治疗方案优于T-P方案,其改善了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OS、PFS、ORR和DCR,并且不良反应可控。
李钊汪杰赵敬兵周国俊吴建林冷政伟
关键词:经动脉化疗栓塞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肝细胞癌META分析
中晚期肝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短期效果及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短期效果及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于百色市人民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25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情况分为短期有效组(72例)和短期无效组(18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短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治疗结束后随访至2024年5月,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乙肝病毒感染占比、肝外转移占比、巴塞罗那(BCLC)分期、甲胎蛋白(AFP)≥400 ng/mL占比、肿瘤最大直径、血管侵犯占比、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ALB)水平、总胆红素(TBIL)水平、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血肌酐(Scr)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短期无效组患者术前Child-Pugh评分、瘤体多发占比、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TACE为中心的联合疗法占比均高于短期有效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瘤体多发是影响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短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以TACE为中心的联合疗法是影响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短期疗效的保护因素(均P<0.05)。256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254 d(约8.5个月)。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外转移、以TACE为中心的联合疗法、术前Child-Pugh评分、PT均与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PFS密切相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肝外转移均为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PFS的独立危险因素,以TACE为中心的联合疗法为影响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PFS的保护因素(均P<0.05)。256例患�
许海明胡永奎梁平钟腾猛陆炳站
关键词:中晚期肝癌短期疗效长期预后
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疗效的研究
谢金航
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肉瘤样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
2024年
该文报道了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收治1例肉瘤样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首次治疗后,经评估肿瘤进展,随后调整治疗方案为TACE联合PD-1抑制剂治疗,目前患者仍在定期随访中。对于肉瘤样肝内胆管细胞癌治疗而言,定期随访和多学科治疗仍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
张锦雄周瑶冯星辉耿冰冰陆骊工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肉瘤样肝动脉化疗栓塞病例报告
球囊闭塞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临床应用40余年, 疗效肯定, 已成为中晚期肝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为获得更好的效果, 有关TACE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如载药微球TACE(DEB-TACE)和球囊闭塞TACE(B-TACE), 后者是在微球囊导管闭塞供血动脉的情况下输注化疗药物与碘油的混合乳剂, 从而在肝细胞癌肿块中形成致密的碘油乳剂沉积, 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尽管缺乏B-TACE和非B-TACE(常规TACE、DEB-TACE)之间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但B-TACE已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旨在对B-TACE治疗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适应证、方法及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
田鹏程倪管崟詹一倪才方
关键词:动脉化疗栓塞
真实世界中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患者临床应用调研分析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约占90%。中国是全球肝癌发病率和病死亡人数最高的国家。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HCC患者在病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与分期、治疗策略选择和预后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即高度异质性。在HCC的治疗中,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作为一项重要的介入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中国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TACE治疗情况和临床结局等进行了系统调研和分析。方法以2012年至2019年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登记调查数据库中至少接受过1次TACE治疗的HCC患者为调研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TACE治疗情况等进行描述分析,并且观察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342例至少接受过1次TACE治疗的HCC患者。中位年龄为56.9岁(范围:18.6~92.1岁),以男性为主(占84.0%);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占75.7%,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占3.2%;94.3%患者在治疗前ECOG评分为0~1分。在可进行临床分期的患者中,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中0~A期占31.9%,B~C期占65.0%,D期占3.1%;而在全部患者中,选择TACE治疗作为首次治疗的患者达到89.7%。中位随访10.7个月,全部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2%、35.1%和25.6%。BCLC分期对接受TACE治疗患者的生存结局具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TACE治疗HCC时,可进一步考虑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临床分期,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秦叔逵邱文生熊建萍古善智荚卫东王兴之朱宏
关键词: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临床病理特征
纳米诊疗药物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及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命。由于肝癌诊断通常延迟,约70%的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即失去外科手术指征,只能采取姑息性治疗或支持治疗。对于这些初诊为不符合根治性手术治疗(切除、消融或移植)的患...
郝迎红
关键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癌治疗纳米药物药物缓释

相关作者

胡鸿涛
作品数:120被引量:454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肝癌 CT引导 微波治疗 化疗栓塞 肝动脉化疗栓塞
龚高全
作品数:90被引量:596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 肝癌 门静脉 恶性梗阻性黄疸
颜志平
作品数:359被引量:2,143H指数:2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肝癌 肝肿瘤 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
黎海亮
作品数:265被引量:826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CT CT引导 原发性肝癌 X线计算机 肝动脉化疗栓塞
刘清欣
作品数:123被引量:805H指数:1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肝肿瘤 原发性肝癌 肝癌 下腔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