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9篇“ 单季晚粳“的相关文章
- 2023年单季晚粳品种筛选
- 2024年
- 为鉴定单季晚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进一步筛选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麦茬粳稻品种,满足种植需求,本研究选取10个水稻新品种,以嘉优5号作为对照,开展2023年单季晚粳品种筛选试验。每个品种重复种植3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13.3 m^(2),田间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对10个品种及对照的产量、米质、抗病性及其他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适宜在研究区及周边地区种植的高产粳稻新品种有5个,分别是W214176、W217682、W097、W227962和W098;抗性品种3个,分别是申优531、W220096和W220130;优质稻品种1个(W222509)。
- 徐建庭方忠坤徐乐斌
- 关键词:单季晚粳麦茬抗病性粳稻品种
- 长江中下游地区单季晚粳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无锡市以中熟晚粳品种南粳46为材料,设置3种不同的侧深施肥方式,分别为:70%基肥(常规复合肥)侧深施+30%穗肥FM1、70%基肥(缓释肥)侧深施+30%穗肥FM2、100%基肥(缓释肥)一次性侧深施FM3,并设置常规施肥对照35%基肥(常规复合肥)撒施+35%分蘖肥+30%穗肥CFM。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茎蘖动态、氮素偏生产力、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FM2和CFM处理提高了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扩大了库容量,在稳定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基础上,获得了较高产量。FM2处理较CFM处理减少了一次施肥次数,降低了人工成本,经济效益也最高,是一种兼具高产、轻简与高效的水稻施肥方式。FM3处理的产量与氮素偏生产力均最低,虽减轻了劳动力,但不利于长江中下游晚粳稻丰产高效生产。
- 周丽瑶鲁超李育娟华小龙
- 关键词:粳稻侧深施肥施肥方式
- 常香粳1813在浙江省单季晚粳区引种试验
- 2022年
- 介绍了在浙江省单季晚粳区开展的常香粳1813引种试验,鉴定常香粳1813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病性,为该品种的引种工作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 李亚春潘兵赵洁李仲灵徐红艳王文付睿
- 关键词:引种
- 2019年无为县单季晚粳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
- 2021年
- 为探索优质单季晚粳水稻新品种的抗逆性、适应性和产量表现,为其在无为县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于2019年开展了单季晚粳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1、武育粳35号、青香软粳、镇稻656等品种生育期较适宜,抗性较强,丰产性好,宜在无为县作为单季晚粳主推品种推广种植。
- 李少平
- 关键词:单季晚粳生育性状经济性状
- 单季晚粳(糯)稻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2
- 2020年
- 以8个单季粳(糯)稻品种为供试材料,综合分析各品种来源、生育期、株高、产量及其构成指标,筛选出适宜庐江县石头镇大面积推广的单季晚粳(糯)品种。结果显示:镇稻18、镇糯19和皖垦粳2号产量水平表现相对突出,其株高在100.0cm以上、生育期在155~160d、实际产量均在10000kg/hm^2以上,适宜在全镇及同一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 凌友来
- 关键词:生育期
- 江苏沿江地区单季晚粳优质高产品种筛选及品质与产量协同性的若干研究
- 试验于2017-2018年在扬州大学试验农牧场进行,以适合江苏沿江地区种植的63个晚粳品种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了不同晚粳品种产量、品质的差异并筛选出适合江苏沿江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以食味品质和产量有显著差异的3类...
- 胡蕾
- 关键词:单季晚粳作物产量协同性
- 2017年舒城县单季晚粳品种(组合)比较试验被引量:1
- 2018年
- 2017年在舒城县进行单季晚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长农粳1号、农选18、苏2210、常粳16-9、中浙粳55和皖垦粳5297丰产性突出,抗逆性、适应性好,适宜在当地继续试验示范。
- 胡学聪尹德柱
- 关键词:水稻
- 单季晚粳宁84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1
- 2016年
- 宁84是宁波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单季晚粳稻新品种,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通过对该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品质及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综述,为宁84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陆惠斌陈少杰蒋琪
- 关键词:高产栽培
- 单季晚粳宁84的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4
- 2016年
- 宁84系由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单季晚粳稻新品种,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本文对该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品质及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宁84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陆惠斌陈少杰蒋琪
-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水稻
- 单季晚粳杂交稻新组合T12优66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 2014年
- T12优66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本所选育的T4012A与恢复系R7066配组选育的单季晚粳新组合,该组合品质优,丰产性好,抗倒伏能力强,适于江淮南部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13年通过国家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
- 张培江占新春付强郑乐娅张培权邹禹
- 关键词:杂交粳稻选育栽培技术
相关作者
- 张镇铭

- 作品数:29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水稻 成穗率 单季稻 搁田 分蘖
- 戈长水

- 作品数:63被引量:207H指数:8
- 供职机构: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八优52 杂交晚粳稻 杂交粳稻 水稻 播种量
- 管耀祖

- 作品数:64被引量:153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杂交粳稻 栽培技术 粳稻 选育 栽培要点
- 应武

- 作品数:68被引量:172H指数:6
- 供职机构: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八优52 杂交粳稻 杂交晚粳稻 播种量 水稻
- 王惠芝

- 作品数:8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 研究主题:水稻 氮肥利用率 超高产 单季晚稻 武运粳7号