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303篇“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相关文章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被引量:13
2017年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疾病。据《Lancet》杂志公布的全球疾病负担(GBD)结果[1],全球范围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占全球死亡原因的72.3%,位居首位。而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则为心脑血管疾病,达1760万。
曾高峰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
动脉超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2025年
探索颈动脉超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重点分析其在病变程度评估与心血管事件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纳入96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比组接受常规检查,观察组在常规检查基础上加用颈动脉超声检测,主要测量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数量及性质、血流速度等参数。比较两组在诊断准确率、斑块检测率、血流动力学异常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IMT增厚率、斑块检测率、血流动力学异常率分别为75.00%、79.17%、58.33%,均高于对比组的37.50%、41.67%、27.08%(P<0.05)。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5.83%,对比组为77.08%(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观察组为6.25%,低于对比组的25.00%(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通过准确评估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特征,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其临床应用价值体现在精准化诊断与预后管理,为疾病干预策略优化奠定了基础。
李雪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超声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心血管事件
血清髓过氧化物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25年
髓过氧化物酶(MPO)是血红素过氧化物酶家族成员,由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近年MPO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动脉粥样硬化(As)为一种多因素参与的慢性心血管疾病,MPO引发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在As内皮功能早期受损、斑块形成以及斑块的破裂中发挥关键作用,且贯穿疾病的整个病理过程。因此,深入研究MPO在As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阿迪拉·吾拉穆李小雷马依彤阿迪拉·阿扎提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
衰弱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4年
衰弱是一种导致许多不良临床结果的健康状态。衰弱会增加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预后的不良影响。随着全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推进,衰弱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衰弱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对医疗保健系统由着重大影响,目前对二者的认识日益深入,但尚无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将二者关系在临床上充分运用起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缺血性脑卒中(CIS)及外周动脉疾病等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与衰弱之间在临床上的关系尤为密切,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衰弱和CHD、CIS、外周动脉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梳理二者关系,为改善衰弱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预后提供临床思路。
曹文宾周平
关键词:衰弱老龄化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
环状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状动脉疾病、颈动脉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成为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大杀手。发病机制不明,主要有脂质代谢紊乱学说、内皮损伤学说、炎症反应学说等。AS的病理发展过程与血管内皮细胞、脂质、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物质之间的慢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1]。由慢性炎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破裂的过程,与75%的成人冠状动脉(冠脉)疾病死亡病例相关[2]。
周明瑶李昌金郭志福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单核巨噬细胞慢性炎症反应内皮损伤
基于“肝心和合”理论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病机演变
2024年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威胁,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下,基于中医古籍挖掘与整理,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及实验进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提出基于“肝心和合”理论的AS性疾病病机演变全过程,即预病状态→已病状态→病复状态。系统阐释在AS性疾病中“心”与“肝”状态失衡是导致疾病进展或骤变的主要因素,“郁-痰-瘀-毒-虚”的病理特点,并逐一对病理特点进行中西医的发病机制诠释,五者在疾病中不仅可以单一存在,而且可以相互兼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是“郁”是“痰-瘀-毒-虚”进一步病变的基础。以肝郁心虚、心脉遏滞;肝心失司、心脉瘀阻;肝心失和、瘀毒虚互结等中医内涵揭示AS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张颖王华文于游张欢段盈竹郭鹤梁健左欣蕾于睿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
颅外段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外科治疗京津冀专家共识被引量:1
2024年
颅外段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外科治疗是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天津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牵头组织京津冀专家结合近年来我国的临床实践和国内外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该共识。该共识对颅外段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人群的筛查、危险因素控制、外科治疗方案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等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我国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循证的规范性指导。
杨新宇王涛赵宗茂赵岩林云鹏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椎底动脉供血不足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10‑14份、桂枝3‑7份、仙鹤草13‑17份、丹参13‑17份、白芍3‑7份、制半夏4‑8份、黄芩3‑7份、...
沈雁曹玉汪思慧何梦铧
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实施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实施阿托伐他汀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行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实行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血脂水平、血管内皮指标、血管壁内膜中层厚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5,P=0.031)。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延伸因子水平、血管壁内膜和中层的厚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一氧化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症上选择阿司匹林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疗法表现出更佳成效。
朱红芬杜文和孙迪可
关键词: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阿托伐他汀钙血脂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述要
2024年
当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受到世界关注,其研究日益推向深入,学术成果日新月异。现依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研讨的内容,概述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双心疾病疾病研究动态,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有益参考。
欧阳昕刘中勇
关键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相关作者

张军平
作品数:590被引量:3,645H指数:29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病毒性心肌炎 冠心病 四妙勇安汤 中医药
李小鹰
作品数:784被引量:4,818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人 心力衰竭 老年 高血压 阿司匹林
秦树存
作品数:209被引量:710H指数:13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高密度脂蛋白 巨噬细胞 内质网应激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胡大一
作品数:3,559被引量:29,412H指数:6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李建军
作品数:596被引量:2,777H指数:2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冠状动脉疾病 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