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9篇“ 化学生物絮凝“的相关文章
基于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城市污水净化技术
2024年
在城市污水净化技术中应用化学生物絮凝工艺,采用液体无机絮凝剂PAFC,通过高效喷嘴曝气搅拌,使污水快速混合,进入化学生物絮凝反应池,在微孔曝气技术和独立曝气量调节系统的作用下,确保絮凝剂与污染物充分作用。反应完成后,污水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污泥则通过泵送系统回流至反应池循环利用。实验结果中,在PAFC投加量增加的过程中,COD去除率从65%稳步提升至82%,SS去除率从80%提升至93%,NH_(3)-N(氨氮)和NO_(3)^(-)-N(硝态氮)的去除率均有所上升,TN(总氮)的去除率从40%提升至57%,证明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城市污水净化技术在处理各类污染物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苗青
关键词:化学生物絮凝无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
关于化学混凝与化学生物絮凝联合工艺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2022年
通过耗氧速率测定法验证了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系统中存在生物作用。确定化学混凝最佳工况是PAC投加量为1.5g/L,PAM投加量为1.0mg/L,pH为7.0。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pH、曝气时间等因素对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影响。絮凝吸附阶段在污染物去除和节能方面均优于生物代谢阶段,最佳工况是PAC投加量为80mg/L,PAM投加量为0.6mg/L,pH为6.4,曝气时间为30min。联合工艺对COD的总去除率达到了77.09%,氨氮的总去除率达到46.01%。
胡青
关键词:预处理垃圾渗滤液化学生物絮凝工艺
化学生物絮凝处理生活污水优化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复合聚硅酸镁盐絮凝剂(CSM),探讨了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影响因素及最佳运行条件,考察了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pH、水温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在污水水温为14~16℃情况下,化学-絮凝工艺最佳运行条件为:污泥活化时间2.0 h,MLSS/COD=1.5~2.0,曝气强度为0.04 m3.h-1,反应时间为40 min,絮凝剂投量为60 mg.L-1。在利用CSM为絮凝剂的条件下,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原水pH适应范围较宽。原水水温对SS和PO43--P去除效果影响不大,而COD和NH4+-N的去除率则随着水温的下降而下降。
郭旋李伟光田文德
关键词:生活污水化学生物絮凝工艺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中化学生物作用的抑制作用分析
2011年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是利用化学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强化一级处理的深度集成工艺。由于化学絮凝、沉淀和生物絮凝、吸附、降解的共同作用,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优于单独的化学絮凝效果。但一些研究表明,投加量小时,二者的协同性能比投加量大时较佳,表明二者的协同作用不是简单的数学叠加,在高投加量时,二者还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对化学生物絮凝工艺中的化学生物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探讨。
王建伟孙力平
关键词:化学生物絮凝化学絮凝强化一级处理
基于BP类神经网络的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模型研究
2010年
运用BP类神经网络建立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模型,考察了单一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多输入单输出(MISO)模型的适应性。研究表明,MISO模型的预测相对误差均在9.0%以下,低于MIMO模型。采用多输入单输出的MISO模型组合建立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模型是合理的,能够用于实际工艺控制的需要。该项研究为实现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优化设计与控制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余振荣张敏
关键词:化学生物絮凝工艺
化学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工艺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以低浓度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探讨了影响化学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工艺除污效能的因素。以对TP、SS、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絮凝剂PAFC投加量、污泥回流比和助凝剂PAM投加与否对工艺除污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FC的投量(以Al2O3计)为10.6 mg/L时,工艺的除污效果最好;控制污泥回流比为33.3%时,能获得有效的化学生物絮凝作用,而投加PAM对工艺的除污效能无显著改善作用。
黄天寅夏四清
关键词:化学生物絮凝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影响因素
优化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搅拌强度的试验研究
2009年
在强化混凝过程中,不同搅拌强度下形成的絮体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絮体的结构和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出水质量和成本费用,而絮体结构受到絮凝条件的制约。搅拌速率过高或过低时的絮凝效果均较差,搅拌强度是强化混凝处理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试验,找到出水的浊度、COD、TP均达到最佳值的条件。
张芹芹钟贵水李霞
关键词:搅拌强度化学生物絮凝
化学生物絮凝化学絮凝工艺的比较研究
2009年
通过分析研究两种工艺的污泥产量和污泥沉降性能,对化学生物絮凝化学絮凝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化学生物絮凝强化一级处理工艺的特点。结果表明: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较低浓度污水的处理效果要优于化学絮凝工艺。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对CODC r的平均去除率比化学絮凝工艺要高4.7%,对浊度的平均去除率高1.0%,对TP的平均去除率高5.5%。
王龙张芹芹温小燕
关键词:化学生物絮凝化学絮凝强化一级处理
化学生物絮凝+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二级处理工艺,但该工艺存在占地面积大、曝气池污泥浓度低、运行费用高的缺点。曝气生物滤池作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因其具有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运行费用低等优点,目前在我国一些污水...
岳玮
关键词:化学生物絮凝曝气生物滤池去除率气水比反冲洗
文献传递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污泥回流对污染物的絮凝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化学生物絮凝(CBF)工艺处理上海市城市污水,通过停止加药试验、不同污泥回流比模拟试验、污泥胞外聚合物组分及含量的分析测定,研究分析污泥回流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BF的回流污泥具有较强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其携带的化学药剂可以增强系统抗磷酸盐冲击负荷能力,停止PAFC药剂投加期间,其COD去除率基本维持在50%以上,PO43-、TP去除率呈现逐渐缓慢下降的趋势.化学药剂投加是CBF实现良好泥水分离效果的重要因素.CEPT工艺剩余污泥VSS中的EPS含量仅为17.24 mg/g,而CBF工艺VSS中的EPS含量高达145.89 mg/g,其微生物活性较高,生物絮凝能力较强.化学强化一级工艺(CEPT)剩余污泥中药剂的絮凝性能较差,其对TP和COD的去除能力随污泥回流比提高而显著降低,而由于存在生物絮凝作用,CBF系统的污泥具有较强的絮凝性能.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是一种化学生物协同作用的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张志斌赵建夫夏四清张学杨尹萌萌王学江王荣昌
关键词:回流污泥生物絮凝

相关作者

夏四清
作品数:379被引量:2,087H指数:2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城市污水 化学生物絮凝 基质 生物膜反应器 氢
杨殿海
作品数:190被引量:1,394H指数:2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城市污水 脱氮除磷 污水处理 化学生物絮凝 碳源
饶应福
作品数:39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化学生物絮凝 城市污水 悬浮填料床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 自动控制
赵建夫
作品数:621被引量:5,398H指数:3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重金属 废水处理 污水处理 湿式氧化 污泥
张志斌
作品数:178被引量:356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河道 底泥 污染底泥 底泥污染 城市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