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5546篇“ 勘探开发“的相关文章
中深层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与典型应用
2025年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清洁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中深层地热资源作为一种现实的本土、稳定可再生能源,正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中国的地热资源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东部和西南部地区具有较高的地热资源开发潜力。中深层地热资源的理论能量储量相当于12500亿吨标准煤。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成熟的中深层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体系,覆盖了从全面勘探到高效开发的各个环节,极大提升了资源的勘探精确度和开发效率。在地热勘探评价技术中,地热系统要素综合分析技术揭示地热资源富集规律和形成机制,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重点聚焦刻画断裂构造样式和含水热储展布,地热资源选区评价技术逐级聚焦圈定有利开发目标区,这一系列技术有效应用于华北地区地热勘探工作,部署的勘探井成功率超过80%;地热高效开发技术中,地热田多场耦合模拟技术指导优化开发参数,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防止热突破;地热能开发钻完井技术因地制宜完善井身结构、钻完井工艺,保证地热井安全高效的施工;地热水自然回灌技术和取热不耗水技术在开发过程中有效保护地下热储和维持水层压力,保障地热能的可持续开发。在我国众多中深层地热资源规模开发实践中,渤海湾盆地的雄安地区和关中盆地的咸阳地区分别是盆地内碳酸盐岩热储和砂岩热储开发的典型代表。针对两个地区不同的地热地质条件,运用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技术,提出了井网布局和开发参数优化方法,确保地热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为具有类似地质条件地区地热资源的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开发提供了参考借鉴。
孙焕泉高楠安吴陈冰洁国殿斌方吉超赵磊赵磊周总瑛
关键词:勘探开发技术
国内外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启示被引量:1
2025年
2021年以来,我国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接连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天然气增储上产战略接替资源。为进一步支撑我国深层煤层气高质量发展,亟需对国内外主要含煤盆地煤层气资源禀赋与勘探开发现状进行研究。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煤层气勘探开发起步早,目前以中低阶浅层煤层气开发为主,煤层埋深浅、渗透率高,主要采用直井开采,单井日产超万立方米;伴随油气战略调整,美国和加拿大不再将煤层气作为勘探重点,澳大利亚则通过探索试验煤系地层合采,煤层气产量跃居全球首位。我国以中高阶深层煤层气开发为主,煤层具有埋深差异大、渗透率低的特征。目前鄂尔多斯盆地成为最大深层煤层气生产基地,大宁—吉县、大牛地等气田多口水平井日产气量超十万立方米;四川盆地深层煤层气勘探取得了积极进展,准噶尔盆地也具备深层煤层气勘探的潜力。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经验表明,富集规律认识的突破、工程技术的进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运行及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是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大不同类型深层煤层气勘探力度、加强理论技术攻关、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加大产业扶持政策支持力度,有助于我国深层煤层气高质量勘探和高效开发
张嘉琪刘曾勤申宝剑申宝剑陈新军叶金诚
关键词:勘探开发产业政策
一种蜂巢式煤层气勘探开发井网部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巢式煤层气勘探开发井网部署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进行地质勘探和分析,确定煤层气的分布、储层特性和地质条件;步骤2、根据煤层气的赋存特征和地质条件,设计蜂巢式井网布局;步骤3、进行井位的精确布置:利用地...
韩生全宛东平甘新科佘家朝来鹏马能辉李志远王丰年刘张军侯力虎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及其科技进步历程回顾与思考
2025年
【目的和方法】整理研究大量科技文献和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技术资料,对比分析煤层气关键技术发展脉络和最新进展,回顾了30多年来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历程,讨论了煤层气勘探开发面临的理论和技术挑战,提出了未来煤层气发展方向。【进展】结果显示,深层(深部)煤层气吸附态、游离态转换变化是一个重大理论认识,勘探开发思想认识的突破和近钻头地质导向技术、水平井分段多级体积压裂技术的创新应用,成就了我国深层煤层气开发的新局面,深层煤层气成藏机理及成藏模式、勘探开发评价方法及其煤层气生产规律的认识是近年来的重要进展,地质工程一体化是开展有利区预测评价、井位部署、适配性技术研发等的有效方法。丛式水平井井组部署及其与直井/定向井组相结合的部署、水平井分段多级体积压裂改造、无杆举升智能化排采,构成了当前最为先进的煤层气开采综合技术体系。薄煤层煤层气实现高效开采,突破了煤层气开发厚度下限,开辟了新层系。研究认为,我国煤层气开发存在两大对象,即以吸附气为主的煤层气藏和吸附气+游离气共存的煤层气藏,两者在成藏机理、勘探开发技术、勘探开发思想上存在明显差异。【展望】未来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应该面向4个领域展开:深层煤层气将成为未来煤层气勘探开发主要领域和技术攻关的主要方向,要加大加快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地台型沉积盆地深层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中深层煤层气是规模化开发的重要方向;浅层煤层气是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压舱石,需要继续做好稳产、接替工作;低阶煤储层煤层气是一个潜在领域。
叶建平
关键词:煤层气勘探开发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
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取芯钻机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取芯钻机及其方法,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包括调节架和进水管,所述调节架表面滑动连接有辅助组件,且所述辅助组件表面活动连接有钻机主体,所述钻机主体底部输出端螺纹连接有钻杆,且所述钻杆内部安装有...
蒋恕张晨时贤
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煤层气田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2025年
【目的】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是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近年来煤层气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薄层拓展,但整体上具有非均质性强、超低渗、地应力高、富集规律复杂等地质特点,面临地质理论不完善、关键技术适应性差、投资回报率低等挑战,制约了煤层气规模效益开发。【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中深部薄煤层勘探开发实践为例,系统分析气田地质特征,总结煤层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建立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的中深部薄煤层高效勘探开发技术系列。【结果】(1)延川南气田发育谭坪、万宝山两个构造带,不同构造带沉积、煤岩煤质、储层、保存、地应力特征差异较大,但总体上为中深层、欠饱和、低温、低压的热成因优质煤层气藏,生产特征受控于压裂改造效果,常规疏导式压裂气井具有“见气上产慢、单井产能及可采储量低”的生产特征,有效支撑压裂气井具有“上产快、单井产能及可采储量高”的生产特征。(2)动静结合,形成了中深层煤层气“沉积控煤、保存控富、地应力控渗、有效改造控产”的四元耦合富集高产地质认识。(3)建立地质–工程“双甜点”定量化指标评价体系,指导有利区优选;形成了煤多尺度孔缝特征定量表征技术,实现储集空间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级多尺度定量表征。(4)基于煤层气建模数模一体化关键技术明确了剩余气类型及分布规律,指导剩余气富集区重构井网,提高气田储量动用率、采收率;强化井网与缝网的适配性,建立了不同地质条件下“井网–缝网–产能–效益”一体化开发技术政策。(5)针对煤层厚度薄、构造起伏大等问题,兼顾高效钻完井与压裂、排采需求,形成了薄层水平井导向–压裂–排采一体化成井技术;通过深化煤岩特性认识,开展多轮次攻关实践及迭代优化,形成了“高液量前置拓缝长,变�
何希鹏肖翠高玉巧李鑫郭涛蔡潇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录井技术及监督管理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2025年
探讨录井技术及监督管理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录井技术作为一种获取油田地质信息的重要手段,能提供地层结构和油藏储量等关键数据,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重要参考。监督管理则贯穿于勘探开发全过程,能确保安全生产、保证环保合规、监督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勘探开发效率、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开,对于油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作用。旨在探讨录井技术及监督管理在油田勘探开发中重要意义,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于涵
关键词:录井技术监督管理油田勘探开发
地层压力应力耦合效应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2025年
压力和应力对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决定着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综述了地层压力和地应力的预测方法、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及压力应力耦合效应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地层压力预测包括等效深度法、Bowers法、Eaton法和体积模量法等。等效深度法适用于欠压实泥页岩地层,Bowers法可用于流体膨胀型超压预测,Eaton法和体积模量法适用于多种超压成因地层。超压在源岩中抑制有机质生烃,对储层孔隙度起建设性作用。油气在超压驱动下运移,在超压封闭层下形成油气聚集。地应力预测包括经验关系法、地应力模型法和数值模拟法等。地应力在不考虑裂缝发育时对砂岩储层物性起到的破坏性作用,会驱使油气在弱应力带中聚集。地应力控制裂缝的形成和启闭,影响油气保存。压力应力耦合效应控制着裂缝的形成与分布,影响着断层的封堵能力和盖层完整性。基于孔隙弹性理论的压力应力耦合,弥补了传统模型的不足,能解释油气田开发压降中的微地震活动。在水力压裂中,压力应力耦合效应影响压裂裂缝网的轨迹、模式、扩展范围和导流能力,在预测油田开发中的微地震活动中也有应用。
杨栋丁康乐徐尚刘秉昌王宇帆郭蕴萱
关键词:地层压力地应力油气勘探开发
科技之光照亮油气勘探开发的长征路——记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科技创新团队
2025年
有这样一支团队,多年来始终牢记“为祖国找油、为民族争气、为美好生活加油”的初心使命,胸怀报国之志、恪尽兴油之责,以实际行动助力江汉油田资源版图不断扩大、资源潜力不断挖掘、油气当量不断攀升,在“逐梦千万吨”的能源梦想中贡献科技力量。他们就是近日获得“中央企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中国石化集团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科技创新团队。
陈传武黄慧曹梦茜
关键词:科技创新团队油气当量江汉油田科技之光油气勘探开发
浅谈AIGC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2025年
文章首先介绍了AIGC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探讨了该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场景,包括地震数据处理分析、地质资料处理、钻井决策支持、油藏模拟、产量预测、流程优化、设备维护与预测性诊断、智能决策等方面;分析了AIGC技术在油气行业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如数据质量、算法准确性、行业监管和数据安全问题等;最后,对AIGC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赵贵征张凤喜成艳
关键词:油气勘探开发

相关作者

齐仁理
作品数:80被引量:69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勘探开发 二氧化碳 油气勘探开发 钻井技术 提高采收率
周立宏
作品数:318被引量:2,394H指数:3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歧口凹陷 渤海湾盆地 页岩油 凹陷 古近系
印兴耀
作品数:681被引量:3,442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研究主题:弹性阻抗 反演方法 反演 地震 岩石物理
潘继平
作品数:73被引量:81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研究主题:油气资源 勘探开发 页岩气 资源潜力 勘探
卢双舫
作品数:583被引量:3,257H指数:32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
研究主题:松辽盆地 页岩 泥页岩 干酪根 烃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