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50篇“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文章
依折麦布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3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依折麦布片。两组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血脂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TC、LDL-C、TG水平分别为(2.51±0.93)、(1.94±0.44)、(1.72±0.30)mmol/L,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DL-C达标率为50.0%,高于对照组的25.0%(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分别为(3.48±1.41)、(1.53±0.60)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依折麦布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治疗,可以实现良好的降脂效果,有效降低TC、LDL-C、TG水平,并提高LDL-C达标率。
丁猛猛解力杨静童琳吴翠翠方兰韩晓云李永安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阿托伐他汀钙片血脂
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2025年
急性脑梗死中用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的干预优势和干预积极性。方法 纳入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21.01-2023.05),均分2组(45例/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对比两者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更高(P<0.05),但两组的副作用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NIHSS更低,其BI更高,其CRP、IL-6指标均更低(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可对病情转归有较大的积极作用,一是可以有效降低体内炎症指标,二是其对神经缺损情况的改善程度相对较大,三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四是疗效高,且在副作用上无差异,其疗效、安全性相对较高。
张海英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副作用安全性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常见类型,是引起急性孤立性皮层下梗死的重要原因,BAD相关卒中急性期更易出现症状波动或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导致短期预后不佳。本文主要从BAD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常见危险因素、影像学及生物学标志物方面对BAD的早期诊断及预测不良临床转归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强化临床医师对BAD的认识,并为BAD的早期诊断和改善患者不良临床转归提供依据。
云静邓春颖(综述)左俊琴郑娇刘斌(审校)
关键词: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临床转归影像学特征生物学标志物
NPAR、FAR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又名缺血性卒中,属缺血性血管病,是血管病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其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供血不足,进而引起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本病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较大,临床如何通过有效举措和监督途径提早预知患者患病可能性意义重大。临床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NPA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疾病预后等方面具有一定相关性。基于此,本文就国内、国外关于NPAR、FAR与缺血性卒中(CI)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王冲贾晓静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联合TCD技术诊断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TCD技术诊断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CAEI)的临床价值。方法:以62例CAEI患者为对象,以同期6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均接受血管超声及TCD检查,分析二者诊断CAEI的价值。结果:观察组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Ds)、内中膜厚度(IMT)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d、Vs低于对照组,RI、P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85.48%,高于对照组(19.35%,P<0.05)。模型1(Ds+IMT)诊断CAEI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54(95%CI:0.669-0.827)、79.03%、74.19%;模型2(Vs+Vd+RI+PI)诊断CAEI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4(95%CI:0.735-0.878)、82.26%、70.97%;模型3(Ds+IMT+Vs+Vd+RI+PI)诊断CAEI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71(95%CI:0.799-0.924)、90.32%、74.19%。模型3诊断CAEI的AUC高于模型1、模型2(P<0.05)。结论:超声联合TCD检测可了解CAEI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及血流信息,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李新勇
关键词:超声TCD
中药降脂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索脂必泰胶囊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湖北省康复医院收治的96例ACI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8例)与参照组(48例)。参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调脂、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脂必泰胶囊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指标(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的变化,并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本组治疗前,其他血脂指标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参照组,其他血脂指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则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Barthel指数则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I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中,采用中药脂必泰胶囊能更有效地改善血脂,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进一步恢复,提升临床疗效。
余卉
关键词:脂必泰胶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血脂
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胰岛素抵抗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进展,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已被证实为胰岛素抵抗的可靠替代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综述旨在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
尼格热木·阿布力克木则巴古丽古丽尼尕尔·吾斯曼罗东辉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血清APN、Lp-PLA2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分析脂联素(APN)联合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判断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通用环球西安北环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00例为ACI组,另选择同期在通用环球西安北环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为健康对照组。ACI患者在急诊接诊时抽取静脉血5 mL,对照组人员在体检时抽取静脉血5 mL,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Lp-PLA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PN水平。ACI组患者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NIHSS评分<4分)、中度组(NIHSS评分4~15分)、重度组(NIHSS评分>15分)。比较各组受检者血清APN、Lp-PLA2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PN、Lp-PLA2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PN、Lp-PLA2判断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价值。结果 ACI组患者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中、重度组患者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PN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609,P<0.05);Lp-PLA2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214,P<0.05)。以NIHSS评分<4分(轻度组)为阴性样本、以NIHSS评分≥4分(中重度组)为阳性样本,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APN、Lp-PLA2单项及联合检测判断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9、0.620、0.868。结论 ACI患者血清APN、Lp-PLA2水平明显异常,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指标存在相关性,APN、Lp-PLA2在判断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徐军锋王卫国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
急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90天后mRS评分 与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2024年
探索急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病90天后mRS评分与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3年08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急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通过mRS评分以及NIHSS评分量表将患者分为轻症组以及严重组。通过常规治疗90天后,再次进行mRS评分以及评估NIHSS评分,以及明确两组患者的具体分数,进而了解mRS评分与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结果:患者的mRS评分以及NIHSS评分发展趋势呈正相关。这也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恶化程度与mRS评分具有较为紧密的关系。结论:对急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初期以及90天后进行相关评估十分必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医生预测患者未来疾病的发展趋势,进而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关临床干预措施。
李晓宁王中魁宇文谦
关键词:NIHSS评分
HIV合并梅毒性动脉炎性脑梗死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比较分析
2024年
目的 对比分析HIV合并梅毒性动脉炎性脑梗死和HIV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为提高诊断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出院诊断同时为神经梅毒、HIV感染和脑梗死的患者(梅毒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且出院诊断为脑梗死和HIV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动脉硬化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 梅毒组10例,动脉硬化组21例,梅毒组中位年龄[26(24,32)岁]<动脉硬化组[51(45,5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住院时间上,梅毒组患者中位住院日22(16,26)d,长于动脉硬化组9(7,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梅毒组CD4计数(103±112)个/mm^(3)低于动脉硬化组(319±221)个/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在凝血功能检查上,梅毒组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86.5±11.2)%低于动脉硬化组(101.6±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而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梅毒组病变部位以基底节区为最常见,而动脉硬化组病变部位以叶最常见。累及的血管,梅毒组以多支病变为主,其中5例出现血管闭塞,4例出现狭窄,大动脉闭塞/狭窄最常见,而动脉硬化组以单支病变为主,其中血管闭塞14例,血管狭窄5例,大动脉闭塞/狭窄最常见。随访期内,梅毒组和动脉硬化组各死亡1例,其余均存活。结论 HIV感染合并脑梗死患者应警惕神经梅毒的发生,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郭凯张永喜杨蓉蓉柯亨宁
关键词:HIV梅毒动脉硬化脑梗死

相关作者

许宏伟
作品数:270被引量:1,180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脑出血 多态性 脑梗死 基因多态性 脑卒中
杨期东
作品数:576被引量:3,381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脑出血 脑卒中 脑梗死 多态性 脑缺血
郭阳
作品数:113被引量:60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多态性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基因多态性 载脂蛋白B
储照虎
作品数:161被引量:722H指数:14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研究主题:脑缺血 脑梗死 脑出血 动脉粥样硬化 脑红蛋白
夏健
作品数:81被引量:33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脑出血 基因多态性 汉族人群 多态性 载脂蛋白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